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教育学院送培到县长白行纪实

韩京敏

<p class="ql-block">吉林省教育学院送培到县长白行纪实</p><p class="ql-block">为助力边境县高中英语教学提质增效,吉林省教育学院“送培到县”活动走进长白实验中学。来自省内各地的资深专家与优秀教师齐聚一堂,以示范课引路、以专题讲座赋能,为英语教师带来了一场聚焦核心素养、贴近教学实际的“教研盛宴”。从文本解读的逻辑拆解到读后续写的实战策略,从听力教学的创新方法到学术写作的成长路径,干货满满的分享让每一位参会教师在思维碰撞中收获启发,在专业引领下明晰方向。</p> <p class="ql-block">高一高二示范课:</p><p class="ql-block">来自白山二中的田宇佳老师和来自白山一中的杨书乐老师的两堂课均以“学生为中心”,注重通过文本解读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及学科核心素养,强调语言学习与思维发展的结合,同时关注文本的现实意义与文化内涵。引导学生梳理语篇结构,分析段落主旨及句间关系(如因果、转折、总分等),通过思维导图、句间关系标注等方式,明确文本逻辑(如田宇佳老师分析太空探索文本的时间线与成就递进关系,杨书乐老师解析职业规划文本的“问题-解决方案-结论”框架)。</p><p class="ql-block">聚焦文体特征,帮助学生掌握语篇分析方法,提高阅读理解的精准度和逻辑梳理能力,为后续读写任务奠定基础。同时促进思维发展:通过文本逻辑拆解和观点探讨,培养学生的分析、推理、评价等高阶思维。</p> <p class="ql-block">郑春艳(延边州教育学院)《读后续写教学:思考与实践》</p><p class="ql-block">郑老师全面讲解了读后续写的理论与要求。新课程与高考导向:强调读后续写需融合语言知识、技能、文化理解、思维发展及价值判断,体现“立德树人”,注重培育道德品格与生命成长。</p><p class="ql-block">故事类文本需包含背景、人物、冲突、发展及结果,以时间为脉络,传递价值观并给读者启示。续写内容需与原文逻辑衔接、情节合理、风格一致,重点考查内容构思、语言表达及逻辑与创造性思维,主旨需积极向上。</p><p class="ql-block">郑老师为各位老师详解了“吉林方案”实操步骤:</p><p class="ql-block">阅读阶段(Reading Step):</p><p class="ql-block">全局阅读:提取关键信息(主要人物及性格、冲突及原因、人生准则/价值观、可能的解决方案与结果)。</p><p class="ql-block">细读引导句:明确两段续写的关键信息分布、展开手段(对话、描写、总结)及人物意图,分析句间逻辑关联。</p><p class="ql-block">确认语言特征:关注写作手法、人称、基调、节奏等,保证续写风格与原文统一。</p><p class="ql-block">构思阶段(Designing Step):</p><p class="ql-block">基于已知信息,结合人物行事风格、常识及策略,构建合理逻辑(如冲突解决、结果呈现),确保情节连贯。写作阶段:将构思转化为连贯文本,注重与原文在内容和语言上的协同。</p><p class="ql-block">关于常规教学策略指导如下:</p><p class="ql-block">课程结合:依托教材单元主题(如青少年生活、环境保护),将读后续写融入阅读理解、言语赏析等课型,落实“读-设计-写”阶段训练。</p><p class="ql-block">能力培养:通过分析文本结构、语言特点及价值观,提升学生的逻辑思维与创造性思维;加强书写规范训练,培养良好习惯。</p><p class="ql-block">实践拓展:借助报刊、影视、小说等材料拓展阅读,通过单元作业、测试等强化训练,实现“教-学-练-测”联动。</p><p class="ql-block">讲座内容为各位老师读后续写教学提供系统、可操作的路径,从文本解读到构思写作,帮助教师明确教学重点与步骤,提升教学有效性。</p> <p class="ql-block">徐卓(吉林省教育学院)《语篇教学的问题设计》</p><p class="ql-block">徐老师围绕语篇教学的问题设计展开,核心精华如下:</p><p class="ql-block">一、核心认知</p><p class="ql-block">素养时代下,思维是能力、认知、价值观提升的基础与驱动力,语言本质是思维与交流(解决问题),徐老师着重强调:语篇是语言学习的基本单位。