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欧四国+波罗的海三国旅行日记6.28立陶宛

YXm

<p class="ql-block">"波罗的海三国"是指位于欧洲波罗的海东岸的立陶宛、拉脱维亚和爱沙尼亚三个小国家。这三个国家都曾是前苏联的加盟共和国,随着苏联的解体,它们获得了独立。值得一提的是,立陶宛是前苏联中第一个宣布独立的加盟共和国,其独立行为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苏联的解体。</p><p class="ql-block">波罗的海三国不仅历史底蕴深厚,文化繁荣,还拥有着被联合国《世界遗产》名录所收录的古城,这使得它们成为了欧洲旅游路线中不可或缺之选。</p><p class="ql-block">这次北欧四国行程虽然没有冰岛(有些遗憾),但加上了波罗的海三国(这也是我一直想看的)弥补了遗憾。使我看了跟北欧四国不一样的风景、文化。</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立陶宛首都维尔纽斯总统府</p> <p class="ql-block">这座建筑,旧时被称为"主教宫",自14世纪初建以来,历经多次重建与修缮,最终在1997年定型为现今的立陶宛总统官邸。</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维尔纽斯大学</p><p class="ql-block">维尔纽斯大学( Vilniaus Universitetas )成立于1579年。是波罗的海三国中最早的大学,也是东欧最古老的高等学府之一。</p> <p class="ql-block">学校规模很大,有14个不同风格的庭院,它的建筑和内饰非常精美,集哥特、巴洛克 、文艺复兴和古典风格于一身(我们只是外观)。</p><p class="ql-block">大学的圣约翰教堂,位于校园内,巴洛克式,始建于1387年。钟楼高68米,为全城最高。</p> <p class="ql-block">学校的正门?</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教堂广场</p> <p class="ql-block">坐落于老城的市中心,由一座教堂(维尔纽斯大教堂)和一座钟楼组成。</p><p class="ql-block">这座广场不仅是维尔纽斯历史的见证者,更是城市文化的中心。</p> <p class="ql-block">维尔纽斯大教堂是立陶宛天主教的圣地,教堂整体造型简洁,典型希腊式建筑<span style="font-size:18px;">(立陶宛大公曾庄严加冕)。</span>尽管历经苏联统治时期的劫难(<span style="font-size:18px;">这座教堂不幸被改作仓库)</span>依旧保留了其历史价值。</p> <p class="ql-block">钟楼正点时有钟声, 可以入内参观。</p> <p class="ql-block">钟楼只有下半部分保持原貌,上半部分是重新修复的。</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立陶宛大公博物馆</p><p class="ql-block">紧邻维尔纽斯大教堂,是不可错过的历史遗迹立陶宛大公宫,这座宫殿曾作为立陶宛大公爵的府邸,见证了无数历史时刻。</p> <p class="ql-block">立陶宛大公宫的建造历史可追溯至15世纪,如今,这里已经成为一座立陶宛大公博物馆 向公众敞开大门,供游客们前来参观。</p> <p class="ql-block">在1801年,这座宫殿不幸被拆毁。如今,所见到的大公宫是在2002年于原始地基之上精心复建的。</p> <p class="ql-block">立陶宛大公博物馆通过展示立陶宛大公国的历史,强调了与波兰的深厚渊源,揭示了两国曾经密切的联系。在15世纪时,立陶宛大公国曾一度成为欧洲版图最辽阔的国家。与波兰的深厚渊源使得两国曾紧密相连,甚至结成了联邦,期间还有几任立陶宛大公是由波兰国王兼任的。</p> <p class="ql-block">如今,博物馆中陈列的大公宝座,仿佛在诉说着那段辉煌的历史。</p> <p class="ql-block">几乎每个房间的墙角都有这样的壁炉</p> <p class="ql-block">大公博物馆门前广场,<span style="font-size:18px;">伫立着</span>格季米纳斯的<span style="font-size:18px;">雕像,</span>这位13世纪后期至14世纪初期的立陶宛大公,正是他在这片土地上筑起了城市,并在此定都,为这片土地留下了深厚的历史印记。</p> <p class="ql-block">顺着一条小径,攀爬了一段台阶,来到了这座小山丘上。</p> <p class="ql-block">小山丘之巅,一座八角形的塔楼静静矗立,这就是著名的格季米纳斯塔楼。