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红其拉甫”这四个字看似平凡,只是地名而已;然而,它又承载着不平凡的厚重意义。这里有世界最高的国门,有在高海拔、极严寒中坚守边疆的战士们。对我而言,红其拉甫是一个耳熟能详、令人敬仰的地方,更是一直以来心之所向的圣地。我渴望亲临其境,去感受戍边战士的艰辛,去体会他们那份对祖国深沉而执着的热爱。</p> <p class="ql-block"> 如果说青藏高原是世界的屋脊,那么帕米尔高原便是屋脊上的屋脊,而海拔5100米的红其拉甫,则是这屋脊之上一颗璀璨的明珠。在这趟南疆之旅中,我终于如愿踏上这片神圣的土地,完成了心中已久的心愿。</p> <p class="ql-block"> 2025年6月22日,天气预报显示有小雨,但清晨出发时天色晴朗,也让我心情格外明媚。我们怀着敬仰与期待,沿着314国道驶向红其拉甫国门,开启今天的第一站——一场红色之旅。</p> <p class="ql-block"> 我们从新疆塔县出发,汽车穿行于巍峨群山之间,海拔不断攀升,车窗外是蓝天、白云与雪山交织的壮丽画卷,仿佛在为即将到来的神圣时刻铺陈序章。</p> <p class="ql-block"> 喀喇昆仑山脉,这座横跨中巴两国边境、绵延数百公里、海拔数千米的巍峨屏障,如同一道天然的国界,守护着祖国的边疆。</p> <p class="ql-block"> 正在建设中的塔县机场,为这片偏远而神圣的土地带来了现代化的气息,也为未来前往红其拉甫的旅人提供了更多便利。</p> <p class="ql-block"> 随着我们逐渐接近红其拉甫国门,天气也愈发恶劣,乌云密布,仿佛在考验每一位前来朝圣者的决心。</p> <p class="ql-block"> 经过三个小时的颠簸与攀爬,我们终于抵达了“红其拉甫”。寒风刺骨,天空开始飘雨,我们急忙将所有能穿的衣服都套上,只为抵御这高原的严寒。</p> <p class="ql-block"> 红其拉甫国门景区实行实名登记预约制度,游客需通过关注微信公众号“帕米尔旅游景区”进行线上预约,预约时间为每日8:00至16:00,需提前一天进行。这一制度既保障了游客的安全,也维护了国门的庄严秩序。</p> <p class="ql-block"> 高海拔与冰雪天气,使得贯穿红其拉甫口岸的中巴公路每年冬季都会因大雪封山,人员与车辆无法正常通行。因此,这里每年仅在4月至11月开放,12月至次年3月闭关,成为一段季节性的边关传奇。</p> <p class="ql-block"> 买完票后,我们换乘区间车前往国门,约三公里路程,乘车约十分钟。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中巴人民友谊万岁”的巨幅标牌。此时正值巴基斯坦与印度空中冲突结束,游客们热烈讨论着歼10战斗机的英勇表现,气氛热烈而庄重。</p> <p class="ql-block"> 紧接着,我们看到了著名的红其拉甫边防连营区。他们肩负着日常边防执勤与巡逻任务,守卫着近百公里的中巴边境线,守护着祖国的国门。据报道,这里的官兵需骑乘牦牛穿越冰河,沿边境线巡逻,遭遇暴风雪的概率高达67%,冻伤、摔伤几乎成为常态,近五年来已有20头牦牛因巡逻劳累而死。这与红其拉甫塔吉克语“血染的通道”的含义,是多么贴切!</p> <p class="ql-block"> 区间车停下后,天气更加恶劣,雪花纷飞,寒风刺骨。然而,当我们终于看到期待已久的红其拉甫哨所、全球最高的国门以及7号中巴国界界碑时,所有的疲惫与不适都被抛诸脑后。国门雄伟壮观,神圣庄严,我们纷纷驻足合影,留下这难忘的一刻。</p> <p class="ql-block"> 红其拉甫哨所位于海拔5100米的高原之上,最低气温可达零下40摄氏度,含氧量不足平原的一半。长期的高原环境,使官兵们的生理指标发生显著变化:血色素普遍超标至22克/分升,心室肥大发生率高达83%,肺活量仅为平原人员的48%,90%的官兵存在面部脱皮、指甲凹陷等体征。在如此极端的环境中,他们仍坚持执行高危巡逻任务,令人由衷敬佩。</p> <p class="ql-block"> 国门,国家的象征,领土主权的标志。红其拉甫国门,是我国唯一一座海拔超过5000米的国门,它矗立在雪域高原之上,见证着祖国的尊严与荣耀。</p> <p class="ql-block"> 尽管寒风刺骨,冷得让人难以忍受,但站在国门前,抬头仰望那迎风飘扬的五星红旗,心中却燃起一股炽热的自豪感。祖国的强大,正是由这些默默坚守的战士们用青春与热血铸就的。</p> 这里是中巴公路314国道的终点——中国与巴基斯坦交界的7号界碑处。在冰雪覆盖的天地之间,界碑巍然屹立,殷红的国徽如火焰般燃烧,象征着国家的尊严与荣耀,也见证着中巴两国的友谊。 <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在国门的另一侧,便是我们的铁杆朋友 —— 巴基斯坦。巍峨雪山矗立,云雾缭绕间,国界分隔的土地,因真挚情谊紧紧相连,见证着中巴跨越山海、历久弥坚的友好,每一寸空气里,都流淌着 “铁杆” 情谊的温暖与力量 。</p> <p class="ql-block"> 在海拔5100米的红其拉甫国门,不仅有我们的戍边官兵,还有无数默默无闻的边防卫士。他们以顽强的意志克服高原、严寒与孤独,用青春与生命铸就祖国的钢铁长城。我终于在这雪山之巅,见证了戍边卫士的坚韧与忠诚。</p> <p class="ql-block"> 看到这张照片,或许你会感到疑惑:为何会有外国人穿着我国制服在红其拉甫哨所前执勤?其实,他是塔吉克族人。正如“人民卫士”国家荣誉称号获得者巴依卡·凯力迪别克一样,塔吉克族世居于此,世代肩负着为国戍边的使命。他们以忠诚与热爱,在这片土地上筑起一道坚不可摧的防线。</p> <p class="ql-block"> 这里的景点并不多,活动区域也有限,加上风雪交加、气温极低,大家只能拍照打卡,大多数人停留一二十分钟便匆匆离去。但即便如此,这片土地所承载的意义,却早已深深刻在每个人的心中。</p> <p class="ql-block"> 在这片冰雪覆盖的广袤天地中,我怀着无比崇敬的心情,向7号界碑敬上一个军礼。作为一名服役33年的老兵,这不仅是我对祖国的深情告白,更是对驻守在这里的每一位战友的崇高敬意。这趟旅程,是我南疆之行中最难忘、最有意义的一站,也是一场真正的心灵洗礼。</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