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的缺席者——海昏侯遗址记游

Mr.Zhou

<h3>  今天去参观南昌海昏侯遗址博物馆。 <br>  海昏侯刘贺是汉武帝刘彻的嫡孙,登基27天,因为被指控国政懈怠,错误频出,而且极度荒淫,大臣霍光将其废黜,后封为海昏侯(公元前63 年),就国豫章郡海昏县,食邑四千户。海昏侯国自此而立。后因刘贺不当言论,被削三千户。刘贺一脉,兴城建都,营造墓园,经营海昏百余年,子孙生息繁衍,延续至东汉末年。</h3> <h3> 晨起,洗漱,收拾行囊,早餐,然后去赶公交。人感觉疲倦、昏昏欲睡,懵里懵懂,仿佛还转悠在昨夜的梦里。<br>  坐上666路大巴去遗址(塘子河——海昏侯国遗址公园)。 此时,天空湛蓝,白云悠游,阳光火辣辣地扑进玻璃窗,车内就燥热了起来。大家都是去看遗址的游客,都想了解墓葬的情况,又都一知半解,七嘴八舌地议论不休。司机插了一句:“这墓保存完整,没有被盗过,里面的金子有一百多斤呢。”于是,我迫不及待地要一睹究竟。 <br>  大巴驰过一座高高的桥, 桥下就是流过滕王阁的那条赣江。透过车窗,望见江渚上芳草萋萋,绿意蓬勃。江水浩浩汤汤,阅尽人间春秋,带走众生的贫贱,也带走帝王的富贵,只留下刘贺在幕穴深处,独自品咂海昏侯的生死浮沉。</h3> <h3>  9:10到达遗址外面的广场。广场上矗立着巨型雕塑“西汉遗韵”,其创意来自遗址出土的龙形玉饰件,形成一道“门”的意象,蕴含“以史为镜”之意。六匹骏马驾驭的龙辇如同穿越历史之门,从遥远的古代疾驰而来,但銮驾上空空如也不见刘贺的身影,暗喻了他在历史上的缺席。</h3> <h3> 海昏侯墓的陪葬品种类繁多,有大量金器,玉器,陶器,青铜器,竹简残片,不少竹简上面的字迹清晰可辨。有各种当时的生活用具。墓葬出土的铁制五铢钱币,据说有300余万枚,重达10 余吨。还有陪葬的车马模型。这与汉代“厚葬”的丧葬礼制有关,其背后的支撑理念是“事死如生、视亡如存”。墓葬是死者生前家族与社会地位的缩影,是生者对死者的祭悼规范,是社会信仰与意识形态的重要组成部分。据说这些在《后汉书》里都有记载。 <br> 上午的参观时间是(9:27-11:05)。参观完博物馆展品,接着去海昏侯野外墓地遗址,遗址在一片绿植繁茂的旷野上。我们在这儿逗留时间很短。<br> 11:30坐车返回住宿酒店。与搭档一起预定了明天(22号)去萍乡要住的旅馆。至此,南昌市内二日游结束(5.20-5.21)。 <br>  2025.5.21 原始笔记/2025.7.13整理(增删、调整、配照片)</h3> <h3> 西汉时期青铜器的铸造技术已臻成熟,工艺精湛,图案繁复而精美。因此,墓葬里出土的青铜器就格外多。姑且列举几例,以供读者管窥。<br> 青铜博山炉。它是一种焚香器,因其造型像传说中的海上仙山“博山”而名,飞禽走兽出没于山峦叠嶂之间,中有小孔,可使烟气慢慢散发,形成云气缭绕的景象,如同仙境,它是汉代神仙信仰的反映。</h3> <h3> 瑞形青铜镇。它分内外两层,里层博山造型,山峰耸立;外层为三只瑞兽,首尾相接,形态憨萌,环绕博山,极具匠心,是汉代青铜镇的极品。此作何用?汉代人席地而坐,青铜镇主要用于镇压席的四角,防止席子卷起或移动。这是今天的人们不太容易理解的。</h3> <h3> 青铜染炉。它是炊器与盛食器的复合之器,上为耳杯盛食物,中间镂空,炉身置碳,下面的浅盘接灰;碳火温热耳杯中的调料,将肉食染味后食用。染炉符合汉代人分餐之制,宴饮时一人一套,随吃随“染”。这可能是中国历史上“分餐制”的最早起源。</h3> <h3> 青铜动物玩具。这是刘充国墓出土。造型有虎、骆驼、野猪、大角羊。这组玩具让观者得以想象2000年前汉代时期人们的生活情趣。油然而生亲切感。</h3> <h3> 青铜𬭚(chun,读音同“纯”)于、青铜铙、钟。这是首次发现的。</h3> <h3> 刻有铭文的青铜器,比较珍贵,有两件。<br> 一件是“昌邑籍田”青铜豆形灯,上有盘,中有柱,下有有底座,部分灯盘有支钉,用来插蜡烛,是室内照明的器具。</h3> <h3> 另一件是“昌邑籍田”青铜器鼎。鼎是古代重要礼器,夏商周秦汉延续两千多年,被视为传国重器,也是贵族王侯等级、身份和权力象征。下面这个鼎,上面刻有铭文“昌邑籍田铜鼎,容十斗,重卌八斤”(四十八斤),是刘贺父子任昌邑王时使用的礼器。(卌,xi,第四声,音同“戏”)。</h3> <h3> 纯铜的器具主要有两件。<br> 其一是蟠螭纹铜缶。多见于春秋晚期至战国中早期。刘贺墓葬里这件铜缶,纹饰、器形都具有战国青铜器典型特征。<br></h3> <h3> 其二是海昏侯铜印。“海”是“海昏”的缩写。该印体形硕大,尺寸远大于汉代方寸之印,这是刘贺权力的符号。</h3> <h3> 玉器有几样,很抓眼球。<br> 其一是龟纽“大刘记印”,出土于刘贺墓主椁室,为墓主人私印,方形印身,龟纽,是典型汉印形制。背面(阴面)刻“大刘记印”四字。照片中间那个圆形的,隔着玻璃,需要透过外面设置的一个小镜子才能看清印文。</h3> <h3> 其二是刘贺的玉印。</h3> <h3> 其三是玉组佩,它是一套,由多件玉器穿系而成的玉佩饰,体现主人的社会地位和象征其身份的饰品。</h3> <h3> 还有一件玉器很有趣,叫“东周谷纹玉勒”,它是用来塞肛门的。第一次听说。</h3> <h3> 墓葬出土大量金器,主要是饼形金,它们是海昏侯刘贺巨量财富的一部分。</h3> <h3> niao 蹏、麟趾金,模仿天马之足所铸。状如马蹄。主要用来赏赐那些效忠于皇室、有军功的大臣。</h3> <h3> 墓葬中出土的西汉竹简片</h3> <h3> 刻有“南昌”二字的竹简。汉高祖5年(公元前202年),刘邦在淮南国中分立豫章郡。豫章郡处于大汗南土,为加强控制,公元前202年,刘邦派大将陈婴南征,筑造豫章郡城,取名“南昌”,意指“昌大南疆”、“南方昌盛”。</h3> <h3> 还有一件稀世珍品,就是孔子漆衣镜原件,这是正面。体现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治国意识形态。</h3> <h3>  墓葬里的车马陪葬品</h3> <h3>  海昏侯野外墓葬遗址入口</h3> <h3>饼形金</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