異國風情-德國菲森(6)

Susie Chan

<p class="ql-block">離開海德堡乘火車去菲森,要轉兩次車共需要四個多小時。要去哪個月台轉下一趟車,可從車上顯示屏中找到,第一次轉車順利完成,可是在第二趟車上完全無顯示在哪個月台乘去菲森的車,已經到達轉車站,我們只好下車,准備去Ticket Office(車站票務處)詢問。誰知道那個站居然沒有票務處!傻眼了!問了幾個旅客終於找到會講英文的,她告知我們必須在某月台等短程火車去另一個車站,然後再轉乘巴士前往菲森。半信半疑之中,突然看到車站外一個穿著印有(DB)字樣工作服的先生,馬上奔上前去問前往菲森火車在哪個月台出發,他用手上的大型手機📱顯示如何去菲森,同那位旅客描述相同。得到證實,趕緊用手機照下他手機中的行程,匆匆趕往轉車月台。幸好順利抵達菲森。DB是德國鐵路股份公司(德語:Deutsche Bahn AG)一般簡稱為德國鐵路或德鐵(DB)。我們手上持有的歐洲火車證(Eurail apps)是此次行程穿州過省的必備武器,少了它真麻煩多多,有了它方便不少,還省錢不少!15天不連續歐洲火車證424歐羅,剛好夠我們26天使用。</p><p class="ql-block">去菲森主要目的就是去圖中這座大名鼎鼎的新天鵝堡。</p> <p class="ql-block">圖中便是舊天鵝堡。舊天鵝堡,又稱霍恩施旺高城堡或高天鵝堡,是位於德國巴伐利亞州施萬高鎮的一座城堡。 它與新天鹅堡隔山相望,是巴伐利亞國王路德維希二世童年時的住所,也是他獲得靈感,建造新天鵝堡的地方。 </p> <p class="ql-block">我們預訂的Luitpoldpark-Hotel路易波德公园酒店 就在菲森火車站對面,甫下巴士就見到它。</p> <p class="ql-block">存放行李在酒店,便往菲森鎮走去。菲森鎮不少亞州餐館,大蝦粉面新鮮可口,15歐羅一碗,值得一嚐,在德國可不是太多中國口味餐廳呀!</p> <p class="ql-block">菲森(德語:Füssen)是德國巴伐利亞邦士瓦本行政區東阿爾高郡的城市,位於萊希河河畔,南臨奧地利,面積43.48平方公里,2023年12月31日人口為16,072人。 菲森是巴伐利亞邦最高的市鎮,海拔808公尺。著名的新天鵝堡和高天鵝堡均位於附近。</p> <p class="ql-block">靠手機上的Google Map找到了這座教堂。</p> <p class="ql-block">教堂外觀不怎麼豪華呀!是一座再普通不過的教堂。</p> <p class="ql-block">教堂名字—-聖•芒大教堂。聖•芒大教堂(Basilika St. Mang) 是富森市立博物館(Museum der Stadt Füssen) 的一部分,也是原聖芒修道院(Kloster St. Mang) 的一部分。 它是一座揉和了羅馬式及巴洛克風格的教堂,部分區域現在用作博物館和市議會的辦公場所。 教堂內部有著宏偉的柱子,裝飾華麗的天花板和精緻的祭壇。</p> <p class="ql-block">我們還是進去看看,順便歇歇腳。不是基督徒的我們,通常利用教堂歇腳和享受陰涼(教堂沒有冷氣,但因層間高且寬闊涼風陣陣)。</p><p class="ql-block">嘩!原來外表不起眼,內里卻是另一番景象!</p> <p class="ql-block">堂內所有牆面和柱子都飾有大理石!典雅貴氣,一路走來見過教堂不下十個,只有它是用大理石砌牆的!真是禾稈蓋珍珠!</p> <p class="ql-block">高堡(Hohes Schloss): 菲森最大的世俗建築,曾是主教的夏宮,現在是博物館。</p> <p class="ql-block">菲森高地城堡是位於菲森郊外的一座城堡,是巴伐利亞保存狀態最好的中世紀城堡之一。城堡在戰後兩次得到修復。</p> <p class="ql-block">高地城堡博物館沒見到管理人員,室內沒有開放,但室外庭院任人觀賞。