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楼的2路公交车

李孟荣

<p class="ql-block"> 八楼的2路公共汽车</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这些年唱新疆的歌一再走红,刀郎的《2002年的第一场雪》,王琪的《可可托海的牧羊人》,狠戈的《苹果香》…真的是一首歌唱红一座城,一首歌唱出一处网红打卡点,一首歌唱来一个创造经济效益的商机。</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你听:</p><p class="ql-block">2002年的第一场雪,</p><p class="ql-block">比以往时候来的更晚一些。</p><p class="ql-block">停靠在八楼的二路汽车,</p><p class="ql-block">带走了最后一片飘落的黄叶。</p><p class="ql-block">2002年的第一场雪,</p><p class="ql-block">是留在乌鲁木齐难舍的情结。</p><p class="ql-block">你像一只飞来飞去的蝴蝶,</p><p class="ql-block">在白雪飘飞的季节里摇曳。</p><p class="ql-block">忘不了把你搂在怀里那感觉,</p><p class="ql-block">比藏在心中的那份火热更暖一些。</p><p class="ql-block">忘记了窗外的北风凛冽……</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 刀郎的这首《2002年的第一场雪》一出手,便迅即在大江南北传唱,红遍了全中国,唱红了乌鲁木齐。聪明睿智的乌鲁木齐市公交集团,2025年4月20日,瞄准商机开通了乌鲁木齐市“2路印记 城市畅游专线”。线路以八楼为接驳点,覆盖市内主要旅游景点、历史文化街区、商业区,采取环线对开发车模式运行。该线配车30辆,车型为10米新能源纯电动金龙大客车,车身外观模仿老2路公交车红白相间的设计,线路全长26公里,覆盖21个双向站与5个单向站,串联起新疆国际大巴扎、红山公园、新疆民街山西巷、友好商圈等。</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 这条霸气的2路环线站点概览:三屯碑、新疆大学、延安路、新疆国际大巴扎、新疆民街山西巷、南门、人民广场、北门、劳动街、南湖小区、兽医站、友好商场、八楼、儿童公园、中心血站、博物馆、西虹路、红山、碾子沟(上行)、冷库(上行)、经二路(上行)、区中医院(下行)、七一酱园、和平桥、南公园、三屯碑。</p><p class="ql-block"> 水上乐园是无数乌鲁木齐人的童年记忆,绿化覆盖80%,园内可玩项目很多,是集旅游、度假、休闲、游乐、观赏为一体的综合性乐园。名扬四方的新疆国际大巴扎包括美食餐饮区、特产贸易区、步行观光区和非遗文创区,这里有琳琅满目的商品、热闹欢快的歌舞表演、数不胜数的新疆美食……</p><p class="ql-block"> 坐上2路汽车,必须要逛八楼!这里的打卡点位也很多,改造升级的八楼主题车站巧妙地融入刀郎歌曲元素,新疆美术馆常常上新展,好拍好看;很多人慕名而来,则是为了八楼猪蹄这一口久违的味道……八楼站,全是记忆。</p> <p class="ql-block"> 老2路车 “八 楼”这一站点,曾是乌鲁木齐2路车沿途的一个重要车站,它位于友好站与医学院站之间。这个名称的由来,与昆仑宾馆紧密相关。 乌鲁木齐八楼曾是市内重要的车站,在乌鲁木齐的早期历史中,昆仑宾馆以其八层的建筑高度成为了城市的标志性建筑,因此,人们便将这个车站亲切地称为“八楼”。如今,昆仑宾馆依然屹立,依然保持着八层的原貌。而与之相伴的,还有四周的诸多景点与设施,如儿童公园、人民会堂、新疆医学院以及自治区美术馆等,它们共同构成了那个时代独特的城市风貌。</p><p class="ql-block"> 在老乌鲁木齐人的心中, 八楼象征着荣耀与自豪。“八楼”不仅仅是一个车站,更承载着荣耀与自豪。 曾接待过周总理、陈毅等国家领导人,他们在此商讨开发建设新疆的方针政策,或许某些重要的决策就诞生在这座楼的某个房间中。在几十年前,新疆人能有机会在这里召开一次会议、享用一顿美食、甚至在此留宿一晚,那都是一件极为体面且值得炫耀的事情。</p><p class="ql-block"> 1949年11月,王震的第一野战军第一兵团机关抵达乌鲁木齐,标志着我军进疆的开始。随后,十万大军如珍珠般撒落在天山南北,为新疆的繁荣稳定奠定了坚实基础。1954年,新疆正式恢复乌鲁木齐市名,标志着新时代的到来。 新疆的繁荣与八楼的建设密切相关。1958年,自治区斥资400万元,借鉴北京前门饭店的设计理念,在友好南路矗立起这座新疆最高的建筑——八楼。 这座八层高的建筑,不仅在当年北京城中也属罕见,且更彰显了城市建设者的雄心壮志、昂扬斗志以及对城市美好未来的憧憬。当时,解放初期的乌鲁木齐人口仅十余万,而四周还是荒凉的戈壁滩,能有这样一座高层建筑自然令世人称赞不已。1987年,我在团政治处主任任上,曾作为民族团结模范单位的代表,出席了自治区民族团结进步表彰会。会议代表就住在八楼,会场则设在一路之隔的新疆人民会堂。</p> <p class="ql-block"> 《2002年的第一场雪》,唱红了乌鲁木齐,唱出了网红打卡点八楼,唱响了歌曲作者刀郎。刀郎(本名罗林),是中国著名音乐人,以融合新疆民族音乐与流行风格的独特作品闻名,其人生经历从寒门少年到音乐巅峰充满传奇色彩。</p><p class="ql-block"> 刀郎1971年出生于四川资中县文艺家庭,自幼受民间艺术熏陶,17岁离家闯荡,在成都、重庆酒吧驻唱,组建乐队却屡遭挫折。1991年与第一任妻子杨娜的婚姻因经济困境破裂,这段经历成为其早期创作的情感底色,如《孩子她妈》便源于此。‌‌‌ </p><p class="ql-block"> 1993年赴新疆后,刀郎在第二任妻子朱梅的支持下深入采风,将维吾尔族木卡姆、哈萨克民歌等元素融入创作,推出《西域情歌》合辑。2004年专辑《2002年的第一场雪》以270万张销量创纪录,《冲动的惩罚》《喀什噶尔胡杨》等歌曲奠定了他知名歌手的地位。‌‌</p> <p class="ql-block">随着这首歌的走红,刀郎的名字也家喻户晓。他的专辑销量屡创新高,演唱会更是一票难求,座无虚席。每一场演唱会都成为了歌迷们的狂欢盛宴,人们在他的歌声中沉醉、感动。刀郎用他的音乐,创造了一个属于自己的时代。</p><p class="ql-block"> 然而,就在事业如日中天的时候,刀郎却选择了逐渐隐退。对于外界的猜测和疑惑,他从未过多地解释。有人说,他是厌倦了娱乐圈的喧嚣和浮华;有人说,他是为了追求内心的平静和自由。但无论原因如何,刀郎的隐退都让无数歌迷感到惋惜和不舍。</p><p class="ql-block"> 刀郎的音乐作品,不仅仅是一种艺术的表达更是一种时代的记忆。他的歌曲中蕴含着对生活的热爱、对爱情的执着、对梦想的追求,令人们在聆听的过程中,找到了共鸣和力量。他的音乐,跨越了地域和年龄的界限,成为了无数人心中永恒的经典。</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2025 07 12</p><p class="ql-block"> 草就于乌鲁木齐</p><p class="ql-block"><b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