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2018年4月14日早餐后,我们驱车前往世界文化遗产突尼斯的发源地——迦太基古城遗址。</p><p class="ql-block">闻名遐迩的迦太基古城遗址位于突尼斯首都突尼斯城东北17公里处,占地3.15平方公里。与意大利首都罗马隔海相望。</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首先参观了已有二千多年历史的迦太基引水工程遗址。</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看到二千多年前如此庞大的水利工程,真的十分震撼!</span></p> <p class="ql-block">公元前814年,腓尼基人建立了迦太基(腓尼基语为“新城市”的意思)。凭借优越的海港位置和精明的商业头脑,迦太基迅速崛起,成为控制西地中海贸易、拥有强大海军和富庶殖民地的强大帝国,与古希腊争雄,最终与罗马帝国形成东西对峙。</p><p class="ql-block">图为已有二<span style="font-size:18px;">千多</span>年历史的迦太基引水工程遗址。</p> <p class="ql-block">迦太基王国是奴隶制国家,迦太基城是迦太基王国(公元前814年—公元前146年)的都城,后发展成为奴隶制强国,是<span style="font-size:18px;">当时雄霸北非地中海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span></p><p class="ql-block">图为已有二千多年历史的迦太基古城外面的引水工程遗址。</p> <p class="ql-block">我第一次听到迦太基这个地名,是在参观突尼斯巴尔多国家博物馆听介绍时,因为博物馆里有许多文物都来自迦太基。因此,我对迦太基充满了好奇和期待。图为迦太基古城遗址入口处。</p> <p class="ql-block">1979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迦太基古城遗址列入世纪文化遗产名录。图为世界文化遗产标志。</p> <p class="ql-block">我们到达时,天上下起了大雨,还好是阵雨,一会儿就雨过天晴了。</p><p class="ql-block">俗话说,不到迦太基,不算来过突尼斯。来到了突尼斯,参观迦太基古城遗址是必须的。想了解突尼斯的历史,必须从了解迦太基开始。迦太基是突尼斯的根,是回响在地中海畔的千年史诗……</p><p class="ql-block">以前,我对这个曾经的奴隶制强国竟一无所知,认识迦太基是从参观一个儿童墓地开始的。</p> <p class="ql-block">园子里非常安静,地上整齐摆放着一排排小墓碑。</p><p class="ql-block">这里曾作为向女神坦尼特(Tanit)贡奉儿童的祭坛。这种不可思议的野蛮行径在那个时期也许还是崇高的礼仪,想象着月光下的宗教仪式上,一些2—3岁的儿童被祭奉给迦太基人的女神,那些可怜的父母不知是悲痛还是骄傲地面对这一残酷现实,真让人唏嘘不已。</p> <p class="ql-block">直到参观完迦太基古城遗迹,我才恍悟:这个被供奉给神的儿童墓地,对于迦太基古城的意义,因为,这个儿童墓地是所剩无几的真正的迦太基古城遗迹,而我们现在所看到的大部分遗址都是古罗马人在把迦太基城夷为平地后,重新建起的罗马建筑遗址。参观迦太基古城遗址实际上是在参观古罗马建筑遗址。图为迦太基儿童殉葬墓地。</p> <p class="ql-block">步入迦太基古城遗址,映入眼帘的是断垣残壁和地面上残存的精美的石刻图案。</p> <p class="ql-block">地上残存的石刻已有两千多年历史了,历经风霜雨雪,仍顽强地展现给世人,让人赞叹,浮想联翩……</p> <p class="ql-block">据阿信导游介绍,这个不起眼的地堡也是迦太基古城遗迹,是人们用来储存食物的。