邂逅宁夏,浪漫的 “塞上江南” 之旅​

桂花飘香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 记 2025 年暑假宁夏银川、中卫行</h3> 第二站:沙坡头 晨光漫过窗帘时,我从一夜酣梦中苏醒,抬手看表已是7号清晨8点。脑海里翻腾着对沙坡头的无限遐想,那片一半是沙海沸腾的狂野、一半是黄河奔涌的诗意的土地,终于要在今日揭开面纱。匆匆打包好行囊,8点30分,许姨提前预订的九座商务车已静静候在酒店门前,轮胎碾过路面的轻响,都像是在催促:沙坡头,我们来了! 我们提前在网上预订了618元的通玩套票。首个项目便是乘快艇奔赴黄河区,同行8人恰好填满一艘艇身。橙红色的救生衣穿在身上格外醒目,我被伙伴们簇拥着踏上甲板,当安全带扣紧的瞬间,引擎突然轰鸣着撕裂晨雾,快艇如离弦之箭劈开碧波。风在耳畔织成呼啸的网,脚下的黄河水翻涌着金褐色的浪涛,水花不时溅上脸颊,咸涩的气息里满是速度与激情的碰撞,连心跳都跟着浪尖一起起伏。 还未从快艇的震撼中缓过神,许姨已笑着指向不远处的缆车入口 —— 我们要乘缆车登上百米高的沙堤。虽不是初次乘坐缆车,悬空的恐惧仍悄悄爬上心头。我向妈妈投去求助的目光,她却径直走向前舱,留给我一个挺拔的背影,仿佛在说 “男子汉该有披荆斩棘的勇气”。转头看向同行的三个伙伴,竟个个面无惧色,尤其是小团子和小柠檬两个小姑娘,眼眸里闪烁着跃跃欲试的光。这般光景下,我深吸一口气攥紧护栏,缆车缓缓升空时,视线越过沙海望向远方,原来半空里的风,都带着别样的清爽。妈妈早已举着相机等候在终点,将我们飞跃沙堤的瞬间,都收进了跳动的视频里。出口处的显示屏循环播放着抓拍画面,几位妈妈各自扫码支付19元,为我们买下了专业摄像机记录的空中专辑,帧帧都是年少的跃动。 沙海冲浪的号角,恰在此时吹响。脚下这片中国最大的天然滑沙场,200米长的沙脊如金色绸缎铺展,80米的落差藏着惊心动魄的秘密。许姨带着我们在队列里慢慢前移,当85度的陡坡猝不及防撞入眼帘时,小伙伴们的欢呼声差点掀翻头顶的晴空。终于轮到我时,工作人员将滑沙板稳稳放好,掌心轻推的刹那,我仿佛化作沙粒里的风,耳边响起细碎的鸣响,像千万粒金沙在演奏竖琴。不过短短几秒,身体已稳稳落在坡底,仰头望去,百米高的沙堤如巨幅黄绸垂落,“沙坡头”三个朱红大字在阳光下熠熠生辉。意犹未尽的我们还想再滑一次,几位妈妈含笑应允。 第二次滑下来后,我们走向沙漠天梯。说起这条天梯,当真称得上是沙坡头的奇迹。作为世界首座沙漠隧道电扶梯,它如一条银灰色的绸带镶嵌在沙脊间,160米的长度跨越72米的落差,每小时能承载6000人次上下,更难得的是全程免费。站在扶梯上缓缓攀升时,两侧的宣传海报诉说着沙坡头的变迁,指尖拂过微凉的扶栏,忽然懂得何为“人类智慧与自然奇观的共生”。 正看得入神,远处传来阵阵欢呼。原来是三妈妈和伍妈妈去挑战 “飞黄腾达” 黄河飞索了。这条号称 “天下黄河第一索” 的钢索,820 米的跨度如长虹卧波,54 米的落差藏着勇者的密码。看着她们化作两道轻盈的身影掠过河面,平均每秒 8 米的速度让风声都追不上裙摆的弧度,原本以为会胆怯的两位妈妈,落地时脸上竟漾着征服自我的骄傲。妈妈和许姨见状也跃跃欲试,而我们四个小伙伴只能望着钢索兴叹 —— 体重不足 70 斤的小家伙,还没资格解锁这项挑战呢。 从飞索区往高处走,王维雕像观景台赫然矗立在眼前。站在这里俯瞰四周,金黄沙漠与曲折河床交缠,滔滔黄河水裹挟着历史奔涌向前,远处贺兰山脉如黛色屏风,绿洲在夹缝中绽放生机,诗人笔下“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的意境忽然有了具象的模样。