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走进位于东三环白北京市方志馆,第一眼就被这座建筑的现代感吸引。外墙以白色为主调,简洁大方,顶部那抹醒目的红色标识“北京市方志馆”仿佛在向我招手。周围绿树成荫,空气清新,让人不自觉地放慢脚步,沉浸在这片宁静之中。</p> <p class="ql-block"> 走近入口,一块显眼的标志牌映入眼帘,红底白字写着“北京市方志馆”,在阳光下格外醒目。标志牌前的绿化带绿意盎然,几位行人正从这里经过,有的驻足拍照,有的低声交谈,似乎都在感受这座文化殿堂的独特魅力。</p> <p class="ql-block"> 走进馆内,一道红色的装饰性门框吸引了我的目光。门框顶部绘有精美的彩绘图案,山水画与传统花纹交织,仿佛在诉说着北京悠久的历史。两侧对称的装饰柱让整个设计显得格外典雅,仿佛穿越回了那个讲究礼制与美学的年代。</p> 这是铜雕北京城图。北京市方志馆,作为填补本市文化基础工程空白的重要项目,是集收集、保管、阅览、编纂、研究、咨询、展示、交流于一体,具有开放式、服务性、公众化特征的标志性文化基础设施。 这是主题墙的介绍。这里展示北京这历史与现状,讲述古老北京、变革中的北京和新时代北京,介绍北京的历史文化,促进北京与地方的文化交流。 在一楼大厅,把一北京特色四合院的门搬到博物馆。 <p class="ql-block"> 继续前行,一块以“北京方志”为主题的展板出现在眼前。暖色调的背景让人感到温暖而庄重,展板中央金色的边框和文字格外引人注目,下方还有详细的介绍文字,让人不禁驻足细读,仿佛能从中触摸到北京这座古都的脉搏。</p> 志载一方,百种千卷。馆内装满了北京历史文化的各种资料。 <p class="ql-block"> 在一个展览区域,中央摆放着一张木桌,桌上整齐地陈列着书籍和文房四宝。背景墙上挂着一幅描绘古代建筑的画作,旁边还有竖条形的装饰板,上面写着中文书法和文字说明。右侧墙上挂着两幅古代人物画像,下方有文字介绍。整个区域用红色绳子围起,显得庄重而典雅,仿佛让人置身于古代书房之中。</p> 北京有三千多年的建城史,八百多年的建都史,我们从图片中都可以领略到北京昔日丰采。 <p class="ql-block"> 一幅古籍的复制品静静地躺在展柜中,上方是两页密密麻麻的文字,下方是详细的注释和说明。旁边的竖排中文文字介绍,背景墙上也有竖排的文字,整个氛围庄重典雅,仿佛让人置身于古代的藏书楼。</p> <p class="ql-block"> 木质桌面上的文房四宝让人眼前一亮,透明的展示盒中摆放着纸张,旁边是木质托盘,托盘上整齐地摆放着木碗、墨盒、砚台和笔架。整体布置古朴典雅,旁边的几块木板仿佛在诉说着古代文人的生活情趣。</p> <p class="ql-block"> 一幅人物画像前,画中人物留着长须,旁边写着“熊梦祥”三个字。右侧的两幅展示物产的文字资料内容详细,背景是山脉的图案,让人仿佛能感受到那个时代的自然风貌。</p> <p class="ql-block"> 一幅穿着传统服饰的人物画像前,我驻足细看,旁边有文字介绍,背景是深色的墙面,显得庄重而典雅。右侧墙上展示了一张秋天的树木照片,树叶金黄,背景是传统的建筑,建筑前有石碑和石刻,旁边的说明文字让人对这段历史有了更深的了解。</p> <p class="ql-block"> 一幅古代山水画让人沉醉,画中描绘了一座宏伟的宫殿建筑群,周围环绕着青山绿水,山间有亭台楼阁,画面中还有许多树木和小桥流水。整体风格典雅,充满了古典气息,画面上方的文字说明让人对这幅画有了更深的理解。</p> 这次参观,让我们和这座城市,有了更深的情感连接,意义非凡。 从先秦时期的燕蓟之地到当代国际交往中心,北京的沧桑巨变在珍贵文物、历史影像及数字展陈中生动呈现。 <p class="ql-block"> 一本古籍《日下旧闻考》的复制品静静地躺在玻璃展柜中,旁边还有其封面和部分书脊的展示。下方有详细介绍文字,背景是传统建筑的屋檐,让人仿佛置身于古代的书香世界。</p> 这里, 每一本书、每一面墙,都诉说着古老的故事,传递着深厚的文化底蕴。而那些生动的历史场景再现,更是让人仿佛置身于历史的长河之中,感受着历史的波澜壮阔与文化的深沉厚重。在这里,动静相宜,历史与文化在交汇中绽放出璀璨的光芒。 <p class="ql-block"> 一本古籍《顺天府志》的书名清晰可见,旁边有一本打开的书,书页上有详细的插图和文字。