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悠游21_甘泉县雨岔峡谷

古井无波

雨岔峡谷位于陕西省延安市甘泉县,距西安有300公里。2020年前后,我在网上发现了这个藏在黄土高原中的自然奇观,顿时心生向往。吸引我的有两个方面:一是它与美国羚羊谷的相似性,为那些无法前往美国的人提供了一个替代选择;二是尽管云南也有类似的丹霞地貌景观,但无论规模还是精美程度都难以与雨岔峡谷相比。就像各地所谓的‘石林’景观,与昆明石林相比,在我看来都是徒有虚名。 我对陕北的雨岔峡谷和波浪谷一直心生向往,但一直不清楚它们之间的关系,以为是同一个景区的不同称呼。直到出发前,我才从西安的朋友那里得知,这两个景区分别位于不同的地方,相距约200多公里。雨岔大峡谷位于陕西省延安市甘泉县,而波浪谷则位于陕西省榆林市靖边县,属于不同的城市。因此,我于2023年7月31日按照由近及远的原则,首先游览了甘泉县的雨岔峡谷。 4A级景区雨岔大峡谷被誉为“世界活丹霞,中国梦之谷”。若想拍摄出梦幻般的彩色照片,必须在雨后进行,因为湿润的崖壁会显得色彩更加丰富。此外,还需在雨后天晴的中午12点左右,当阳光直射狭缝时,才能捕捉到绚丽多彩、视觉冲击力极强的光影效果。 我原本计划在午饭前到达,但没想到昨晚和路上的阵雨导致峡谷被淹,景区关闭。我白跑高速赶过去,却只能在景区外等待。虽然不至于非常失望,但担心下午水退得太晚,山谷里已经没有阳光,进也不是,不进也不是。当天不进入景区,等一晚上明天再游也无所谓,毕竟车上有吃的和住的地方,只是心里怎么平静得下来呢。 总算,景区在午饭后的1点过,发善恩开放了,虽觉时间晚了点,却也巴不得能赶上阳光直射的尾巴。后在沟里,也确实天赐机会,有光线照入,但时间就是一瞬间,手机拍过两张,等抬起相机时,那几束光柱早就无影无踪。 “雨岔峡谷”的正式名称为“甘泉大峡谷”,位于陕西省延安市甘泉县下寺湾镇雨岔沟,为红砂岩地质,历经千百万年的风沙切割和流水溶蚀、冲刷而成,在陕北黄土高原大体量呈群落分布,国内罕见,有“黄土高原自然地缝奇观”之美称。 甘泉大峡谷由120条大小不一的峡谷组成,水、阳光与青苔交织,光影变幻,色彩斑斓,每条峡谷都宛如一幅美丽的画卷。由于红砂岩在不同季节含水量不同,对光的吸收和折射率也各异,因此甘泉大峡谷在一年四季中会随着光影变化展现出不同的色彩。 雨岔大峡谷向来访游客展示的就是经过数万年由风、水和时间雕琢而成的奇特地貌。峡壁凹凸有致,线条优美流畅,一切都显得那么淳朴、和谐、自然,都说这里完全可以媲美美国亚利桑那州的羚羊谷。 <p class="ql-block">  有人称雨岔大峡谷是“水之吻、风之痕”的结晶。那些似被雕刻过的石壁会让人联想到,尽管水无形,但流经之处总会留下痕迹;风无影,但拂过之地总能雕出斑斓。</p> 雨岔大峡谷位于下寺湾镇雨岔村周边十几公里范围内,是当地几条峡谷的总称,当地人称之为沟。目前开放给游客参观的主要有桦树沟、牡丹沟、一线天、龙巴沟、花豹沟和凤凰沟等。一进入这些峡谷,我就被其线条与色彩的奇妙变化深深吸引,仿佛从沟头到沟尾到处都有独特的魅力。 事后回想,我可能只游览了桦树沟,因为感觉那是一条直通到底的山谷。当然,也不能完全排除我经过了其他同方向的山谷。在租借了景区规定的高筒雨鞋并换好之后,按照规定从入口进入,不久就看到了‘桦树沟’的指示牌,之后再没有其他的景点指示牌。人流一直向前,没有看到分岔路口,也没有回头,大约走了近1公里,从出口离开景区,离开前,当然得归还雨鞋,然后乘坐摆渡车回到游客中心。 当我们进入山谷时,许多路段仍有积水。虽然我们只走了一条山谷,但听说桦树沟是五个山谷中最美的。雨岔地貌最精彩的照片大多来自这里。雨岔峡谷的美景,我的拙笔文字,更无文采加以描绘。不过,网上有很多优美的文章介绍它。我只能与大家分享拍摄的照片。 总之,雨岔峡谷有时显得宽敞,有时又显得狭窄,最窄处仅有20厘米。如果没有直射的阳光,缺少峡壁上凹凸有致的曲线和多彩的苔藓,以及箐沟顶上横生直长的绿色枝叶,这条沟的五彩斑斓神奇梦幻景象便会大打折扣。 说一点,对我这个在云南大山中看惯了深山峡谷的人来说,雨岔这些大约几亿万年前,因陕北发生过强烈的地震,使其一座黄土大山分开一条大裂缝,又经过几百年雨水冲刷,风沙洗礼,慢慢地形成了这样一个娇艳百媚的地貌。称其为峡谷已属夸张,再加“大”字形容,更是无以复加的自夸。峡谷是指两座山脉之间的狭长而深的河谷。它通常由河流在长时间的侵蚀作用下形成,形状狭长,两侧山峰陡峭,景色壮观的地貌。 最后,我也夹带了没走到,网上搜来的爱情谷在景区导览图上的一张典型图片。下篇将和朋友分享陕西省榆林市靖边县波浪谷的美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