义县奉国寺

枕着山坡看云

<p class="ql-block">义县奉国寺始建于辽代开泰九年(1020),距今已有1005年历史。属于辽代木构建筑。</p><p class="ql-block">一进入山门,是第二山门,牌楼,天王殿,这些都是清代建筑。沿着甬路里走,进入高大庄严的大雄殿。这才是辽代建筑?大雄殿开间九间<span style="font-size:18px;">,深进五间全部都是梁柱木架构。每一开间有泥塑大佛一尊,共七尊大佛,</span>由东向西依次<span style="font-size:18px;">是迦叶佛、拘留孙佛、尸弃佛、毗婆尸佛、毗舍浮佛、拘那含牟尼佛、释迦牟尼佛。</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外面烈日炎炎,进入大雄殿特别清凉,全部木结构建筑,光线较暗。适应一段时间,看到七尊大佛,高大,庄严,肃穆,每尊大佛独占一开间,特别宏阔!东西山墙每面墙壁上各绘有五佛像,日久年深,壁画大都漫漶,看不太清楚了。正面墙上绘有十八罗汉,上个世纪八十年代义县重修,把十八罗汉壁画揭下来了,现存放在国宝展馆,和十八罗汉一同存放在展馆的还有三大匾额“大雄殿”、“法轮天地”、“慈润山河”。那三块大匾额高三米多,宽有一米五!颜体楷书敦厚朴拙,蓝底金字,现在都看不见了,只是三块大木板上还依稀可辨上面“大雄殿”等的字迹。</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2012年义县奉国寺纳入申请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预备名录。到现在也没有申遗成功。原因何在呢?</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我个人感觉有如下几点</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一是奉国寺原属于辽代建筑,据史料记载,当时辽代建筑的奉国寺寺院规模非常之大,到现在硕果仅存一座大雄殿,而且经过千年,历朝历代不断修缮,只有建筑结构木质梁架是辽代的。</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二是,奉国寺是集建筑美学,雕塑,壁画,彩绘艺术,匾额等综合艺术于一身的辽代建筑。现在,要欣赏壁画吗?壁画已经漫漶,有些只能看个轮廓。要欣赏匾额吗?那三块大匾额被义县人八十年代摘下来装在兜里了(放在国宝展馆里了),就好像一个美人,本来有很好的装饰,生生的拿下来装在兜里!现在能看的,有价值的,就剩下木建构的斗拱飞檐了!</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三是,义县人可能是很缺钱!或者是义县人很会赚钱!这话怎么说呢?在大雄殿后面,有一、两排仿古建筑,问当地一个卖雪糕的姑娘,说那是民宿,住一宿599元!想钱想赚钱!太多的经济利益驱动,往往就会适得其反!昨天,也就是2025年7月12日,宁夏西夏陵遗址成为我国第六十项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人家为啥能成功呢?首先一点就是人家西夏陵有个很大很大的规模!管理申报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官员,不是谁想申遗就让你申遗成功的!人家也得有个标准不是?</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四是,大雄殿内七大佛尘垢落了一身,灰头土脸,唯有眼睛仍然慈祥温润的看着过往摩拜的游客。那七尊大佛就好像刚刚装卸完水泥的装卸工,眼睛灼灼,目光温润慈悲。现在我才明白,魏晋时期的画家顾恺之画人物为啥最后点眼睛了,只有眼睛才有神韵!如此庄严的古刹如此庄严的古佛,缘何到今天身上还尘埃布满?我想那满身的尘埃大概也等了我1005年了罢(游览完大雄殿,在文创馆出口处有一块电子显示牌,显示“奉国寺已在这里等你1005年07月06日 分 秒”)?</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我们那天去奉国寺,进入山门后,第二山门,牌楼,都在维修施工,都没看到。直接就进入东面的国宝展馆,先看看义县人八十年代维修奉国寺摘下来的三块大匾额和揭下来的十八罗汉彩绘壁画!</span></p><p class="ql-block">义县奉国寺是1961年国务院首批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那么我想问,上个世纪八十年代维修,是谁申请经过哪一级行政部门审批同意就把那三块大扁额和那十八罗汉揭下来的?这就是作孽!那么庄严宏伟阔大的大雄殿,要是配上那三块大匾额还有那十八罗汉壁画,那感觉可就不是现在这个气派了!</p><p class="ql-block">义县奉国寺,历经千年,迄今依然雄浑庄严矗立在义县大凌河南岸。远的灾难咱就不说了,就是在近现代就躲过了两次大的浩劫——</p><p class="ql-block">一次是解放战争1948年9月,解放军攻城,炮弹砸塌芜顶,落在佛的手上没有爆炸,躲过一劫。后来维修时,在寺院内,以及水井里启出两三发炮弹,都没有爆炸!神奇不?</p><p class="ql-block">二次是文革期间红卫兵造反派来了一波又一波,工作人员反复劝说加上清华大学红卫兵写了一幅字“造反派也应当保护文物!”,奉国寺躲又过了一场浩劫!</p><p class="ql-block">有些东西,我们永远说不清。</p><p class="ql-block">义县城地处辽西走廊,东依闾山,南望渤海,大凌河横贯东西穿城而过,地理位置十分重要。历史比较悠久,文化底蕴也十分雄厚。</p><p class="ql-block">此次奉国寺一游,我就看那块奉国寺“千年大赋”写的有气势!有文采!拍片录于后,算作记。</p> <p class="ql-block">奉国寺大雄殿</p> <p class="ql-block">模拟辽代奉国寺原型</p> <p class="ql-block">奉国寺后进(第五间)倒座观音。记得梁启超还是梁思成曾经写过一副对联:问观音缘何倒座 叹世人不肯回头。</p> <p class="ql-block">奉国寺千年大赋!大气磅礴,酣畅淋漓,看出义县文化底蕴深厚!</p> <p class="ql-block">奉国寺出口的电子显示牌:奉国寺已在这里等你1005年07月06日</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