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b>作者 李木生</b></p><p class="ql-block"><b>图片 李木生</b></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青海行之五</p><p class="ql-block"></p><p class="ql-block"> 7月9号,去卓尔山,路过刚察县,偶遇仓央嘉措:在仓央嘉措广场。这是全国惟一的县级单位专题纪念仓央嘉措的建筑。</p><p class="ql-block"></p> <p class="ql-block"> 人与人相遇,人与古人相遇,都是一种必然与前定。长长的诗墙,六列一字东西排开,每列墙南北两面,全部镌刻着仓央嘉措的诗歌;旁边近百块模样不一的石头上,也同样雕写着仓央嘉措的诗歌。</p><p class="ql-block"></p> <p class="ql-block"> 高耸的感恩塔,直立于广场东端,再往东是一片广阔的三角地,与西部的主体诗墙一字排开,共同阵列于青海湖畔。广场北沿,刚察县公检法司四座小楼也一字排开,让我忍俊不禁。</p><p class="ql-block"></p> <p class="ql-block"> 干净,空旷,因紧挨青海湖而自称为海城。仓央嘉措,当年一定路过这里,或者竟在这里住过一夜两夜,然后才折向青海湖。他是被诸种权力争斗的旋涡所绞杀:大清王朝、掌西藏大权的摄政王桑结嘉措、代表蒙古势力的拉藏汗、西藏以西的准葛尔部、青海的王子贵族头领们。远远地望见青海湖,一步步走近青海湖,仓央嘉措知道死日临近,又无能为力。押送他的是取得暂时胜利的拉藏汗,而康熙“拉藏汗因奏废桑结所立六世达赖,诏送京师”的圣旨,也许正是他的催命符。</p> <p class="ql-block"> 全部的生命只有23岁。与现世与死神对抗并呐喊的,是他的绝笔诗:“白色的野鹤啊/请将飞的本领借我一用。”</p><p class="ql-block">布达拉宫里,从五世达赖喇嘛到十三世达赖喇嘛,建有八座保存尸体的豪华灵塔(如建造五世灵塔就用黄金11万两、白银104万两、15000多颗珍珠玛瑙宝石)。但是,惟独没有六世达赖喇嘛的灵塔。</p> <p class="ql-block"> 他不用灵塔。他为藏族人民乃至整个中华民族,留下了最美的诗歌,并用诗歌在世代人的心里,筑起一座人性灿烂、永垂不朽的灵塔。</p><p class="ql-block">小小的刚察县城,有一座大大的仓央嘉措广场。我能够遇到,多么幸运!这让我想起海西州德令哈的《海子诗歌馆》,也是对于一位诗人的纪念,总会让人感到莫名的温暖。当然,其重要与量级,都无法与这个刚察仓央嘉措广场相比。四十多年前,我曾在刚察待过二年,那时不知道仓央嘉措,也还没有海子。看来,好诗与真正的诗人,是可以穿越时空并在时代的荒诞中诞生的。318年的时光,就在眼前一一流过。哪天,再去拉萨,去抚摸一下那部藏文木刻版的《仓央嘉措情歌》。</p><p class="ql-block"> <span style="font-size:15px;">2025年7月13日下午五时五十分写成于济宁垦荒斋</span></p><p class="ql-block"></p><p class="ql-block"></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