妈妈轻声讲述,公元 736 年王维奉旨慰问河西将士时途经此地,面对这般壮景挥笔写下《使至塞上》,那句千古绝唱从此成了沙坡头的精神注脚。我走近雕像,怀着崇敬仰望先生的眉眼,指尖轻轻触碰他手中的毛笔,仿佛能接住一丝穿越千年的文气。妈妈们举着相机奔走取景,想把这份诗与远方,永远定格在相册里。 此时已近正午,腹中空空的小伙伴们开始念叨起食物。我们循着香味找到景区里的肯德基,狼吞虎咽填饱肚子后,便马不停蹄赶往沙漠区。特意挑选的双层沙漠公交车成了移动的欢乐屋,典典拉着三妈妈的手叽叽喳喳,眼睛里的光比车窗外的阳光还要亮 —— 我们几个又何尝不是如此?沿途的沙漠公路如银灰色丝带,在金色沙海中蜿蜒伸展,车辙碾过的痕迹很快被风沙抚平,仿佛从未有人经过。 抵达沙漠区,我们直奔 “大漠飞天”—— 腾格里沙漠中的太空站。走进形如飞碟的观光舱,它像待命启航的航天器般缓缓攀升,55 米高空的视野豁然开朗:一望无垠的腾格里沙漠如金色海洋起伏,远处的星星酒店闪烁着金属光泽,“宁夏地图版” 丝路驼铃、沙漠之花等景观在沙海中勾勒出奇妙图案。从不同角度穿越 “蓝天与金色沙海” 的交界,才真正懂得何为 “天地辽阔”。 在太空站时就望见的驼队,此刻正优哉游哉地行走在沙脊上。从观光舱下来,我们终于等来了骑乘 “沙漠之舟” 的时刻。向导一声吆喝,骆驼便温顺地匍匐在地,连我们小孩子都能独自跨上驼峰。待所有人坐稳,它们抖抖身子缓缓站起,在向导的牵引下,六只骆驼排成整齐的队列向沙漠深处进发。随着驼步起伏,身体有节奏地轻轻晃动,脚掌踩出的深坑很快被流沙填满,只留下串串蹄印在风中渐淡。悠悠驼铃声里,恍惚间竟觉得自己成了古丝绸之路上的旅人,商队在茫茫沙海中坚定前行,虚幻与现实交织成一幅流动的画卷,让人神思缥缈。 对我这个汽车迷来说,沙漠冲浪是绝对不能错过的项目。一辆灰色的星际战车,我称它为大脚兽,不仅外形高大威猛,色彩炫酷,而且动力十足。那可是被誉为越野界 的“战斗机” ,六轮冲浪,在高大沙丘间肆意冲坡,失重感比过山车更添几分野性。车轮碾过沙脊时溅起金色浪涛,引擎轰鸣与我们的尖叫交织在一起,成了沙漠里最热烈的乐章。 行程的最后一站,是沙漠之花观光塔。这座绽放在沙海中的金属建筑,如同一朵永不凋零的奇葩,在夕阳下折射出温柔的光芒。我们依偎在塔下合影,身后是连绵起伏的沙丘,远处黄河如金带缠绕大地,“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的壮丽再次漫过心头。 乘公交车返回黄河区时,暮色已开始浸染天空。我们要体验的最后一个项目,是 “古代的漂流船”—— 羊皮筏子。我和妈妈、小团子母女共乘一筏,典典母子与小柠檬母女组成另一组。撑筏的“把式”大叔见我们好奇,便说起筏子的制作工艺:三岁左右的羊皮囫囵剥下,经水泡、晾晒、充气后,灌入盐、水、胡麻油扎紧四肢,再配以量身定制的木桨,便成了这黄河上的 “活化石”。他说这筏子轻便灵活,再险的礁石、再急的水流都能应对。筏子顺流而下时,大叔们放开喉咙唱起《宁夏川》,粗犷的 “花儿” 调在河面荡漾,竟比任何背景音乐都更治愈人心。 告别沙坡头时,夜色已铺满归途。车子载着我们驶向沙漠边缘的民宿 “如你所院”,尽管身体早已疲惫,心中的兴奋却像星子般闪烁 —— 这一天的沙坡头,既有速度与激情的碰撞,也有诗与远方的共鸣,更藏着勇气与成长的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