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记得1980年前后,我国的黑白电视机刚上市,12吋的价格大概在一千多元,现在看来不贵,但那时的工资低,一般只有一百元左右,对多数工薪阶层来说也是一笔不小的开支。<span style="font-size:18px;">尽管每家的大人小孩都很想看,必竞是个新鲜玩宜,但苦于钱少,</span>也舍不得花那么多钱买。当然个别家庭经济条件好的就先买了,邻居们处的好也想占占光,于是他们就把电视机放在外面,供大家看。记得那时候经常看到大街小巷很多人围在一台电视机前看电视。可指望看人家的电视总是不便,尤其是大人更不好意思总打扰人家。于是我就有了自己装电视机的想法,并打听到省电视机厂对外处理一些电视机配件,当然是次品,但不影响性能,只是外观不好,完全能用。于是我就去那里买来一些零配件,包括机壳、印刷电路板、偏转线圈、高压包等。显像管是从省电子局仓库买的,12吋台湾产的中华牌仅35元。当然还有很多小零件,如电阻、电容、电感、二极管三极管等,有的在商店买,有的要到生产厂买,实在买不到的就自己做。如电源变压器、高频头、散热片等都是自己做的。零配件买齐了,下面就要把有些零配件焊在电路板上。不过焊之前必须对所有零配件进行检测,合格的才能焊接。焊接也是个细致活,一定要焊牢,不能虚焊,否则线路板调试时就会出现故障。用扫频仪把主线路板调好后,再来绕制高频头各频道的线圈,并用扫频仪将各频道的曲线调出来。再就是调试电源板和音频放大板,测量变压器次级电压和直流输出电压是否正常以及音频放大有无放大功能和失真,这些调试和测量都无问题了,最后就是总装。先将显像管装在机壳里,再将主线路板、高频头和电源板装在机壳里,把所有连线结插好,最后仔细检查兩遍,看各部位是否安装牢固、连结是否正确,确实无误后即可通电试验。一般情况下,如果前面各道工序都没有问题,基本上都会一次成功,伴音和图象都清晰正常。记得我第一次把电视机装好后,父亲看到有人出现在电视机上,就惊讶地说:怎么人跑到盒子里面去了?我听了后觉得父亲的话很逗,就告诉他,那不是真人跑进去了,而是人像显示出来了。父亲听了后说:是呀,开始我也奇怪,那么大的人怎么能进得去呢?几十年过去了,父亲也早已离开我们,但他当时说的话和神态永远记在我的心里。</p><p class="ql-block"> 自从我装好一台电视机后,同学、亲戚都来找我,因为成本很低,只需要一百二十多元就可装一台。有一段时间我家到处都是电视机和零部件,前后一共装了6台。</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