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歇后语是中国劳动人民自古以来在生活实践中创造的一种特殊语言形式,是一种短小、风趣、形象的语句。歇后语由前后两部分组成:前一部分起“引子”作用,像谜面,后一部分起“后衬”的作用,像谜底,十分自然贴切。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通常说出前半截,“歇”去后半截,就可以领会和猜想出它的本意,所以就称为歇后语。</p> <p class="ql-block"> 退休后闲来无事,转公园蹓市场,游景区逛商场,钻小巷进茶园,乘公交坐地铁,到地摊吃火锅,进农家赏民俗,会朋友来小聚,边上站观棋局,接触到各阶层人士,收录刭一些丰富生动有滋有味的民间流传的歇后语,觉得有趣,现将《我收辑到的歇后语(之二)》奉献给朋友们一一</p> <p class="ql-block">[1 ]泰山顶上演大戏一一唱高调</p><p class="ql-block"> 音乐声音来自很高的地方,人们叫"高调"。"唱高调"指那些人爱说不切实际的漂亮话。主要有以下两层含义:一是发表看似高明但脱离实际的言论。听起来很有道理,但实际上难以实现或不切合实际的观点。二是指光说不做,言行不一。只说漂亮话而不付诸实际行动的行为 。</p> <p class="ql-block">[2 ]珠峰顶上站岗一一高瞻远瞩</p><p class="ql-block"> 高瞻远瞩,汉语成语,用于称赞那些站得高,看得远的人士。比喻眼光远大,出自《论衡·别通篇》。</p> <p class="ql-block">[3 ]狗屎做金㧜棒一一闻也闻不得舞也舞不得(谐音即文也文不得武也武不得)用于评价一些人不能干,啥子都做不来。</p> <p class="ql-block">[4 ]孔夫子穿西装一一土不土洋不洋</p><p class="ql-block"> 这个歇后语啊,用来形容某些事物或者人的行为举止,既不像传统的本土风格,也不像外来的洋风格,就像是夹在中间,两边都不靠。比如看到一个朋友穿着打扮,既不是传统的中式服装,也不是纯粹的西式装扮,而是各种风格混搭在一起,你就可以调侃他说:“嘿,你这是土不土洋不洋的!这个歇后语在现代生活中应用得很广泛,可以用来形容那些既想追求时尚潮流,又想保留传统特色,结果却两边都没讨好的人或者事物。</p> <p class="ql-block"> [5]吃着苦瓜做买卖一一苦心经营</p><p class="ql-block"> 苦心经营,汉语成语,意思是用尽心思去筹划安排或进行艺术构思。出自清·梁启超《新中国未来记》。</p> <p class="ql-block">[6 ]猫儿抓糍粑一一脱不了爪爪</p><p class="ql-block"> 歇后语"猫儿抓糍粑一一脱不了爪爪"中,前半句为现象描述,后半句是结果。糍粑黏性强,猫用爪子抓后会粘连难以摆脱,引申为“无法脱身"之意。“爪爪"指猫爪,与"脱不了手"在方言中形成双关,既符合猫抓糍粑的画面逻辑,也贴切表达问题无法解决的寓意。</p> <p class="ql-block">[7 ]黄桷树的根根一一栽得深</p><p class="ql-block"> 引申为某种事物的基础非常牢固,“黄果树的根栽得深”常用于形容某种事物的发展已经有了坚实的基础,比如一项工作开展得非常深入、细致,或者一项投资计划得非常周密、合理等。另一说,指一些人干事错误严重后果严重;抓经营亏损严重,人们会说他"栽得深"。</p> <p class="ql-block"> [8 ]围棋盘里下象棋一一不对路数</p><p class="ql-block"> “围棋盘内下象棋”多是在一定场面里指出别人在完成某项任务失败后所使用方法或路数不对,无法操作运行下去。</p> <p class="ql-block">[9 ]肉包子打狗一一有去无回</p><p class="ql-block"> 指有去无回,白扔东西。肉包子打狗本指狗咬走了肉包子,肉料作馅的包子,用它作武器去打狗,即使狗被掷中也没多大痛楚,反得一顿美食。后来专指人一去再不回来,或指东西拿出去后再也收不回来。</p> <p class="ql-block">[10 ]诸葛亮七擒孟获一一心服口服</p><p class="ql-block"> 七擒孟获,是三国时诸葛亮出兵南方,将当地酋长孟获捉住七次,放了七次,第七次在孟获城将孟获擒拿,并使他真正服输,不再为敌。比喻运用策略,使对方心服。</p> <p class="ql-block">[11 ]周瑜打黄盖一一个愿打一个愿挨</p><p class="ql-block"> “周瑜打黄盖”是一句源自《三国演义》的经典歇后语,完整表述为“周瑜打黄盖,一个愿打,一个愿挨”,是形容双方自愿配合完成合谋之事。</p> <p class="ql-block">[12 ]民航局开业一一有机可乘</p><p class="ql-block"> "民航局开业"’说明有飞机可以乘坐了,就是‘’有机可乘‘’。引申义为:机(机会,空子)'乘(趁着,就着),有机会可以利用,有空子可钻。</p> <p class="ql-block"> [13]胡子上长疮一一毛病</p><p class="ql-block"> 这句歇后语是一种幽默且形象的说法,用来调侃某人或某事物存在的小问题或瑕疵。"胡子上生疮"字面上看似乎是一个不太可能发生的情景,因为胡子是毛发,并不会真的生疮。但这里是用作比喻,意指在显眼的位置上出现了不该有的问题,就像胡子上长了疮一样显眼和难看。</p> <p class="ql-block">[14 ]自行车走下坡一一不踩(不睬)</p><p class="ql-block"> “踩"指踩脚踏板,字面意为下坡无需踩踏板;谐音"睬"是理会的意思,组合形成"不搭理人"的延伸义。