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堆成堆的鱼儿不停地摆动着、跳动着,随网而出

孟宪起

<p class="ql-block">  安老师接着讲道:</p><p class="ql-block"> “冬天捕鱼,场面壮观极了!我到渔场工作之前,从来没有看到过这种场面。前年我调到渔场工作以后,曾到冬捕现场经历了一番,真是见所未见,闻所未闻,意想不到。按说,每逢冬季,天寒地冻,滴水成冰,是万物猫冬的季节。可大泽,却迎来了冬季捕鱼的大好时光,渔业繁忙,热闹非凡,一个冬天就有100多趟大网入湖。幸运时,赶上丰网,渔民称其为红网,一网就能打出近20万公斤活鱼,大泽每年能捕捞500多万公斤肥美的鲜鱼。”</p><p class="ql-block"> 同学们都禁不住惊叹道:</p><p class="ql-block"> “哇呀,真厉害?”</p><p class="ql-block"> 安老师继续说:</p><p class="ql-block"> “岁月变迁,捕鱼的方式随之而变化:天然渔猎,起于辽代;亮子捕鱼,大网捕鱼,始于清代;而野泡网,则直到近代才开始使用。大泽湖畔的渔民,仍沿用传统捕鱼方式,传承着奇特的冬捕习俗。每年冬网捕鱼,在农历的11月和腊月进行,春节前结束。</p><p class="ql-block"> 冬网捕鱼,紧张繁忙,艰苦快乐。捕鱼人员分成四个组,每组60多人,由一位老渔把头带领。网车到达捕鱼地点以后,渔把头根据湖的底貌及水深,在冰面上选中一处2000多米的地方,确定开凿洞口的位置,俗称‘画窝子’。第一个洞口为下网眼,之后每隔50—60米凿开一个洞口,用穿杆,扭矛和走钩把大拉网送进50多公分厚的冰层下面,再慢慢舒展,布下‘天罗地网',等待鱼儿自投罗网。因为拉网很长,在冰层下面下网难度大,所以渔民在下网的时候,每隔一定的距离,就要用马拉绞盘拽大网,才能使大网逐步到位,下一次网得耗费8、9个小时。收网的时候,几匹高头大马拉动绞盘,牵引钢丝绳,缓缓拽出冰层下面的大网,成堆成堆的鱼儿不停地摆动着、跳动着,随网而出。两旁渔民,手持挠钩,收获活鱼跳‘龙门'的喜悦。冬网里的头鱼是很珍贵的,人们认为吃头鱼能带来好运,不少帝王就喜欢吃大泽的头鱼,他们笃信吃了大泽的头鱼,可以风调雨顺,江山稳固。”</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