需关注语篇的关键性与价值性信息,依托体裁和题材构建关键信息框架,同时兼顾语言(语法、词汇)的意义、形式与功能。</p><p class="ql-block">问题(链)设计需具备引导性、综合性、关联性,以推动思维发展、语言学习与素养提升的结合。</p><p class="ql-block">二、教学流程与重点</p><p class="ql-block"> 1. 教学语篇分</p><p class="ql-block">Global reading:纵览全文,明确体裁、题材,唤醒已有认知,把握关键信息框架。</p><p class="ql-block">Close reading:细读文本,分析句间实词走向、主谓宾逻辑及显性标记,明确句间意义关系、段意及段际关系,概括中心思想。</p><p class="ql-block">Selective reading:结合前两步,对重点内容深读、关联读,明确具体关键信息和价值性信息。</p><p class="ql-block">Reading for language:研究作者的写作目的、谋篇布局、表达策略、语言运用(词汇、句型、修辞等)。</p><p class="ql-block"> 2. 问题设计要点</p><p class="ql-block">阅读理解课:问题需围绕关键信息概括、意义分析、语言学习和素养提升设计,体现对教学目标的支撑,引导学生通过多种方法(如分析、推理、概括等)整合思维、知识与素养。</p><p class="ql-block">语篇言语赏析课:基于学生课前对作者语言运用(词汇、句型、修辞等)的研究,课上聚焦“析(分析写作手法)、赏(归纳写作优长)、仿(模仿写作)”,实现语言学习与写作能力同步提升。</p><p class="ql-block">三、示范课总结</p><p class="ql-block"> 徐老师对两位做课老师的课堂内容以及方法进行系统、精进的解读,通过深入研读文本、分析、总结语篇教学的核心和方法。通过交流实践、让各位老师对示范课有了更深的理解,助推语篇教学的思考。</p> <p class="ql-block">梁薇(东北师大附中)《听力教学:思考与实践》</p><p class="ql-block">本次老师的讲座围绕“听力教学:思考与实践”展开,主要涵盖以下方面:</p><p class="ql-block"> 1. 课堂模式与资源利用</p><p class="ql-block">“有声”课堂:要求学生大声朗读单词,重视发音准确性,以此为听力学习打基础。</p><p class="ql-block">全英授课:在教学过程中采用全英文授课方式,通过以旧带新、以新带旧的词汇教学方法(如讲解“brilliant”的同义词),营造英语语言环境。</p><p class="ql-block">教材听力资源深挖:详细讲解教材听力教学的三步流程,即学生首次听音选意图、二次听音完成文本填空并总结语言功能项目、朗读并配音相关句子,实现教学精细化。</p><p class="ql-block"> 2. 教学策略</p><p class="ql-block">听前、听中、听后指导:听前激活学生已有认知,听中分析已给材料、预测未知信息,听后进行重复、背诵、听写等练习(如背诵检查、课文挖空、听写句子),强化学习效果。</p><p class="ql-block">生成语境:课前创造语境,引发学生学习兴趣,激发学生思考,打造以学生为中心的课堂。</p><p class="ql-block">互动与关系建立:利用小组合作(pair work、group work)等互动形式,与学生建立紧密关系(rapport),增强课堂参与度。</p><p class="ql-block">提问技巧:运用指令检查问题(ICQ)和概念检查问题(CCQ),确保学生理解教学内容。</p><p class="ql-block"> 3. 作业与资源拓展</p><p class="ql-block"> 作业功能:充分利用作业资源,发挥作业巩固和延伸的功能,精心设计听力作业,提升教学方法的有效性和趣味性。</p><p class="ql-block">影视资源辅助:借助优秀影视资源助力听力教学,丰富教学形式。</p><p class="ql-block">该讲座为英语听力教学提供了全面且实用的指导。一方面,从课堂模式、教学策略到作业设计,给出了好理解、好实行的方法,有助于教师提升听力教学的质量和效果;另一方面,强调以学生为中心,注重激发学生兴趣和参与度,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听力技能和英语综合应用能力,促进学生在英语学习上的全面发展。