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忆中的1965年

水上飞(江天雁)

<p class="ql-block">1965年的桂林市第六初级中学</p><p class="ql-block">1965年的夏天,我小学毕业考入桂林市第六初级中学就学(当时小学升初中要考试,我所在的小学毕业班升学率不到30%)。学校在桂林市秀峰区榕荫路的西侧。毗邻解放西路的桂林三中。记忆中的学校是这样的:学校大门宽约5米,紧邻长约25米的两层楼的教师宿舍。进大门是一条笔直的道路。路旁种了许多冬青树。当时学校有三个年级共24个班,在校学生约1200人。分别为:63级(66届),49~56班;64级(67届),57~64班;65级(68届),65~72班。我当时在65级的71班。校长名叫夏炎(后来当过桂林市教育局局长)。班主任黄铸球,数学老师周艳。</p><p class="ql-block">记忆中的教学楼有三栋。都是2层楼的。每个年级1栋。我们65级的。在最里面,靠近北边的艺术馆围墙。71班的教室位于学校西北角教学楼的2楼。学校的西面是残缺的古城墙。城墙的东面是学校的操场。长乘宽约为60×30米。操场上有2~3个篮球场。还有单杠,双杠,沙坑等设施。</p><p class="ql-block">学校进门大道的右边,第1排是63级的教学楼,第2排是64级的教学楼。西北面是65级的教学楼。中间是木结构的房屋。有两层楼的实验室。1层楼的约15个平米的校医务室和紧邻约50个平米的住校男生宿舍(大房间上下铺约有十几个床位,我在这里住过一个学期)。医务室的东边,记忆中是学校的办公地点。是一套木结构的房屋。其中有一个厅,通常学校在这里发布通告。再往里走,就是学校的礼堂。这里曾经是旧社会的桂林湖南会馆。礼堂是木质结构,光线不好,面积不大。可容纳约1000人。再往里走就是学校的食堂。</p><p class="ql-block">入学第1年,教学还比较正常。课堂上听老师讲课、下课打篮球,玩单杠双杠。周末挖城墙的土去填西边的湖。当时有一句话说是“六中劳动多”。我们到过朝阳乡和灵川潭下的农村插秧。到过滨江路种樟树(现在的滨江路的大樟树,就有当时我们种的)、到过象鼻山北面的,现在的爱情岛挖卵石填滨江路。</p><p class="ql-block">光阴似箭,日月如梭,一晃就60年过去了。花一样的少年变成白发苍苍的老人。青春的美好已一去不复返。我们应童心不改,保重身体,活好当下!</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