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清真大寺探秘

枫林晚

<p class="ql-block">网络昵称:枫林晚</p><p class="ql-block">美篇号码:37569866</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i>西安清真大寺探秘</i></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i>李敏孝</i></b></p> <p class="ql-block">从清真大寺所在的化觉巷旁路过了无数次,却一直未进过清真寺,总以为这是民族宗教场所,外人不能入内。今年从网上查阅,这里是卖票的景区,自然是可以进入的,才特地来拜访。只记得大致位置在鼓楼后或广济街,其实正处于二者之间,沿狭窄而繁华的化觉巷走,满街都是做生意的店铺,房屋也低矮拥挤,人流穿梭不停。到达小巷拐弯处,即至门前,大门低小,其貌不扬,进去才豁然开朗,另有天地。</p> <p class="ql-block">“化觉”大约蕴含着感化觉悟的寓意。大寺坐西向东,以满足穆斯林朝向麦加礼拜的需求。‌‌沿中轴线向西望去,给人以纵深感。最前面是一座四柱三开间的木牌楼,木柱支撑,上层无数斗拱叠加,形成一个屋顶,斗拱既承重又有装饰效果。琉璃瓦苫顶,中门顶如蝙蝠展开翅膀,两旁如幼雏,遮挡在他翅膀下。回头看则是一个高大的雕花影壁,如今和左右相连,成了围墙的一部分。</p> <p class="ql-block">景区的门则是在原来北边的东墙角,开了个小口子。牌楼后是三明两暗的五间楼,这才是原来真正的大门。正中悬挂着竖写的“清真寺”的金字牌匾。重檐琉璃瓦,大门显得很开朗。背后是灰白色的石牌坊,飞檐雕刻精美,中间门楣上雕刻着“天鉴在兹”,即要把心交给老天鉴别。两侧中门楣上镌刻着“虔诚省礼”和“钦翼昭事”,体现了伊斯兰教信仰中的虔诚与敬畏。</p> <p class="ql-block">往后一个三间过厅,大门上方悬挂看董其昌书写的牌匾:勅赐礼拜寺。油漆早已剥落,只可看出个大致轮廓。透过大厅的门洞,已隐约看到了后边的省心亭。这是一座三层木构楼亭,八角形琉璃瓦攒顶。楼虽已倾斜,绿色琉璃瓦依然熠熠闪光,与周围的树木色彩协调搭配。明代严嵩题写的“省心楼”三字,清晰可见,意思是“审视内心”。建筑的三层重檐还暗合“三思而行”的哲理,青瓦蓝天也象征澄明的心境。这是寺中的致高点,宣礼官曾在此召唤穆斯林来寺礼拜。这座楼大约是提醒人们,达到反省与自律的一种状态,大约与忏悔差不多。</p> <p class="ql-block">一堵影壁墙把前后院隔开,又由雕花三连门贯通,隔而未隔,界而未界,给人以天外有天之感。后建六角形的“一真”亭,为兵部尚书铁铭题写,也是琉璃瓦攒顶结构。“一真”是指“真主独一”,万物本质都归于安拉的绝对真实。亭子的藻井成为一绝,不是彩绘而是木垂花结构,是一幅立体的画,木头的造型颂歌。十二股木条从中心辐射出去,垂下十二朵莲花,建十二组斗拱,与六根柱子巧妙结合,无数个大小不同的正六边形,错位套在一起,大致像竹工编的筛子。建筑藻井的层叠斗拱如同时光年轮,每一道彩绘的斑驳,都在诉说着天人合一的古老智慧。层层斗拱像花朵一样向中心收拢,木雕莲花嵌在青绿彩绘间,像悬空的花灯,对称的几何设计既有力学美感又充满吉祥寓意。</p> <p class="ql-block">亭的背面,是田中玉所题“包罗宇庙”四字,似乎一切自然或社会现象都被囊括其中。‌‌令我想起歌里的唱词:看似一幅画,听像一首歌,人生境界真善美这里已包括。一座独立的石牌坊架在大道上,顶部火焰纹和圆形柱饰,是典型的伊斯兰几何风格,花纹繁复,融合了当地传统纹样,是伊斯兰文化的本土化融合。</p> <p class="ql-block">牌坊后面是主建筑,大约相当于“大雄宝殿”。七开间大殿显得很宽阔,孔雀蓝色琉璃瓦硬山顶,朱红立柱,檐前每间门上一块大匾,旁边六块都为中文,正中为阿拉伯文,整体设计“满而不溢”,金色与深色的对比,也暗含“黑暗中的光明”意象。大堂前一个石铺小广场,可供集会所用。整个寺院建筑,以明代风格为主,有五进院落,融合中国传统建筑与伊斯兰文化。</p> <p class="ql-block">大殿除做礼拜的人之外,其他人不得入内,看守灵活变通,让我们走近大殿门口看。檐下有一牌匾,字迹隐约可辨:临下有赫。是《诗经》中的句子,大意为:洞察人间,慧眼明亮。用在这里,应是对真主的赞美之辞。殿里面除了铺满地毯,空空无也。却有文化碰撞的趣味,朱红木柱上雕着伊斯兰几何纹,却用中式榫卯结构;黑色牌匾写的是阿拉伯文《古兰经》训导,形制却是中国祠堂样式。波斯地毯、佛教“卍”字纹、道家楹联。</p> <p class="ql-block">大堂尽头是一个像木雕神龛一样的东西,伊斯兰文化中通常叫“米哈拉布”,拱形壁龛配上几何纹和阿拉伯书法,既神圣又充满艺术感。里边从不放偶像或供品,纯粹是引导礼拜方向的艺术象征。伊玛目(领拜人)会站在这里带领大家祷告。这里不崇拜偶像,可是来礼拜寺又来拜什么?不可而知,仍是个谜团。</p> <p class="ql-block">走进清真寺,却看不到洋葱头式的教堂穹顶,也看不到新月标志,全是中国式的寺庙样式,从形式上已把宗教本土化,内容上也在不断与本土文化融合。伊斯兰教有排他性,如外人不能进礼拜堂,天主教、基督教则有兼容性,人们都可进到教堂里做礼拜。这种差异性或许会逐渐缩小,以适应人们的崇拜心理。青绿色的大殿,以蔚蓝的天幕为背景,显得恬静、协调、优美,既庄严又有生机,仿佛信仰与生命的交融。大殿里藏着不为人知的无尽密秘。</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right;">2025年7月13日下午</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