当兵岁月 难忘老照片战友(四)

高风亮竹

<p class="ql-block">  每逢"八一",总会想起来连队的小事,记忆的潮水便漫过岁月的堤岸,那些封存在老照片的面容总会在时光深处悄然浮现,在心底反复播放,珍贵的历史资料,不仅独属于我回忆珍藏,是连队生活中彼此留在心间的回响。</p><p class="ql-block"> 遥思往岁多少事,尽化今朝笑谈中。</p><p class="ql-block"> 烟霞漫卷浮名远,且向青山问晚钟。</p> <p class="ql-block">  2016年3月19日拍摄的吕峽原六连马尾松下的营房,当年清晨,军号声中在马尾松下挥汗训练,月夜,围坐在马尾松旁谈理想、话未来,笑声夜空中回荡,珍藏着多少战友的理想在这里闪光!如今翻看照片,营房与马尾松在记忆里鲜活,战友们的理想,始终在人生道路上前行!</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福建霞浦县渔洋、吕峽同属于东冲半岛,半岛与大陆相联最窄处仅百米,犹如一座山脉横卧在内、外海中,渔洋是咽喉部,吕峽是半岛头部,属于东海前线,地势十分险要,与台湾附属岛屿隔海相望。</p><p class="ql-block"> 我离开渔洋、吕峽的营房已经半个世纪了,每当想起连队的青春时光,想起朝夕相处的战友,想起连队简单醇朴的生活,心情总是难以平静下来。特别是会想起在连队文书工作的前后任几位战友。1973年入伍后的5年时间,有幸同他们无论是军训、连队调防、还是农场劳动,在𣎴同的时期共同学习、训练生活,增进了相互学习交流,至今记忆犹新。</p><p class="ql-block"> 是缘分,2024年的近照,又把战友汇聚在一起,年轮在转动,心中思念未变!</p> <p class="ql-block">  刘显光,1968年入伍,任六连文书、六连副指导员员,江西瑞昌。1978年8月转业后在瑞昌县政府工作。</p> <p class="ql-block">  1977年3月4日,福建霞浦属于闽东地区,早己春意盎然,马尾松青翠葱郁,在吕峡原守备2团团部、后为六连营房前,刘副指导员和连首长及连部战友为欢送我留下珍贵的留念。</p><p class="ql-block"> 前排右2冯指导员、前左(刘正云)副指导员、后排右(施)副连长、后排左鄢副连长、后排中连部战友。</p><p class="ql-block"> 前排右刘显光副指导员、前排左2高永祥合影。</p><p class="ql-block"> 2024年10月刘显光副指导员参加了武夷山六连战友联谊会,阔别50年后看到他的很多照片,我们建立了微信。回忆连队,畅谈地方工作,相互交流,加深友谊。</p><p class="ql-block"> 在微信中,相互交流个人经历资料:他任六连任文书,后来代理营部书记员。再到五连任职多年后,1976年4月六连到吕峡接防,又回六连任职。我任连队文书时,恰逢前文书、刘显光副指导员,当时受到很多的教益,至今记忆犹新。失联多年,缘分相结!</p> <p class="ql-block">  林宗清,1970年入伍,任六连文书、炮班班长,1975年退伍,福建沙县莲花村。退伍后在沙县乡政府领导工作。在连队个子不大,声音清脆,脸上总带着笑意,我印象最深是在炮排当班长了,肩膀扛着60炮和战友们一起训练,集合全排时精神抖擞。看到他执笔的文稿字迹清秀,留下深刻印记。</p> <p class="ql-block">  图片前排左1前任文书林宗清1975年退伍时的合影。</p> <p class="ql-block">  李考书,1971年入伍,任班长、六连文书,1976年退伍,山东。个子𣎴高,体型偏胖,浓重的山东口音,讲话慢条斯理,理论性强,生硬的字迹但易认,字里行间充满山东汉子的刚毅。</p> <p class="ql-block">  这是前任文书、班长李考书参加退伍老战士的留影。熟悉他的在中排可以找到。</p> <p class="ql-block">  吴文龙, 我的前任。1971年入伍,任连队文书、班长,1976年退伍,福建安溪。对我印象最深的是“两个服务”,服务连队首长、服务班排战士。</p> <p class="ql-block">  这是1976年2月13日六连二排党小组战友在渔洋营房前的合影。前排左l程福利战友、2黄连长、3尹排长参加了留影。后排为二排及连部战友。后右2高永祥与前排右1前任吴文龙战友。</p> <p class="ql-block"> 这是上图渔洋六连营房位置的实景,2016年3月19日霞浦战友联谊会期间拍摄。群山环抱、马尾松翠绿、香樟树发出阵阵香气、芭蕉叶在微风中摇拽. . . . . . 心中的眷恋难以忘却。</p> <p class="ql-block">  高永祥,1973年入鿉,任六连副班长、文书、连队共青团支部副书记等 ,1977年3月退伍,江苏宜兴。退伍后在江苏宜兴水务集团工作。</p> <p class="ql-block">  前任文书、刘显光指导员一份保存完整50年的连队花名册的其中一页。清楚地记录着我和战友们的职务、姓名、籍贯等,当年战友青春英俊的面庞浮现在我脑海。</p> <p class="ql-block">  图第三排左2高永祥77年退伍时的合影。第三排左1沐生宝、左3陈华东。这张照片保存至今还能认出大多数战友的姓名。有些战友面熟但不知道姓名了,但还知道是那个省的兵,有些战友印象难以回忆。真是:</p><p class="ql-block"> 軍旅生涯岁月匆,卸装犹记旧时同。曾随袍泽经风雨, 相携战友情深浓。</p><p class="ql-block"> 挥手别、转头空,重逢常在思念中。今朝有幸光影存,再忆峥嵘泪朦胧。</p> <p class="ql-block">  万群英,我的后任。1975年入伍,任连队班长、文书,后提干。江西南昌。转业后在江西南昌市教育系统领导班子工作。当年万群英同班老战友王善龙对我讲:几十年后战友会相见,他还是那么低调、有礼,谦虚。</p><p class="ql-block"> 后经热心牵头战友程班长多方联络,建立了微信。特别是2024年5月武夷山六连战友联谊会,加深了彼此了解,军旅情长,情结依然。</p> <p class="ql-block">  2014年10月19日参加战友自驾前往渔洋拍摄到当年连队战友共饮的井台、水井。</p><p class="ql-block"> 鱼峽井水深千丈,戎装英姿意气扬。</p><p class="ql-block"> 伍拾寒暑思未断,时光剪影永珍框。</p><p class="ql-block"> 别后云山千里隔,再牵魂梦几般长。</p><p class="ql-block"> 他年若得重携手,笑指榕城共举觞。</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照片会退色,军装会脱下,可镜头里那些年青的脸、那些并肩扛枪的日子、那些摸爬滚打的日子,是这辈子最滾烫的时光。如今大家天地南北,但只要翻开这照片,心里就会腾起一股暖流,照片不光锁着我们的青春,更存着这辈子最珍贵的情谊,像霞浦的榕树一样,根深叶茂。</p> <p class="ql-block">  鸣谢程福利班长赠阅2024年5月武夷山原福州军区守备2团六连战友联谊会纪念册中有关资料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