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7月13日青海三农简讯

青海三农简讯@建平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茶卡盐湖2025年游客量破百万:</b></p><p class="ql-block">7月12日,茶卡盐湖景区2025年游客量突破100万人次,较去年提前7天。景区为第100万名游客送上终身免费游览权益及特色礼品。近年景区通过智慧化建设、文旅融合(如NPC剧本杀)等提质升级。未来将以5A创建为核心,提升设施与服务,增强游客体验。</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青绣传承人陈玉秀的“破圈”之路:</b></p><p class="ql-block">青海省级非遗传承人陈玉秀放弃稳定工作,投身河湟刺绣创业。她历经市场困境,通过借鉴苗绣模式,采用“手工+机器”生产,以披肩打开市场,成立公司。此后,她通过与医院合作开发中药荷包、搭建“公司+农户”模式等,推动青绣市场化。同时,她注重传承,收藏大量老绣片和图案,公司也将传统技艺与现代艺术融合,带动众多绣娘就业,让青绣在市场中传承发展,成为宣传青海文化的窗口。</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黄南韵味亮相河湟文化大集:</b></p><p class="ql-block">7月12日,西宁市“西海2261·河湟文化大集”黄南州展区热闹非凡。七彩手链、黄南馍馍等特色产品受青睐,热贡唐卡以矿物颜料和精细工艺引赞叹。宣传展板展现黄南风光与文化,勾起游客向往。舞台上,《世间礼赞》《新寨欢歌》等表演展现黄南艺术魅力,暮色中余韵悠长,加深了人们对“神韵黄南”的向往。</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泽库羊”入选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b></p><p class="ql-block">7月,黄南州“泽库羊”入选2025年第一批“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名录。泽库县通过保种提质(建良种繁育场、培育核心群)、标准化生产(可追溯系统)、品牌培育(“泽优牧品”区域品牌)等举措发展产业,已有53.23万只泽库羊获有机认证。未来将以其为支点,推动农畜产品品牌建设,助力乡村振兴。</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青海劳务品牌达49个 助力就业振兴:</b></p><p class="ql-block">青海劳务品牌总数突破49个,基本实现“一县一品”,年均带动农牧民就业40万人次,占全省转移就业总量38.8%。通过完善培育机制、政策支持,培育出“青海拉面”“互助家政”等品牌,开展专项技能培训,搭建服务平台。这些品牌在促进就业、增收及乡村振兴中成效显著。</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七月门源——30万亩油菜花盛放:</b></p><p class="ql-block">7月11日,门源县30万亩油菜花进入盛花期,与青稞田相映成趣,吸引众多游客。花海不仅极具观赏价值,作为高原生态屏障,还在防风固沙、涵养水源等方面作用显著。</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青绣,连接过去与未来的传承之路:</b></p><p class="ql-block">青绣的发展需平衡传统与市场。陈玉秀的“马莲花”公司历程,体现青绣市场化探索。目前青海有300多名刺绣类非遗传承人、近500家经营场所,形成多元业态,助力农牧区妇女就业及乡村振兴等。但需警惕市场化中对非遗本身的破坏,以让其焕发持久光彩。</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