瞻仰芒市勐焕大金塔

与你同行

图文原创:与你同行<div>美篇号:3781763</div>   雷牙让山顶的风带着孔雀湖的潮气,一路拂过石阶旁的菩提树叶,将湖面的涟漪叠成细碎的银纹,又顺势攀上雷牙让山的肌理。抬眼时,勐焕大金塔已在天光云影间骤然亮起金身——76米高的塔身如一尊苏醒的卧佛缓缓睁眼,鎏金的塔刹刺破低空的薄云,八角四门在阳光下舒展成层层叠叠的金色涟漪,连檐角悬挂的铜铃都似缀在浪尖的星子,风过时便摇响清越的梵音,与远处孔雀湖的水声交织成一片。   山风里仿佛还藏着古老的絮语,诉说着释迦牟尼转世为金鸡阿峦时,曾在此山衔食哺民的传说。1942年的炮火与1966年的风雨,让两座古佛塔相继在时光里湮灭,砖石碎成泥土,却未埋掉雷牙让山的信仰。如今合二为一的新塔,以亚洲第一空心佛塔的雄姿拔地而起,塔基深扎在曾是废墟的土地里,塔身却向着天光生长,那些被岁月磨蚀的故事,正顺着金色的塔壁重新流淌,续写着属于雷牙让山的新生传奇。   拾级而上,远远便见钢筋与金箔包裹的塔身,带着南亚傣王宫独有的曲线美在天光下舒展。塔底直径50米的基座沉稳如磐,内里2000平方米的大殿藏着东西南北四尊佛像,仿佛将傣乡的晨昏与岁月都锁进了方位里。望着这逐渐清晰的轮廓,忽然想起《捉妖记3》中它神圣的剪影,才发觉镜头之外,金塔的光芒更具重量——那是傣族人民用信仰熔铸的图腾,比任何特效都更触手可及。   走到近前,鎏金塔身愈发灼目,每一片金箔都似被阳光吻过,泛着细密光泽。仰头可见八角四门的飞檐如羽翼舒展,檐角铜铃随风轻颤,梵音混着檀香漫过周身。基座浮雕正诉说古老传说,莲花纹样的线条被摩挲得光滑,指尖触到的不仅是冰凉石材,更似触到无数信徒掌心的温度。塔门内的光影里,隐约能瞥见殿中佛像的衣袂,那股庄严与神圣顺着石阶漫下来,将人轻轻拢入这方信仰的天地。   金塔旁,神象雕塑气势恢宏。灰黑象身覆华丽金饰,鞍鞯、象帽、足腕等处金芒闪耀,红纹点缀其间。象背精巧佛塔,细节繁复,与神象一同,在朦胧雾气里,诉说着傣乡信仰与往昔 。金鸡阿峦雕像则昂首向天,金羽在阳光下闪烁,喙尖微张似在啼鸣,将释迦牟尼转世的传说凝固成生动一瞬。<br data-filtered="filtered">   金塔周边的塑像各呈姿态,与鎏金塔身相映成趣。盘坐于宝座上的和谐神,衣袍垂落如流云漫过莲座,双手结印置于膝间,眉眼含着温润笑意,似将天地间的纷扰都化在静默的注视里;横河女神立于仿恒河的水纹基座上,长发垂落如瀑,正以手轻梳,水珠顺着发梢滴落的弧度被刻入石中,仿佛能听见水流与发丝相触的轻响;骑着智慧鸟的圣女最为灵动,神鸟展翅欲飞,羽尖似带风痕,圣女侧身稳坐其上,手中托着经卷,目光清亮如映星月,衣袂随鸟翼弧度飘举,将圣洁与聪慧凝在这动态一瞬;三戒神像神像姿态各异,透着对清净本心的守护不闻者以掌掩耳,似隔绝世间喧嚣;不听者双手捂耳,如屏蔽俗尘杂音;不看者双手掩目,若拒观纷扰万象,与金塔的庄严相映成趣。   金塔内陈列着经卷、铜佛和玉雕小佛等,静静散发着古朴气息。大厅中央的佛教主题木雕尤为夺目:千年香樟为材,高近三米,未施漆却自带光泽。雕工层层叠叠,佛陀端坐正中,弟子、飞天与护法神兽环绕,从莲池到天宫,数百形象交织成立体佛国。刀痕深透木骨,细微处纹路清晰,虔诚与精妙凝于一体,在光影中透着震撼人心的力量。   金塔东侧长廊的檐角下,成百上千块祈福木牌悬吊如林。檀木的浅黄与桃木的暗红交叠,被风拂得轻轻摇晃,碰撞出细碎的叮咚声。每块木牌上都刻着傣汉双语的祈愿,有的是歪扭的孩童笔迹,写着 “家人平安”;有的是娟秀小字,祈愿 “岁岁无忧”;更有饱经风霜的刻痕,将 “国泰民安” 四个字凿得格外深。系着的红绳有的已褪成浅粉,却仍牢牢拴着木牌,像无数颗心悬在廊下,被日光晒得温热,被风带去远方。抬头时,木牌的阴影在青砖地上晃动,仿佛连光影里都盛满了沉甸甸的期盼。   立于东侧长廊,凭栏鸟瞰芒市全景,天色算不上清朗,低空里堆满了厚薄不均的云。白絮般的云团悬得很低,像浸了水的棉絮,沉甸甸压在天际,偶尔透出几缕淡金的天光,给下方的城郭镀上一层朦胧的光晕。远处的山峦大半浸在云影里,青黛色的轮廓时隐时现——厚云漫过的地方,山尖便成了模糊的剪影;薄云掠过处,能瞥见坡上的竹林与梯田,顺着山势蜿蜒成深浅不一的绿。   城中心的高楼与屋舍错落成灰瓦的浪,几条街道像浅色的绸带穿城而过,偶有车辆驶过,留下转瞬即逝的光斑。云影在大地上缓缓游移,将芒市的轮廓晕染得忽明忽暗,倒比晴空万里时多了几分水墨般的留白,让这座边城的烟火气,都裹在一层柔软的云纱里了。   大金塔对面的山头上,矗立着被誉为“勐焕万佛银塔”的建筑。作为云南省佛学院德宏分院的重要组成部分,银塔虽整体规模小于金塔,却因所在山峰高出金塔约20米,两相遥望时,视觉上竟呈现出不分伯仲的巍峨气势。   这座银塔以供奉万尊佛像、安放舍利子为设计初衷,与大金塔隔空呼应,共同构成芒市独有的风景线,成为当代芒市极具代表性的地标。只可惜此行时间仓促,我未能近前细观,仅在景区门外远远望了一眼那片闪耀的银辉。   时间已到,离开勐焕大金塔,指尖似乎还留着金箔的微温,山风卷着远处银塔的清辉掠过肩头。那些佛像的垂目、木雕的禅意、木牌的祈愿,都不是静止的陈列,而是无数虔诚堆叠的重量。这座从废墟上重生的塔,早把雷牙让山的传说、傣族的信仰,还有时光淬炼的坚韧,熔铸成了看得见的永恒。回望时,塔顶金刹正刺破云层,忽然懂得:所有抵达,都是为了让心灵在这里找到片刻栖息,然后带着这份沉静,继续走向更远的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