</p> <p class="ql-block">姚雪红(吉林省教育学院)《如何把教学工作总结升华为学术论文》</p><p class="ql-block">讲座老师围绕“如何把教学工作总结升华为学术论文”展开,先阐述经验升华为学术的意义,包括深化教育本质理解、推动教育创新传播、提升教育研究实践性和赋能教师专业发展。接着介绍学术论文撰写规范,涵盖科学性、理论性等多方面。最后给出具体方法,如实践提炼案例、整合理论框架、重构论文结构等。</p><p class="ql-block">该讲座对教师专业成长意义重大。一方面,让教师明晰将教学经验转化为学术论文的路径,提升学术写作能力;另一方面,促使教师从实践中总结规律、探索理论,实现从经验型教师向研究型教师转变,推动教育教学研究的发展与进步。</p> <p class="ql-block">乔阔(东北师大附属实验学校)《高中英语常态化教学的优化路径》</p><p class="ql-block">乔老师的讲座围绕</p><p class="ql-block"> 1. 重教材,夯实基础:强调教材与高考的紧密关联,引导从教材中挖掘高考核心词汇、句型、语法及写作素材,以教材为根本支撑教学。</p><p class="ql-block"> 2. 巧积累,词汇奠基:指出词汇积累需分层(核心词汇、拓展词汇、行文词),注重音形义、词性用法、熟词生义及英文释义,推荐使用活页本等工具实现动态积累。</p><p class="ql-block"> 3. 成体系,语法通透:主张语法学习避免极端,明确规则非绝对、知识非递进式,需在语境中关联学习,并结合题型灵活运用。</p><p class="ql-block"> 4. 深感悟,理解为要:强调依托高考试题文本来源,通过培养想象力、学会释义转换、进行试卷二次开发等,提升对文本的深层理解。</p><p class="ql-block"> 5. 巧答题,突破难关:针对阅读、应用文写作、读后续写等题型,从文体特征、情感表达、情节设计等方面给出突破技巧。</p><p class="ql-block">本次讲座为高中英语常态化教学提供了具体可操作的优化路径,将教材、词汇、语法、理解与答题技巧有机结合,兼顾知识夯实与能力提升。引导教师注重教学的实用性与针对性,帮助学生在掌握基础知识的同时,提升应试能力与英语核心素养,实现从基础学习到综合运用的有效衔接。</p> <p class="ql-block">吴楠(吉林省教育学院)《2025年高考试题分析及其对教学的启示》</p><p class="ql-block"> 1. 试题特征分析</p><p class="ql-block"> 紧扣“立德树人”,涵盖德、智、体、美、劳,注重考查解决问题、交流等能力,关注身心健康与身边事物,强调拔尖创新人才培养。</p><p class="ql-block">依据布鲁姆教育目标分类,侧重高阶能力(问题求解、决策、创造性与批判性思维)的考查。</p><p class="ql-block">各题型(听力、阅读、完形、写作等)话题贴近生活,涉及日常交流、文化传承、社会热点(如食物浪费、心理健康)等,注重情境真实性与信息获取、逻辑推理等能力。</p><p class="ql-block"> 2. 试题具体分析</p><p class="ql-block"> 听力:语速放缓,聚焦日常场景(交通、用餐、职场等),考查信息获取、态度推断及快速进入情境的能力。</p><p class="ql-block">阅读:涵盖应用文、记叙文、说明文等体裁,话题涉及地域文化、特殊教育、环保等,侧重细节理解、主旨概括及推理判断。</p><p class="ql-block">写作:应用文注重实用沟通(如催稿信),读后续写强调文化内涵与情节逻辑,考查语言表达与思维连贯性。</p><p class="ql-block"> 3. 教学建议</p><p class="ql-block"> 高三备考:夯实基础,回归教材,积累词汇与语法;拓展阅读广度,关注跨文化交流与文化自信;覆盖“五育”话题,提升思维与写作能力。</p><p class="ql-block">高一高二教学:将高考试题融入日常,精读分析语篇;补充教材内容,扩大阅读范围;培养学生对热点话题的敏感度与跨学科分析能力。</p><p class="ql-block">本次讲座为高中英语教学与备考提供明确方向,强调从基础能力向高阶思维的提升,兼顾知识掌握与素养培育。引导教师关注试题与生活、文化的关联,推动教学从“应试”向“育人”转变,助力学生在语言学习中提升综合素养,适应未来发展需求。</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