整个展览让人对古代地方志的详细内容和历史文献的保存有了更深的了解。</p> <p class="ql-block"> 一本古籍《顺天府志》静静地躺在展柜中,书脊为紫色,书页打开,展示了详细的记载内容。旁边的说明牌介绍该书为清代康熙年间的作品,属于地方志类文献,让人不禁感叹古人对历史的重视。</p> 我们还通过“4D+6面”全景影院,立体直观地体验在科技成就体验场景中,对北京的辉煌历史进行了全景式、沉浸式的感受与学习。 <p class="ql-block"> 一幅古代行政区划图让人眼前一亮,图中标注了多个城市和州县的名称,包括北京、天津、河北等地,图中还标注了河流和山脉的位置。整体布局清晰,让人对古代行政区划的地理分布有了更直观的认识。</p> 通过展示宣传画报、收藏物品、文献资料、及录制视频等方式展示北京各个区的发展历程和现在取得的成就。 <p class="ql-block"> 一幅地图和相关书籍让人印象深刻,地图上标注了“宛平县”和“大兴县”,旁边还有《大兴县志》和《宛平县志》的书籍。背景为红色标识牌,展示内容包括历史建筑和文字介绍,让人对这两座县的历史有了更深的了解。</p> <p class="ql-block">一组书籍和相关图片让人流连忘返,书籍包括《通州志》、《大兴县志》、《房山县志》、《良乡县志》和《怀柔县志》,背景为木质书架,图片展示了历史建筑和景观,旁边的红色标识牌让人感受到浓厚的文化氛围。</p> <p class="ql-block"> 一幅古代建筑的详细照片让人印象深刻,背景为深色,建筑具有典型的中国传统风格,红色的柱子和蓝色的屋顶让人眼前一亮。下方有文字介绍和地图,旁边的《房山县志》记载让人对这座建筑的历史有了更深的了解。</p> 这是《房山县志》。 这是《良乡县志》。 这是《通州志略》。 这是《顺义县志》。 <p class="ql-block"> 一个展览区域让人驻足,背景墙上有一幅大型的建筑图片,建筑风格具有浓厚的中国传统特色,屋顶覆盖着金黄色的琉璃瓦,建筑周围有树木和山丘。旁边的几幅标注了“清·康熙”、“昌平州志”的图片和文字说明让人对这段历史有了更深的了解。</p> 这是《平谷县志》。 <p class="ql-block"> 一个展览区域让人印象深刻,背景墙上有一幅大型的建筑图片,建筑风格具有浓厚的中国传统特色,建筑周围有树木和山丘。旁边的几幅标注了“民国”、“密云县志”的图片和文字说明让人对这段历史有了更深的了解。</p> 这是《怀柔县志》。 <p class="ql-block"> 一个展览区域让人流连忘返,背景墙上有一幅大型的建筑图片,建筑风格具有浓厚的中国传统特色。旁边的几幅标注了“明·万历”、“永宁县志”、“清·顺治”、“延庆州志”的图片和文字说明让人对这段历史有了更深的了解。</p> <p class="ql-block"> 一个展览区域让人眼前一亮,左侧有一个标牌,上面写着“专志类从植根乡土”,旁边有一段小字说明,背景是山脉的图案。中间是一块显示屏,显示了一幅人们在骆驼旁劳作的场景。右侧有一本竖立的书籍,书名是《齐家司志略》和《齐家司续志略》,书的旁边也有山脉的图案,整体氛围让人感受到乡土文化的魅力。</p> <p class="ql-block"> 几本古籍静静地躺在展柜中,包括《齐家司志略》、《齐家司续志略》、《延庆卫志略》和《居庸关志》,背景是山川景色,旁边的简图和文字说明让人对这些书籍的内容有了更深</p> 我们悠然自得地在馆内漫步,不时驻足欣赏,用镜头捕捉下这些难得的瞬间。 北京方志展深入剖析了北京城的历史演变,提供了丰富的历史数据,引人深思。 这里,古老与现代交织,变革与发展并重, 新时代北京的独特魅力得以充分展现。同时,通过介绍北京丰富的历史文化,方志馆不仅成为了文化爱好者的天堂,更搭建了北京与各地文化交流的桥梁。 通过参观,我们深入了解了北京城市发展脉络,深刻认识到党的领导是首都发展的根本保证,纷纷感慨一代代奋斗者用拼搏书写的时代答卷。 通过参观,我们增长了知识、开阔了眼界,更凝聚了力量。 这是《上方山志》。 总体感觉,北京市方志馆的建成,对增强本市的文化软实力,深化首都历史文化内涵和底蕴,提高文化竞争力,推动“人文北京、科技北京、绿色北京”建设,具有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