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最近,独角兽借壳上市的浪潮似乎又掀起了一波热潮。智元机器人展台前人头攒动,不少业内人士前来参观、交流,现场气氛热烈。作为机器人领域的一匹黑马,智元机器人正以一种全新的姿态,悄然布局资本市场。</p> <p class="ql-block">2025年7月8日,上纬新材(688585)发布公告,宣布其股权将被智元机器人创始人团队新设的SPV——智元恒岳、致远新创合伙收购。这次交易并非通过智元机器人主体完成,而是通过一个特别设立的收购平台。根据协议,买壳方将合计持有上市公司66.99%的股份,其中29.99%通过协议转让完成,交易金额约为9.4亿元。此外,智元恒岳还计划以每股7.78元的价格,向除自身外的全体股东发起部分要约,目标再收购37.00%的股份,作价约11亿元。整个交易结构设计巧妙,智元机器人通过全资子公司智元盈丰认购了49.5%的股份。</p> <p class="ql-block">从股权结构图来看,这并非一次简单的股权收购,而是一次精心策划的资本运作。智元恒岳背后,是智元机器人及其关联方的深度参与。整个交易链条清晰,层层嵌套,展现了资本运作的复杂性与艺术性。君为资本作为幕后推手,也在此次交易中扮演了重要角色。</p> <p class="ql-block">目前,智元机器人的估值已经逼近150亿元,其创始人邓泰华曾担任华为公司副总裁、无线产品线总裁、计算产品线总裁,具备深厚的科技背景与管理经验。未来,智元机器人有望通过换股或重大资产重组的方式,将自身业务注入上市公司,实现业务整合与股东退出的双重目标。此次交易还附带了对赌条款,第一期支付7.8亿元至共管账户,待上市公司2024年业绩承诺完成后,再支付剩余7800多万元。若业绩未达标,收购款可抵销。值得注意的是,上纬新材并非空壳公司,2024年其营收达14亿元,净利润8800万元,公告前市值为31亿元。公司专注于高性能新材料的研发与生产,核心业务涵盖环保耐腐蚀材料、风电材料、新型复合材料及循环经济材料四大领域。</p> <p class="ql-block">从市场趋势来看,并购市场正呈现出加速整合的态势。净利润在3000万元以上的项目成交速度明显加快,尤其是国资主导的上市公司卖壳与并购活动更为活跃。对于具备核心技术或高利润的企业而言,估值空间依然广阔。同时,上市公司战略投资的机会也在增加,关键在于能否找到真正优质的项目。并购基金也开始尝试新的打法,市场整体活跃度提升,寻找优质标的成为当务之急。</p> <p class="ql-block">在具体案例中,我们可以看到一些颇具代表性的项目。例如,一家车载数字麦克风与音视频系统企业,客户覆盖问界、奇瑞、吉利等知名车企,预计2025年营收可达3亿元,净利润4000万元;另一家应急救援产品与消防指挥系统解决方案提供商,2024年收入1.26亿元,净利润1400万元,预计2025年净利润可达2500万元;还有一家预制菜供应链企业,为连锁餐饮提供调味包和汤品解决方案,2025年预计营收4亿元,净利润4000万元;此外,一家PCBA业务企业,对标深圳嘉比创,2024年营收约2亿元,净利润超2000万元。这些项目不仅具备成长性,也具备较强的行业壁垒,成为并购市场中的“香饽饽”。</p> <p class="ql-block">面对当前活跃的并购市场,业内也提出了几点建议:一是加强关键项目的交流,聚焦核心需求;二是建立线上线下联动机制,实现资源共享;三是优质项目往往深藏于产业生态之中,需深入挖掘;四是重视交易型与孵化型机会,提前布局;五是建立双周例会机制,实行实名制、备案制、登记制;六是定期举办并购重组大论坛与小论坛,促进行业交流与合作。</p> <p class="ql-block">从最新案例来看,市场并购节奏明显加快。除了智元机器人借壳上纬新材外,蓝黛科技、海光信息等企业也纷纷传出并购动态,国资拟全面要约收购申科股份等案例也引发关注。此外,吴世春通过法拍竞得ST路通7.44%的股份,成为公司新任第一大股东,上市公司董事变更也引发市场热议。这些案例不仅反映了当前资本市场的活跃度,也预示着新一轮并购重组浪潮正在到来。</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