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2025年7月13日上午九点,南京中国科举博物馆“状元大讲堂”第108期邀请李德龙老师作《三千年文字基因:甲骨文的发现、构形和日常生活》讲座。</p><p class="ql-block"> 指导单位:南京市全民阅读促进会。</p><p class="ql-block"> 协办单位:秦淮区全民阅读促进会、秦淮区图书馆、秦淮区总工会、多闻书院(蒙学堂)、中华儿童文化艺术促进会、《智学帮成长学苑》家庭成长服务。</p><p class="ql-block"> 参加南京中国科举博物馆第108期讲座的主要嘉宾:秦淮区老干局文都书画院朱德其、韦立平、刘临锋、孙智胜、邹建生、赵志华、陈 骥、潘益民等。江苏省甲骨文学会暨金陵老年大学书法研究室有:祁朝标、姚远声、徐文举、黄莉民、陈林萍、李书龄、王德瑗及井永明、杨寿才等书画界同道们近百人聆听了一场精彩的甲骨文知识普及讲座。</p><p class="ql-block"> 李德龙老师今天的讲座十分精彩而又实用。为赓续传承古老而又充满活力中国甲骨文,他朴实无华地传授经验给书友同道们:要从每个甲骨文字的傍旁部首,入情入情地解析每种类型的代表性“范字”,旨在为传承甲骨文,帮助同道们着手要从甲骨文字的音、形、义三方面着手,专注对甲骨文字的识、读、写而循环往复。旨在点滴积累,培养兴趣而坚持,定能如愿增长这门学科基础知识!</p><p class="ql-block"> 徐文举撰稿</p><p class="ql-block"> 2025年7月13日</p> <p class="ql-block"> 一、甲骨文的發現及其名稱的由來。殷商甲骨文是迄今為止,我國發現的年代最早的成熟文字,距今已有3600多年的歷史,它是漢字的源頭,是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根脈。</p><p class="ql-block"> 1、甲骨文的發現</p><p class="ql-block"> 清代末年,河南安陽小屯村的村民在耕種時,經常在農田中挖出一塊塊的骨片,但村民們不知這東西有何用途,就隨手扔掉。後來有一位剃頭師傅無意中發現這種骨片磨成粉沫可以止血,才知道就是藥店裏賣的“龍骨”藥材。於是村民們就開始大量挖掘,然後賣給藥店賺錢。</p><p class="ql-block"> 清光緒二十五年即1899年秋天,時任皇家最髙學府的國子監祭酒王懿榮先生患了傷寒,家人去達仁堂藥店買藥回來,王懿榮在檢視藥材時,發現其中一味叫“龍骨”的藥材上刻有類似於金文字形的文字,心生好奇,便將幾塊“龍骨”拼接起來細看,頓時大驚。王懿榮是一位金石學家,對古文字十分敏感,以其深厚的學識,猜測這可能是一種比西周金文還要早的古文字。於是他立即派人到北京各大藥店,將所有刻字的“龍骨”全部買下,先後共得甲骨1500多片。這些所謂的“龍骨”,實際上就就商代用於占卜的龜甲和默骨,上面刻的文字就是商代文字。王懿榮這一偶然發現,竟使他成了發現並研究甲骨文字的第一人,並被後人譽為甲骨文之父。</p> <p class="ql-block"> 甲骨文分為殷商甲骨文和周原甲骨文兩種:</p><p class="ql-block"> 殷商甲骨文。主要出土地是河南安陽小屯村,該地是殷商都城遺址,故稱殷墟甲骨文。</p><p class="ql-block"> 周原甲骨文,主要出土地是陝西岐山鳳雛村,該地是周原遺址,故稱周原甲骨文。周原甲骨文發現較晚,數量也少,學界尚在研究中。</p><p class="ql-block"> 我們今天所講的主要是殷商甲骨文。</p><p class="ql-block"> 甲骨文的名稱,在甲骨文發現的初期並不統一。</p><p class="ql-block"> 因為文字是用刀契刻的,故稱契文,或稱契刻文字;</p><p class="ql-block"> 又因為文字是刻在龜甲或獸骨上的,又稱龜甲獸骨文字;</p><p class="ql-block"> 还因為文字出土於在河南安陽殷商都城,又稱殷墟文字;</p><p class="ql-block"> 因為此時文字的內容多為商代王室占卜的記錄,亦稱卜辭,或占卜文字。</p><p class="ql-block"> 直到1923年陸懋德發表《甲骨文的發現及其價值》一文,甲骨文才成為通用名稱,被學界普遍採用。2017年,甲骨文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世界記憶名錄》,其名稱的規範化和歷史的價值亦得到了國際社會的確認。</p> <p class="ql-block"> 二、甲骨文的构形分类:关于甲骨文構形分類是基於“六書”理論。六書包括:象形、指事、會意、形聲、假借、轉注。其中象形、指事、會意、形聲是古人的造字方法;假借、轉注是古人用字方法。</p><p class="ql-block"> 甲骨文構聲分類:</p><p class="ql-block"> (一)、象形:</p><p class="ql-block"> 象形是一種通過圖畫直接模擬或描繪實物形態來創造文字,其實就是早期象形簡筆畫。見插图例字:</p> <p class="ql-block"> (二)、指事</p><p class="ql-block"> 指事是指沒有具體形象,或不便用具體形象畫出來,通常在象形的基礎上添加指事符號來表達字義。見插图侧字:</p> <p class="ql-block"> (三)、會意:</p><p class="ql-block"> 會意是指用兩個或兩個以上的象形字組合在一起,通過字形結構來表達一個新的意義。見插图例字:</p> <p class="ql-block"> (四)、形聲:</p><p class="ql-block"> 形聲就是由形旁(表意)和聲旁(表音)組成一個字。見插图侧字:</p> <p class="ql-block"> 三、甲骨文常用字字形選解</p><p class="ql-block"> 甲骨文共有單字約4500多個,已釋字約1600字左右。這些字不僅涉及到政治、軍事、文化等方面,還涉及到天文、歷史、醫學以及社會生活的方方面面。</p><p class="ql-block"> 為了幫助大家識讀一些甲骨文字,李德龙老师選擇了部分與人、動物、植物、自然景象、古代軍事兵器等相關的甲骨文常用字分類給大家作簡要解讀。</p><p class="ql-block">(一)、與側面人體相關的字:</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