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的园

站在你背后

<p class="ql-block">  记忆里,儿时庭院一隅,便是母亲的小菜园。方寸之地,土黑而肥,是母亲用锄头一寸寸翻松、抚平的。紫红的扁豆角的藤蔓爬满了竹竿搭起的凉棚,黄瓜顶着小黄花在叶底探头探脑。我们一家人,常常蹲踞在棚下,那里就是最好的餐厅,仰头看叶隙筛下碎金,棚顶的青绿被阳光浸得发亮,空气里浮动着泥土与青草湿漉漉的鲜气。母亲的身影在院里的小厨房闪动,我们在院里借着浇水之名,肆意玩耍,偶尔的传来母亲严厉中代着满满爱意的责骂,洒下的水珠畦垄间晃动,汗水也和着滴入泥土,浇灌出满园蓬勃——那是母亲以双手写下的朴素诗行,亦是我们如诗如画的童年</p> <p class="ql-block">  没了小院,母亲再也没能播撒这份欢愉,直到后来楼门前的空地,竟又被母亲那双惯于劳碌的手悄然点化。她将碎砖乱石一一拣出,如同剔除岁月里的芜杂;再以新土细细垫平,犹如抚平生活的褶皱。渐渐地,泥地里便铺开了锦缎:郁金香偷偷绽放,凌霄花悄悄爬满枝头,各色的刺玫竞相绽放,各色的太阳花总在清晨抖擞精神,大朵的丽花则舒展着层层叠叠的金瓣。母亲的花园,不足二十平,竟成了片喧闹的花溪。路人经过,不免驻足,或赞一句:“好花!”母亲便从花丛里抬起头,搓着沾泥的手,眼角眉梢漾开笑意,竟如少女般得意:“都是些粗生贱长的东西,自己就开得这样好!”这小小的花池,尽也会招来记录美好的人儿们,或拍照留念,或展开花架,画上几笔,母亲总是嘴角上扬,那笑纹里,分明藏着个小小的春天,向世界宣告着她的主权。</p> <p class="ql-block">  更奇妙的是,哥哥竟也成了侍弄泥土的人。他小小的庭院里,菜畦依偎着花圃,几畦青菜翠色盈盈,与阶前月季相映成趣。扶梯处,凌霄的藤蔓已显出攀援的野心,花盆里的蓝莓都个儿大香甜,窗沿下那一路青菜,都向我们展露着生气。我问他为何如此布局,他笑:“菜是烟火气,花是心头好,都不可少。再说,你不觉得这架子……”他指了指凉棚,“像不像小时候妈搭的那个凉棚?只是材料不同罢了。” 言语间,他俯身拨弄着泥土,神情专注如母亲当年,那份对泥土的虔敬与深情,竟是血脉里的印记。</p> <p class="ql-block">  母亲的花园,从昔日凉棚下青涩的豆角花,到如今门前绚烂的凌霄,再蔓延至哥哥院中蓬勃的菜蔬与月季——原来泥土的温厚,花朵的绚烂,连同对日子的那份不肯敷衍的挚爱,都顺着根须,沿着血脉,悄然流进了另一片土地。</p> <p class="ql-block">  泥土无言,却承托着生命最深的印记。母亲的手曾翻动过贫瘠,却翻出了一片青翠与繁花;哥哥的手接过这泥土的嘱托,继续在生活里开垦春天。原来所谓传承,不过是把母亲在凉棚下滴落的那滴汗,化作了自己泥土里的一粒种,又开出另一朵热爱来——平凡日子里的耕耘,终将堆叠成生命不凋的风景。</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