拜会狼牙山壮士葛振林记

杨家老兵

<p class="ql-block">在抗日战争胜利80周年到来之际,我脑海里又闪现出了32年前拜会“狼牙山五壮士”之一葛振林的情景,心中再次油然升起了对抗日英雄们的敬仰感激之情。</p> <p class="ql-block">(左为葛老,中为作者,右为当年为18勇士强渡大渡河摆渡的老船工韦崇德)</p> <p class="ql-block">时值 1993年6月7日,这是前身为“红一师”的193师建师60周年纪念日。在这个大喜的日子里,我师在宣化营区隆重举行了庆祝大会,杨成武老首长在大会发表了热情洋溢的讲话,“狼牙山五壮士”之一葛振林老英雄,作为英模功臣的代表满怀激情地在大会发了言。大会一结束,又举行了新建的由聂荣臻元帅题词的“红一师”师史馆开馆仪式,在我致开馆辞之后,杨成武首长为师史馆剪了彩。 </p><p class="ql-block">那是6月11日早饭后,我按昨晚的约定去师招待所拜见葛老。一进大厅,葛老正和当年为红军强渡大渡河摆渡的77名功臣老船工之一韦崇德聊天。葛老见我过来,连忙起身挪往左边的沙发,让我坐在他俩的中间。我连忙按住葛老身子不让他挪,他说:你坐在我俩中间好说话。我只好在他原来的位置坐了下来,我向韦老问候了几句之后,即同葛老按约定的五壮士跳崖的话题进行了交谈。 </p> <p class="ql-block">葛老时年已76岁高龄,除了有些耳背,身板挺硬朗,说话底气十足,记忆力也挺好。“狼牙山五壮士”的英雄事迹,我小学时就知晓个大概,如今好不容易面对久已敬仰的老英雄,抓紧时间询问了有关的一些情况。 </p><p class="ql-block">1941年9月25日,日伪军三千余人围攻易县城西南的狼牙山地区,葛老所在的晋察冀第一军分区(193师前身)一团七连,担负掩护党政机关、大部队和群众转移。当连队完成任务撤离时,决定留下六班长马宝玉、副班长葛振林和战士宋学义、胡德林、胡福才等五人担负后卫阻击。为了拖住敌人,五人边打边把敌人引上狼牙山,先后打退敌军五次冲锋,歼敌50余名,当手榴弹和枪弹打光后,就用石块砸。面对步步紧迫的敌人,他们宁死不屈,在班长马宝玉的带领下,五壮士砸坏手中枪支,从狼牙山次主峰棋盘陀纵身跳下数十丈深的悬崖(此处标示的地理信息为985米,主峰莲花峰即大莲花瓣为1105米),马宝玉、胡德林、胡福才壮烈牺牲,可能因葛老和宋学义搭着肩膀一起跳崖被树枝挂住,才幸得生存。</p> <p class="ql-block">五壮士跳崖后,葛振林和宋学义挂在树枝上侥幸活了下来,幸好被当地抗日干部余药夫发现。将两人救下安置在当地道观中养伤。‌‌‌‌正巧道长李圆忠(也有李海忠一说)精通医术,经过他的精心治疗,2位英雄的身体很快康复。3天后,两人回去找到了部队。可喜的是,时隔45年,1986年葛老应邀参加五壮士纪念塔落成仪式时,他走遍了狼牙山附近几个村庄,终于找到了当年的救命恩人余药夫,两人拥抱在一起许久才松开。在讲述过程中,葛老思路清晰,对其他四壮士和救命恩人余药夫的姓名、籍贯、年龄等记忆准确,多次饱含深情地提起老班长马宝玉,言语中表露出对老班长的敬仰之情,以及对捐躯的其他两位老战友的怀念之情。</p> <p class="ql-block">当我问起导致狼牙山五壮士牺牲的叛徒赵玉昆‌,葛老气愤地说,赵玉昆原是八路军冀中军区第1军分区支队司令员,因其匪性未改,野心膨胀,于1940年率部投靠日军。次年9月25日,被日军封为易县警备团长兼特务部部长的赵玉昆,带领日伪军3500余人对狼牙山地区发起围剿。为避免主力部队暴露,我们7连6班5名战士主动承担阻击任务,最终弹尽粮绝跳崖殉国。‌‌葛老说,人作孽,不可活。尽管赵玉昆抗战胜利后自毁容貌,改名易姓潜逃,但经群众举报,终于1950年以叛国罪、汉奸罪被判处死刑。</p> <p class="ql-block">交谈中,我问葛老:你参加师庆会还穿着旧军衣,戴着旧军帽,怎么没有换件新衣服。葛老回告说,老伴给他做了套西服,他从来没沾过身。穿军服早就习惯了,穿上它觉得长精神,也提醒自己不要忘掉军人的本色。 </p><p class="ql-block"> 我事前得知,葛老跳崖伤癒后相继投入解放战争和抗美援朝战争,屡立战功,全身6处负伤,先后获得“民族英雄奖章”“中华人民共和国三级解放勋章”“二级红星功勋荣誉章”等荣誉。而1966年离岗休养时,仅为副团职军官,直到1981年才按副师职待遇离休,两年后提高为正师职待遇。但葛老从不计职务高低,49岁就因伤病主动请求离岗退养。谈起此事,葛老说,与牺牲的战友们比,我太幸运了,党给我的待遇太多了。 </p><p class="ql-block">师庆会结束后,我们请葛老下团队作了几场传统报告,又打算安排他和相随而来的老伴王贵柱到当地几个旅游点看看,当同葛老商谈此事时,他当即回绝说:我得快点回去,还有不少事要做。葛老的王夫人在一旁说:老葛离休后比在职时还忙,报告一场接着一场。原来葛老离休后并没有真休养,而是把晚年的主要精力用在关心青少年成长上。曾任衡阳市“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的副会长,担任衡阳市20多所中小学校和全国近200家中小学校的校外辅导员,并应邀到10余个省的部队、机关、监狱等单位作过300余场报告。被国家教委、共青团授予“优秀校外辅导员”称号,被全国关心下一代协会评为先进个人。葛老夫人还告诉我们,葛老在衡阳市内作报告坚持“两个从不”:从来不让单位派车接,而是骑个旧自行车自己去,当腿脚不利索后就改乘公共汽车;作完报告从不在作报告的单位吃饭,而且还叮嘱对方领导不要借他作报告的名义用公款吃喝。</p> <p class="ql-block">(左起:葛老夫人王贵柱、 葛老、韦老、作者、韦老小儿子韦飞)</p> <p class="ql-block">仔细端详30多年前与葛振林老英雄和韦老功臣的合影照,心潮澎湃,思绪波涌,心中再次升起对老英雄们的感激和敬仰。虽然五壮士现已离开了人世,但他们惊天动地泣鬼神的英雄壮举,永远铭刻在国人的心中,他们崇高的爱国主义精神和革命英雄主义精神,坚贞不屈的民族气节,将成为我们实现民族伟大复兴的永恒的精神动力。</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