</p> <p class="ql-block">迦太基城比罗马城早建61年,在当时,曾是仅次于罗马的第二大城市。如今那些曾被罗马人撒过盐,诅咒将寸草不生的废墟上,已是林木扶疏,芳草萋萋 ……</p> <p class="ql-block">听阿信导游说,我们现在看到的迦太基古城遗址,是罗马人在公元前146~公元439年占领时期重建的,真正的迦太基古城已被罗马人破坏殆尽。</p> <p class="ql-block">从罗马人占领时期重建的街道、公共浴池、渡槽以及断墙残柱、石碑等遗迹来看,可想象当年的繁华景象。</p> <p class="ql-block">散落在树丛中和地上的残缺的精美石雕。</p> <p class="ql-block">安东尼浴室是古罗马第三大公共浴场,建于公元145年至162年的罗马皇帝安东尼执政时期。图为安东尼浴室复原图。从图中可以看出两边对称排列的一间间浴室。浴室设有更衣间、冷水室、温水室、蒸汽浴室、按摩室、健身房等。</p> <p class="ql-block">图为安东尼浴室复原图。古罗马的公共浴室主要包括热水厅、温水厅、冷水厅三部分,较大的浴室还有休息厅、娱乐厅和运动场。浴室地下和墙体内设管道通热空气和烟以取暖,采用拱券结构,在拱顶里设取暖管道。这样一个巨大的浴室不仅是贵族洗浴享乐之处,还是重要的社交场所。从复原图可看到二千多年前罗马人对浴室的设计已很科学先进和豪华。凡是罗马人占领过的地方都有浴室,他们可真会享受!</p> <p class="ql-block">一位罗马人曾这样说:“浴池、醇酒和美女腐化了我们的躯体,但这些又何尝不是生命的一部分呢?” 于是那个强大的罗马帝国在追求享乐中既创造了这样的建筑奇迹,也在同一过程中悲剧性的衰落了,如今只有那些曾经繁华似锦,芳香流溢的<span style="font-size:18px;">奢华浴室的残墙断柱还挺立着,但也</span>已被藤蔓、杂草、灌木和树木所包围。</p> <p class="ql-block">从公元前9世纪末起的600余年中。迦太基城曾是有名的奴隶制强国——迦太基国的都城,繁荣富庶,威甲一方,成为当时地中海地区政治、经济、商业和农业中心之一。</p> <p class="ql-block">公元前3世纪,罗马帝国与迦太基帝国发生激烈争夺,从公元前264年开始,双方先后进行了三次布匿战争,到公元前146年,<span style="font-size:18px;">以迦太基帝国战败告终。</span>图为覆盖于迦太基古城遗址之上的安东尼浴场遗址。</p> <p class="ql-block">战败后,迦太基城遭罗马军彻底摧毁。传说罗马人不仅在城中纵火焚烧、大肆杀戮,还在土地上撒盐,意图使其永世荒芜——这就是历史上最著名的“诅咒”之一。</p> <p class="ql-block">罗马人在公元前146一公元439年占领时期,又在原址上重建了迦太基城,使其成为罗马帝国在非洲行省最繁荣、壮丽的城市之一。重建的主要建筑有长34公里,高13米,厚8米的城墙以及宫殿、神庙、住房、公共浴室、竞技场、跑马场,剧场、基地和港口等,有的建筑现仍依稀可辨。</p> <p class="ql-block">遗址中最伟大的部分当属罗马皇帝安东尼建的安东尼浴室(Antonine Baths)。</p> <p class="ql-block">对于古罗马人喜欢在公共浴室中进行社交活动的这个癖好,在地中海边很多地方出土的古迹中都有所体现,迦太基的这座面积3.5万平方米的大型豪华浴室,可列为古罗马第三大浴室。</p> <p class="ql-block">迦太基古城罗马时代的遗迹残存较多。从基部残存的柱石、断墙、拱门可隐约看出两边对称排列的一间间浴室,浴室有更衣室、冷水室、温水室、蒸汽浴室、按摩室、健身房等。</p> <p class="ql-block">据说,哈德良(公元76.1.24-138.7.10)统治罗马帝国时期(公元117-138),在迦太基修建了世界上最长的渡槽。