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 暑假即将拉开序幕,2025年7月4日下午,南门外小学三二中队的同学们迎来了今年的暑期社会实践活动。本次活动以中医四诊“望闻问切”为核心,特别邀请知名中医大夫为孩子们带来一场生动有趣的中医小课堂。</h3> <h3> 什么是中医?中医又称汉医,是中国传统医学,研究人体生理、病理及疾病防治。中医以五行为基础,通过望闻问切诊断,采用中药、推拿、针灸等手段治疗,强调整体观和辩证论治。</h3> <h3> 中医在古代的称呼有很多,比如杏林、悬壶、郎中等,这也就是成语“杏林高手”和“悬壶济世”的由来。通过学习,同学们还知道了这两个成语的意思,“杏林高手”是对医术高超的医生们的代称,“悬壶济世”指医生行医治病,拯救世人,赞颂医生救死扶伤的高尚品德。</h3> <h3> 中医四诊:望闻问切,这是三年级下册语文课本里学到的内容,今天在这里得到了巩固和升华。同学们认真聆听,踊跃提问,从这简单的四个字里探究到了更丰富的内容。</h3> <h3> 诊断出病症之后,就该治疗了,那么中医疗法有哪些呢?主要包括中药、针灸、拔罐、推拿等。同学们听得津津有味,对比自己日常生活中接触到的治疗方法,对中医诊疗又有了更深刻的理解。</h3> <h3> 古有“神农尝百草,便留良药济群生“。中药是大地孕育的神秘药箱,是千年文化的智慧结晶,从《神农本草经》到现代,每一味中药都承载着先辈们的经验。王大夫带领孩子们从外观、味道以及功效等方面认识了一些最常用的中药材,小小药材之间不同的配伍组合治愈了无数病症,这也正是中药的神奇之处。但看似简单的配比煎药,却需要复杂的知识和经验的积淀,才能治病救人,这也正是中医学的博大精深。每一位同学面前都放置了一味中药材,孩子们通过观察外观、闻气味和品尝味道,又认识了好多日常生活中见过但不知道名字的中药,更加真实的感受中药的神奇。孩子们还知道了称中药的工具叫“戥子”,简单了解它的结构和使用方法。</h3> <h3> 接下来,王大夫还给孩子们科普了穴位知识,包括日常常用穴位的位置以及功能,同学们认识了镇静安神的印堂穴、紧急救命的人中穴、止咳化痰的天突穴以及健脾和胃的神阙穴。教孩子们通过按压穴位来应对一些日常生活中会经常出现的病症,缓解不适。同学们纷纷在自己身上寻找这些神奇小开关。</h3> <h3> 最后是体验环节,由专业的推拿师为孩子们按摩穴位,教孩子们如何找穴位、按压力度和方式,孩子们知道了拉肚子需要绕着神阙穴逆时针揉肚子,而便秘则需要顺时针揉肚子。同时还学到了一些很实用的缓解不舒服的生活小妙招,实践出真知,这些远远不是课本中能学到的。</h3> <h3> 通过此次实践学习,孩子们掌握了一些基本的中医知识,更加深刻的体会到中国医学的博大精深,每一门学问都值得我们深入研究和学习,也为同学们种下一颗希望的种子,希望孩子们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刻苦钻研,勤思勤学。</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