</p> <p class="ql-block">[15 ]倒拐子上长毛一一老手</p><p class="ql-block"> 夸奖那些经验丰富、技能娴熟的人,称为"老手。</p> <p class="ql-block">[16 ]猪八戒照镜子一一里外不是人</p><p class="ql-block"> “猪八戒照镜子”的后半部分是“里外不是人”。猪八戒本身是猪头人身的形象,照镜子时镜里镜外都映出他的样貌,但因本体是猪妖,故里外都不是人,引申指处境尴尬、两边不讨好。</p> <p class="ql-block">[1 7]炒菜的锅铲一一尝尽酸甜苦辣</p><p class="ql-block"> "尝尽了酸甜苦辣"比喻一个幸福、痛苦等种种滋味都感受到过的人或一群人。</p> <p class="ql-block">[1 8]十色男看五女洗澡一一五光十色</p><p class="ql-block"> 十个好色者看五个光着身子洗澡的女人 ,简说为五光十色。 "五光十色”是一个描绘色彩斑斓、花样繁多的成语。它来源于南朝梁·江淹的《丽色赋》中的“五光徘徊,十色陆离”。这个歇后语用来形容色彩非常丰富,眼花缭乱的景象。</p> <p class="ql-block">[19 ]战斗机空中训练翻筋斗—一颠倒试飞(谐音:颠倒是非)</p><p class="ql-block"> "颠倒是非"是一个汉语成语,最早出自于西汉刘向《战国策·赵策二》。颠倒是非意思是把是说成非,把非说成是。指故意违反事实,混淆是非。</p> <p class="ql-block">[20 ]刘备借荆州一一有借无还</p><p class="ql-block"> "刘备借荆州——有借无还”是源自三国时期的著名歇后语,反映孙权将荆州部分区域借给刘备后长期未能收回的历史事件。该典故揭示了孙刘联盟的权谋博弈,现在成为形容赖账行为的文化符号。</p> <p class="ql-block">[21 ]刘姥姥进大观园一一眼花缭乱</p><p class="ql-block"> “刘姥姥进大观园”是一个经典的歇后语,它来源于中国古典名著《红楼梦》。刘姥姥进大观园——眼花缭乱:形象地描绘了刘姥姥初入大观园时,被园中繁复精美的景致所震撼,眼睛看不过来,感到迷乱和惊叹。常用来形容人进入到一个新奇、繁华或复杂的环境中,因所见所闻过于丰富而目不暇接。</p> <p class="ql-block">[22 ]林冲误入白虎堂一一有口难辩</p><p class="ql-block"> 这个歇后语来源于中国古代小说《水浒传》中的情节。林冲是梁山好汉之一,原为东京八十万禁军教头,武艺高强。然而,他因为被高俅设计陷害,误入白虎节堂(古代皇宫中处理重要军事事务的地方),从而被定罪发配沧州。在这个故事中,“误入白虎堂”歇后语意味着无意中陷入了别人的圈套或陷阱之中。</p> <p class="ql-block">[23 ]杀猪杀屁股一一各有各的杀法(方法)</p><p class="ql-block"> 一般杀猪都是在猪颈子划一刀放血直至猪死,但在屁股上多划几刀,同样能把猪给整死。意思就是说做一个事情的方法有多种,评论一些人,办事用自己熟悉的方法,只要达到目标就可以了。</p> <p class="ql-block">[24 ]马背上放屁一一两不分明</p><p class="ql-block"> "两不分明”是一个成语,意思是模糊不清,难以分辨清楚。常用于形容事物或情况模糊、不明确,难以分辨或理解。"马背上放屁——两不分明”中,是马放的屁还是骑马人放的屁,别人无法分辨淸楚。</p> <p class="ql-block">[25 ]麻布口袋做安全套一一大套</p><p class="ql-block"> 麻布口袋本是仓库装粮食的大口袋,而人类在日常生活中作为防止疾病性传播的安全套很小, 用麻袋作安全套是一种对比夸张的说法。引申义:"大套”是四川及重庆周边地区的方言词汇,形容人傲慢或自以为是。指一个人架子大、爱显摆、目中无人,或做事说话不经思考。例如: "这娃儿太大套了”表示批评对方太傲慢了之意。</p> <p class="ql-block">[26 ]癞蛤蟆被牛踩一脚一一周身都是伤</p><p class="ql-block"> 释疑:癞蛤蟆体小本身就没有牛蹄子大,又被牛狠狠地踩了一脚,浑身上下还能有好地方吗?人们用来说受伤很重受伤面很宽之意!</p> <p class="ql-block">[27 ]野猫拖牛一一大干一场</p><p class="ql-block"> 这个歇后语通常用于形容一个人有想法或愿望,但实际能力无法达到。它通过野猫和牛力量的悬殊对比,形象地表达出这种无奈的状况。民间也用于必须下大决心使大力气大干一场才能成功!</p> <p class="ql-block"> 歇后语不仅富有表现力,还能给人以深思和启迪,是华夏民族风俗传统和民族文化的重要体现。通过品味生活,明晓哲理,可以提升智慧。</p> <p class="ql-block"> 歇后语由劳动人民在日常生活中创造,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和浓郁的生活气息。歇后语幽默风趣,耐人寻味,为广大人民所喜闻乐见。</p> <p class="ql-block">[本篇小结]歇后语的发展经过了漫长的历史数量不断地增加,内容不断地充实,它的创造凝聚了劳动人民的智慧,体现了百姓生活的情调。歇后语是熟语的成员之一,作为一种特殊的语言形式,它是深深地植根于汉语沃土上的一朵奇葩,是民族的语言的精华。</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