该渡槽全长132公里,每天引水840万加仑。</p> <p class="ql-block">从残存的公共浴室和渡槽等遗迹来看,可知当时工程之浩大,设计之科学、建造之精美。</p> <p class="ql-block">浴场用水则从远处的山泉通过60公里长的引水渡槽引来。<span style="font-size:18px;">至今仍遗存数段渡槽和支架。</span>在当时可谓是先进和壮观的工程了。</p> <p class="ql-block">渡槽为椭圆形封闭式,直径2米,架于距地6~20米的空中。两千多年前有高架渡槽,现在有高架公路,同工异曲的建筑设计,不得不佩服古人的智慧!图为残存的渡槽。</p> <p class="ql-block">安东尼浴室在公元439年,被旺达尔人破坏殆尽。</p><p class="ql-block">北非的汪达尔人(Vandals)并不是阿拉伯人,而是古代日耳曼民族的一支。他们在公元5世纪迁徙至北非,建立了汪达尔王国(435年–534年),但后来被拜占庭帝国消灭,逐渐消失于历史。 </p><p class="ql-block">阿拉伯人是在7世纪伊斯兰扩张时期(7世纪中叶以后)才大规模进入北非的,他们带来了阿拉伯语和伊斯兰教,逐渐同化了当地的柏柏尔人等族群。 </p> <p class="ql-block">今天的北非居民,如摩洛哥、阿尔及利亚、突尼斯等,主要是阿拉伯-柏柏尔人,而非汪达尔人的后代。</p> <p class="ql-block">今日所见的安东尼浴室已成废墟,建筑上部已荡然无存,只留下残墙断柱。</p> <p class="ql-block">尽管迦太基城后来尽毁于罗马人之手,罗马人重建后,又被旺达尔人破坏殆尽,但从今天发掘出的石柱、断碑、残像等历史遗迹中,仍可看出这座2800多年前的古城,当年是如何气吞山河、宏伟霸气。</p> <p class="ql-block">在公元前9世纪末起的600余年中,奴隶制强国迦太基的殖民地持续繁荣扩展,终于成为西地中海最强大的势力之一,疆土辽阔,囊括北非沿岸、西班牙中部、巴利阿里群岛、科西嘉岛、撒丁岛、西西里岛和马耳他岛,迦太基城则繁荣富庶,盛极一时,成为当时地中海地区政治经济商业和农业中心之一,是覆盖地中海沿岸大部分地区的巨大贸易帝国。</p> <p class="ql-block">公元前146年,当迦太基人攻击罗马盟邦弩米迪亚时,罗马人马上再度进攻迦太基。这次迦太基城完全被摧毁,军力溃散殆尽, 成为罗马治下的阿非利加省。从此,迦太基城被毁,夷为废墟。</p> <p class="ql-block">如今这个早已不复存在的迦太基帝国,曾经在北非历史上占有及其重要地位。</p> <p class="ql-block">从公元前264年起,迦太基与罗马帝国进行了三次布匿战争。著名军事家汉尼拔(公元前247~前182)就是迦太基统帅,曾打得罗马军队落花流水,指挥大军直逼罗马城。</p> <p class="ql-block">人们不会忘记迦太基,不会忘记从这里出发横扫千军的汉尼拔将军。</p> <p class="ql-block">迦太基既是突尼斯的标志,也是人类文明的一块里程碑。</p> <p class="ql-block">上网查了一下资料,与奴隶制的迦太基王国(公元前814年—公元前146年)相对应的时期,在我国大约是西周晚期和春秋战国时期。</p> <p class="ql-block">地上散落的古代石头,每一块都在低语着两个帝国的兴亡:一个由海而生,一个将其埋葬。</p> <p class="ql-block">各式形状的花岗石柱上有精美生动的雕刻。</p> <p class="ql-block">厚重石块砌成的墙基、粗大断折的花岗石圆柱,显示着当年建筑的规模和辉煌。</p> <p class="ql-block">从残存的遗址上,我们仍可感受到当年的繁华与强盛。</p> <p class="ql-block">站在这里,脚下是文明的断层线:一层是灰烬,一层是大理石,一层是突尼斯城的万家灯火。</p> <p class="ql-block">导游阿信说,这是当年的排水道。