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丹艺术中心——罗丹雕塑展

惠风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上海罗丹艺术中心正在展出罗丹106件雕塑作品真迹,能亲眼目睹这些大作,实属是幸运。罗丹是世界知名顶尖雕塑大师,是众所周知的,但是他的作品真迹就难得一见了,除非去法国巴黎。</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上海罗丹艺术中心的创始者,是一位旅法华侨吴静女士。她通过8年努力,将法国罗丹博物馆106件罗丹雕塑作品真迹引入中国,成为上海罗丹艺术中心馆藏,也是法国罗丹博物馆全球唯一官方授权分馆。这是非常了不起的。她为中法文化艺术交流,为填补中国雕塑博物馆的空白,做出了很大贡献。</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吴静因其杰出的艺术贡献和推动中法文化交流的努力,于2021年被法国卢浮宫写入名人墙,成为200多年来唯一一位在此留下名字的亚洲人。</p> <p class="ql-block">吴静女士</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雕塑展览强调自然光与雕塑的互动,罗丹艺术中心选址在上海世博文化公园,原法国馆,改造后获法国罗丹博物馆馆长赞誉:“达到世界一流博物馆水准”。‌‌</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罗丹1840年生于巴黎,14岁进艺术学校学习绘画,三次报考巴黎美术学院均被拒。</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后师从卡里耶-贝勒斯,贝勒斯是19世纪著名装饰雕塑家,其工作室培养了多位艺术家。罗丹曾在其指导下学习雕塑技巧,并参与卢浮宫修复项目。‌‌</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1875年赴意大利研究文艺复兴艺术,受米开朗基罗启发创作《青铜时代》,因写实风格引发争议。</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1880年起耗时37年创作未完成巨作《地狱之门》,包含186个动态人物。</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罗丹住所</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在罗丹照片前留影</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思想者》‌:罗丹的标志性雕塑作品,展现人类对生命的思考。</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青铜时代》‌:通过人体雕塑传递生命律动与情感。</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夏娃》《巴尔扎克》《加莱义民》‌:均为法国罗丹博物馆的国宝级藏品,代表不同艺术主题。 ‌</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这次展出的《思想者》是罗丹最初创作的石膏像(高68厘米),是法国罗丹博物馆的镇馆之宝,这次来中国是法国总统马克龙签批允许,可见其珍贵。</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思想者》最吸引人的地方,莫过于它细腻的肌肉刻画。每一块肌肉都充满张力,沉思下有一股内在的力量在涌动,有待爆发。思考是人类最强大的武器。</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青铜时代》以青年男性人体为主题,通过精准的解剖结构和自然的体态展现,象征人类文明的初始阶段,被誉为现实主义雕塑的里程碑。 ‌‌由于雕塑过于逼真,部分观众以为是真人灌注,罗丹通过提供模特照片和创作过程说明才得以澄清。 ‌</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夏娃》是罗丹代表性作品之一,由于模特丽萨在创作过程中怀孕,罗丹暂停了雕塑。其保留了粗糙痕迹,作品更具真实性,使生命有一种原始的力量。罗丹认为完全的光滑会杀死生命。</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巴尔扎克雕像,当时这件作品备受质疑,委托方拒绝接收,觉得丑陋无比。罗丹认为,现代雕塑不是摄影,艺术家工作不仅要靠手,更要靠大脑,一方面坚信,“《巴尔扎克像》是我一生创作的顶峰,是我全部生命奋斗的成果,我的美学理想的集中体现”,“假如真理应该灭绝,那么后代就会把我的《巴尔扎克像》毁成碎块,若是真理不该死亡,那么我向你们预言:我的雕像终将立于不败之地。”</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罗丹在创作巴尔扎克雕塑</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巴尔扎克青铜像</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罗丹青铜作品</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吻》是罗丹代表作之一,原为《地狱之门》群雕中的局部浮雕,因情感表达与整体氛围冲突被独立呈现。‌‌‌‌这件作品为大理石。</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费纳耶夫人半身像,这位夫人看了罗丹的雕塑作品后,断言罗丹一定会成为名家大师,从此和丈夫大量收藏罗丹的作品,也是第一位认为罗丹会成名的人,罗丹为其雕像。</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加莱义民》是罗丹的代表作之一,创作于1884-1889年,旨在纪念14世纪英法百年战争期间加莱城六位自愿赴死的贵族英雄。该作品通过细腻的雕塑语言展现了人性与历史事件的张力,成为西方雕塑史上的里程碑。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地狱之门原始青铜初稿</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罗丹最经典的句子</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真正的艺术家总是孤独的,因为他们追求的是真理。</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艺术的真谛在于表现生命的力量和情感。</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艺术就像天空,无法量度。</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艺术家不是追求完美,而是创造出一种感觉。</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