传说在14世纪初立陶宛大公格季米纳斯(其雕像矗立在大公宫门前)在狩猎期间曾在此小山过夜 ,夜梦中他听到铁狼的嚎叫,认为这是吉祥的预兆,于是他决定在山上建造一座城堡,以示庆贺。</p> <p class="ql-block">山顶正是俯瞰维尔纽斯旧城风光的绝佳位置</p> <p class="ql-block">老城风景</p> <p class="ql-block">维尔纽斯城被誉为"教堂之城",因为这里矗立着众多精美的教堂。</p> <p class="ql-block">在山顶的另一边,看到的是维尔纽斯新城的模样。</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考纳斯</p><p class="ql-block">立陶宛第二大城市,有着"白天鹅"之称的考纳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当了20年的立陶宛首都。</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考纳斯大教堂</p><p class="ql-block">考纳斯大教堂,重建时体现了巴洛克式风格,但保留了15世纪哥特式的大窗。</p> <p class="ql-block">进入教堂参观,正遇上一对新人举行婚礼。</p> <p class="ql-block">迈罗尼斯雕像:迈罗尼斯是一位牧师和画家,曾被前苏联视为激进分子。</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考纳斯市政厅广场</p> <p class="ql-block">市政厅广场正在修缮</p> <p class="ql-block">这里建筑属于晚期巴洛克式风格,并带有早期古典主义和哥特式建筑风格。</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圣米迦勒大天使教堂</p> <p class="ql-block">圣米迦勒大天使教堂,是建于1893年的蓝色的新拜占庭式教堂。</p> <p class="ql-block">教堂内部</p> <p class="ql-block">教堂穹顶 — 垂下的三面旗帜(红、绿、黄)是立陶宛国旗的颜色。</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维陶塔斯大教堂</p> <p class="ql-block">"教堂之城"的教堂不胜枚举</p> <p class="ql-block">若要一一尽述,恐怕本文难以收尾。</p> <p class="ql-block">维陶塔斯大桥横跨涅曼河上</p> <p class="ql-block">涅曼河很有意思,同一河道两股水流,一股往下流,一股往上流。录此视频为证。</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圣十字架山</p><p class="ql-block">位于立陶宛北部城市希奥利艾,是世界文化历史遗产。</p> <p class="ql-block">关于十字架山的真实起源,历史学家们普遍认为,这源于1831年11月立陶宛人反抗俄罗斯统治的起义。第一批十字架是在1831年立陶宛人反俄起义后,被放置在一个前军事掩体的地方,很多家庭无法找到起义者的遗体,大家就在这个地方放置象征性的十字架作为怀念。</p> <p class="ql-block">这个小山丘上的十字架大小不一,材质各异,样式繁多,密密麻麻就像十字架森林。</p> <p class="ql-block">目前这里的十字架已经超过了60万个,而且数量还在不断的增加。为什么源源不断有那么多人,到这里来摆放十字架呢?</p> <p class="ql-block">苏联占领时期(1944-1990年)</p><p class="ql-block">十字架山成为非暴力抵抗运动的标志物,民众持续放置十字架,是对抗宗教压制与政治同化政策。</p> <p class="ql-block">以前对立陶宛<span style="font-size:18px;">是怎样的国家不了解,最近这段时间立陶宛各种蹦跶,</span>感觉立陶宛是个“不可思议”的国家。</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一天时间匆匆游览了立陶宛,站在立陶宛的土地上,亲身感受他们的社会,了解他们的历史,</span>应该知道原因了。</p><p class="ql-block">历史上立陶宛一度是一个大国,在14世纪,立陶宛的领土面积接近100万平方公里,包括现在立陶宛、白俄罗斯、乌克兰、波兰和俄罗斯的一部分,是当时欧洲最大的国家。</p><p class="ql-block">而现在的立陶宛,只有6.53万平方公里。缩水实在是太严重了,心里老不平衡了,不弄出点动静才怪!</p> <p class="ql-block">在大公博物馆门前,几个跑步的市民,看到我在拍他们,表现的相当友好…</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