</p> <p class="ql-block">回到酒店辦理入住手續。</p> <p class="ql-block">嘩!真是好大的房間!從床鋪走到洗手間還有一段距離,旅友戲稱:街頭行到街尾。比訂房平台描述的25平方米還要大。550歐羅兩房兩晚包早餐。值得向來菲森游玩的小伙伴們推薦。</p> <p class="ql-block">洗手間乾濕分離,廁所與浴間分為兩間,還帶有蒸汽浴室。</p> <p class="ql-block">推窗外望鎮內高地城堡赫然就在眼前。藍天白雲下精致璀燦。</p> <p class="ql-block">華燈初上小鎮一片詳和。城堡被地燈照亮。</p> <p class="ql-block">夜幕低垂,高地城堡像一座水晶宮鑲嵌在天鵝絨的幕布上!照亮整個小鎮!</p> <p class="ql-block">次日從離酒店5分鐘的車站登上開往施萬高小鎮的巴士,然後在小鎮旅遊中心購買上新天鵝堡專屬穿梭巴士。圖中是通往瑪麗安橋入口,在這座橋上能拍攝到新天鵝堡全景。</p> <p class="ql-block">正主來了,這就是德國旅行其中一個主要景點——新天鵝堡。白色的新天鵝堡在藍天綠樹叢中赫然在目!</p> <p class="ql-block">橋上擠滿了打卡旅人,我們也來湊個熱鬧!</p> <p class="ql-block">远远地眺望新天鹅堡令人有一种梦境般的感觉,一洗如碧的藍天偶爾飄過幾朵白雲,映襯著高低错落的塔尖在青蔥的树林中时隐时现,似有人声在浮动。在遠處的河流草地背書下,新天鹅堡风姿绰约,如梦如幻。</p> <p class="ql-block">圖中是新天鵝堡正門。</p><p class="ql-block">新天鹅堡的主人是路德维希二世。路德维希二世一生孤寂,他本来应该是个诗人、建筑学家或者艺术家,但他卻是王位繼承人。他在位23年,几乎没有一点政绩,他唯一的兴趣所在就是听歌剧和修建古堡。这位充满艺术气质的王子16岁第一次接触音乐,就是华格纳的《尼贝龙指环》,在华格纳的旋律里,他仿佛触摸到那种憧憬已久的梦想。</p> <p class="ql-block">于是他不顾朝中大臣反对,从卢森堡将他所崇拜的音乐家华格纳邀至宫廷住,后来他更凭着唯美的视觉修养,在阿尔卑斯山建造一座宏伟的殿堂,将华格纳歌剧中的豪华场景打造成触手可及的幻境,用这座奢华而庞大的建筑永远地陈列华格纳的作品,于是,才有了今天如此令人惊艳的新天鹅堡。</p> <p class="ql-block">新天鵝堡(德語:Schloss Neuschwanstein)是19世紀晚期的建築,位於今天的德國巴伐利亞西南方,鄰近年代較早的高天鵝堡(Schloss Hohenschwangau),距離菲森鎮約4公里,離德國與奧地利邊界不遠。</p> <p class="ql-block">這座城堡是巴伐利亞國王路德維希二世的行宮之一。共有超過200個房間,其中只有14個房間依照設計完工,其他的房間則因為國王在1886年逝世而未完成,在他死後的七個星期,城堡向公眾付費開放。是德國境內受拍照最多的建築物。同時也是最受歡迎的旅遊景點之一,在6月到8月的旅遊旺季平均每天接待超過6000人,高峰人數近萬人。每年參觀人數超過130萬人次。</p> <p class="ql-block">1886年,路德維希二世被巴伐利亞政府宣布為精神失常且已經無法處理公務;柳特波德親王被任命為攝政。</p> <p class="ql-block">正住在新天鵝堡的路德維希二世企圖向公眾傳達以下信息:柳特波德親王在違背我意願的情況下擅自攝政,他是要篡權。我的大臣們聽信關於我健康狀況的虛假報告並準備對我所熱愛的人民施行暴政。我需要每個忠誠的巴伐利亞人的幫助……這些話被刊登在班貝格的一份報紙上;但是政府截獲了報紙,並禁止其發行。路德維希二世給其它報紙和朋友發的電報也大都被截獲。