</p> <p class="ql-block">精美的石雕,上面雕刻有文字、图案等。</p> <p class="ql-block">迦太基的美,是繁华落尽后,时间赋予的苍凉诗行。</p> <p class="ql-block">残存的高大的罗马柱。</p> <p class="ql-block">迦太基的废墟是凝固的史诗:半部是腓尼基人扬帆的壮志,半部是罗马军团犁庭的绝响。</p> <p class="ql-block">迦太基卫城(比尔萨山)是迦太基城的制高点,最初腓尼基人建立核心区域的地方。现在山顶矗立着宏伟的圣路易大教堂(现为文化中心),周围散布着罗马时期的建筑遗迹,并能俯瞰整个遗址和地中海美景。</p> <p class="ql-block">迦太基遗址最震撼人心之处在于其历史的层叠与悲剧性的壮美。腓尼基的根基被深埋,罗马的辉煌化为废墟,其上又建起了现代的突尼斯城。</p> <p class="ql-block">在这里,腓尼基的奠基、罗马的立柱、阿拉伯的穹顶,共沐同一片海风千年。</p> <p class="ql-block">脚下是千年的废墟,眼前是蔚蓝的地中海,耳畔仿佛回响着汉尼拔的战象嘶鸣、狄多的传说、罗马军团的号角,以及最终那毁灭一切的火焰燃烧声。它象征着文明的兴衰、战争的残酷、以及时间无情的冲刷。</p> <p class="ql-block">迦太基古城遗址处处散发着历史的厚重、文明的冲突、毁灭的悲剧、重生的痕迹、以及那份穿越时空的苍凉与壮美。</p> <p class="ql-block">来到海边,港口遗迹依稀可辨,这里是迦太基海权力量的无声见证。</p> <p class="ql-block">战友合影。</p> <p class="ql-block">地中海的浪花拍打着安东尼浴场的残骸,洗不尽的是汉尼拔的传奇与罗马的盐。</p> <p class="ql-block">放飞快乐。</p> <p class="ql-block">在迦太基古城遗址巡逻的警察。</p> <p class="ql-block">迦太基,这座曾经闪耀在地中海之滨的超级城邦,如今静卧在突尼斯首都突尼斯城东北郊区的山丘与海岸之间。它不仅仅是一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认证的世界文化遗产,更是一本摊开在大地上的厚重史书,诉说着腓尼基人的开拓、帝国的兴衰、与罗马的生死对决,以及文明层叠的沧桑。</p> <p class="ql-block">走出迦太基古城遗址,我们结束了在突尼斯的旅行,随后前往机场,乘飞机经多哈转机上海,于2018年4月15日下午抵达上海,顺利回到嘉兴。结束了为期17天的愉快的北非之旅。图为出口处的塑像。</p> <p class="ql-block">17天的北非之旅是我人生旅途中一段难忘的经历,留下了深刻印象。</p><p class="ql-block">摩洛哥、突尼斯是北非国家,历史悠久,有众多的世界文化遗产,高度融合了柏柏尔、阿拉伯、伊斯兰、西班牙、罗马帝国、法国等多国文化元素。有深厚的<span style="font-size:18px;">文化底蕴和</span>浓郁的人文景观,是摄影人的天堂,是值得一去的地方。</p><p class="ql-block">“一半是海水,一半是火焰!”摩洛哥和突尼斯是蔚蓝的地中海与世界上最大的撒哈拉沙漠完美结合的国家,有美不胜收的自然风光,让人流连忘返。</p><p class="ql-block">难忘在一望无际的撒哈拉沙漠,我们骑骆驼,看夕阳,数繁星,迎日出,这是一生难得的经历!</p><p class="ql-block">蓝色的地中海、金色的撒哈拉,蓝白小镇、沙漠绿洲,盐湖与峡谷,古老的清真寺与麦地那老城,友好的阿拉伯人……所到之处都给我留下了美好回忆。还有塔吉锅、薄荷茶的味道,至今回味无穷……</p> <p class="ql-block">《北非掠影》全集终。</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