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崂山 我的第二故乡

行云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这里是青岛市崂山区沙子口镇流清河社区,也是我二十多年前所在部队的防区。山海、村庄、海湾、礁石、小船、海鸥,构成了这里的山海风貌。社区的人们每年几乎都做着同一件事,打鱼赶海喝茶聊天。打鱼是从每年的九月份开始,到5月份结束。这段时间人们最忙,他们每天早出晚归,或半月才归,有的去了外海,归期更长。一年中的其它时间是休渔期,因鱼在这段时间要产卵,不准下海捕鱼。不打鱼的时间有四个月,他们就在家里赶海喝茶聊天。个别的村民有块旱地,就种上几棵茶叶或桃子杏子,也不用管理它,成熟了就去采摘。他们对生活很知足,过得都很悠闲。无争、平淡、快乐就是他们所追求的。1989年我驻边守防在这里,2001年才离开,十多年的工作生活,我对这里十分熟悉和热爱,离开后也是我最想念的第二故乡。</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村前的海湾风平浪静,几艘渔船停在海湾里摇拽。阳光下,海鸥在海面上嘻戏打闹,也有的在渔船上排着队唱着歌,还有的立在船弦上睡觉打坐。它们排列整齐,间隔相同,像鸽子一样,记忆超强,与人亲密无间。打渔期只要它愿意,可每日与渔民们同乘一条船出海,在日落后又同乘一条船回来。人与自然的和谐,在这里真正得到了体现。</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潮水退去,礁石裸露,村里的老人和妇女们会成群结队地来到海湾,在礁石里寻找那些还没来得及随海水退去的海贝和鱼虾。每天潮来潮去,他们就这样悠闲地往返于家和海滩之间。这是他们工作和生活的一部分。有时,部队放假,我们也会参与到村民们的赶海队伍中。当然,我们更多是赶热闹,拿着小桶就算挖了一些蛤蜊、海贝,到上岸时,也会将挖来的海货都倒给鱼民。天长日久,我们与驻地的百姓都很熟,感情也很深,一些大爷大妈在街上遇见我们,都能叫出我们的小名。镇上有条马路还是部队修的,马路叫“鱼水路”。</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云雾满山飘,海水绕海礁,人都说咋岛儿小,远离大陆在前哨……。这是九十年代风靡军营的一首歌—战士的第二故乡。这次专程来到这里,站在这礁石上,看着云雾满山飘,海水绕海礁,听着轰轰的波涛击打礁石声,再眺望那海中的小岛,又一次感受到当年我们在这里巡防的情景。这首歌更是对海防军人生活的真实写照。</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2025年7月13日 修改</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