有趣的是,路德維希二世確實收到了一份來自俾斯麥的建議。俾斯麥建議路德維希回慕尼黑並在公眾面前露面,但被他拒絕了,一支部隊抵達路德維希二世藏身的新天鵝堡,把他抓了起來。他被轉送到慕尼黑南郊的貝爾格的一座城堡中。</p> <p class="ql-block">次日傍晚,路德維希二世與負責治療他的醫生離開城堡散步,至夜未歸,城堡中人全體出動搜尋,其時風雨大作,直到午夜,路德維希二世和醫生的屍體終於在附近一座湖的淺水區中被發現。具體死因至今成為一個謎,很多人猜測是其政敵指使的暗殺。</p> <p class="ql-block">路德維希二世的遺體安葬於慕尼黑的米迦勒教堂。路德維希死後,由弟弟奧托繼位。由於奧托因為精神失常一直被關在福斯滕里德宮,故由柳特波德親王繼續攝政。</p> <p class="ql-block">路德維希二世成為了德國最不平凡的也是最受人歡迎的君主。他建設了許多著名的漂亮的宮殿和城堡;在他統治期間,巴伐利亞雖國力日下,但遠離戰爭保持着和平的狀態。巴伐利亞人至今還稱呼路德維希二世為「我們親愛的國王」(unser Kini)。他所建的宮殿和城堡也是巴伐利亞旅遊業的重要收入來源。</p> <p class="ql-block">舊天鵝堡亦稱霍恩施旺高城堡是德國浪漫主義時期的一塊瑰寶,在12世紀剛剛建成後就迎來了它的偉大時期,並成為當時宮廷抒情詩的中心題材。城堡的主人和建造者是施旺高的騎士。</p> <p class="ql-block">16世紀時,施旺高的騎士全部去世了,城堡瀕於坍塌,並於1800年至1809年拿破崙戰爭期間遭到了嚴重的破壞。由於城堡地理位置極佳,當時的王儲馬克西米連,也就是後來的馬克西米利安二世國王,路德維希二世國王的父親,將廢墟購買下來,並於1832年至1836年加以重新修整。許多著名的浪漫主義時期藝術家參與了重建工作,今天人們能夠參觀城堡裏面的14個房間,應該歸功於他們。</p> <p class="ql-block">巴伐利亞的童話國王路德維希二世在這裏度過了他生命中的大部分時光,並在這裏接見過瓦格納。後者從未涉足過新天鵝城堡和基姆湖皇宮。霍恩施旺高城堡內的浪漫主義風格對國王路德維希二世的性格產生了重大的影響。</p> <p class="ql-block">施萬高小鎮</p> <p class="ql-block">在施萬高小鎮拍攝的舊天鵝堡。</p> <p class="ql-block">迪士尼城堡取材自十九世紀末於德國巴伐利亞落成的新天鵝堡,以德國風格為絕對的主體,是為配合迪士尼電影《睡美人》的上映而命名的。其中加州迪士尼的睡美人城堡是歷史最悠久,也是香港和巴黎迪士尼樂園的睡美人城堡、奧蘭多和東京的灰姑娘城堡、上海的奇幻童話城堡的原型。</p> <p class="ql-block">路易波德公園酒店夜景。</p><p class="ql-block">次日我們又要轉場往慕尼黑了,<span style="font-size:18px;">下午三時許從新天鵝堡回到菲森鎮,</span>便往火車站尋找Ticket Office,想知道怎樣按Eurail App上的電子票前往目的地,好不容易找到車站票務處,幾個伙伴呆住了,當天是周日竟然是休息日!在酒店附近的巴士站上遇到一個來德國旅行的留英中國學生,了解到我們還是應原路返回,乘巴士轉短程火車,然後去某個車站再轉車前去開往慕尼黑火車。他在手機上查看了巴士行車時間。次日我們可以根據電子票時間選乘巴士。我們以為這個菲森火車站是最近這兩天才改乘巴士進出此鎮,所以電子票沒來得更新,打聽之下才知道菲森站已停運一年!據悉是德國鐵路公司與菲森鎮無法達成協議,火車就只得停運!啊😧,這個Eurail App真不是玩意!為何在出電子票時沒有列明中途要轉乘巴士?嗯,出門在外還是得問路,路在口邊呢!</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