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最近一段时间以来,一条淄博第四中学有五名考生达到了清华大学录取分数线的消息火爆出圈,创造了本校历年来考取清华大学人数的最高纪录。这让我想起了在四十一年前,我们村的张勇也是从淄博四中考上中国最顶尖学府、无数学子的梦想殿堂——清华大学的有关故事。</p> <p class="ql-block">话说回到不平凡的1978年,这一年的1月,徐迟以著名数学家陈景润为主人公的报告文学《哥德巴赫猜想》发表,3月全国科学大会在北京召开,“科学的春天”来到了,科学的春风吹进了校园,激起学生们爱科学、学科学、学文化的热情。到了新学期开学时,在这个大环境下,原来初中两年学制又恢复到了三年,由使用省编教材开始换成全国统编教材,学校安排刚送走上一届毕业班的我担任了新初中一年级的数学课教学工作。</p><p class="ql-block">初中两年改回初中三年,实际上就是把原高中的一部分内容调整到初中阶段,全公社二十多个小学“戴帽”(初中)学校,都尽可能把好钢用在刀刃上,在师资比较薄弱的情况下,只能矬子里拔将军,挑选比较合适的老师担任新初中一年级的教育教学工作。</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5, 25, 25);">我担任数学科目教学的这个班级,就是前面我提到的张勇所在的班,因为他品学兼优,所以被班主任指定为班长。一周下来,这个班的同学们就给我留下了很好的印象。他们一个个尊重老师,遵守纪律,刻苦学习,认真完成作业,在以后的学期末统一考试中,他们的数学成绩我也很满意。中心学校非常重视这个首次恢复三年初中学制的年级,组织的第一次数学竞赛活动就选择了这个年级。竞赛时间是第一学年度第二学期末,根据中心学校按10%的比例选拔参赛者的规定,我选拔张勇、李新民和李艳青(我的四妹)参加了这次数学竞赛。在中心学校全体教师会议上,时任教导主任的王世美老师公布了初中一年级数学竞赛获奖结果。</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5, 25, 25);">第一名:演礼学校张 勇 辅导教师:李怀正;第二名:下黄学校某某某 辅导教师:李世仲;第三名:演礼学校李艳青 辅导教师:李怀正;总平均分第一名:演礼学校 辅导教师:李怀正……</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5, 25, 25);">当时台下的我心情无比激动,是我的好学生们给学校争了光!同时让我在全公社教育界也出了名。荣获第二名成绩的李世仲老师,他是老三届毕业生,教学经验丰富,教学能力强,还专程来到演礼学校与我切磋交流数学课的教学和辅导竞赛活动的经验。从此以后,这个班级的学生在张勇等人的带动下,对数学产生了极大的兴趣,一个爱数学、学数学的风气也越来越浓啦!更让我这个数学老师深感荣幸之至。</span></p> <p class="ql-block">转眼间这个班级的学生就读初三了,为了整合教育资源和集中师资优势,中心学校决定把我们演礼学校的初三这个班合并到相邻的道口学校,并授权道口学校最多可从演礼学校挑选两名教师到该校任教一年,道口学校只选择了我一人前往,并让我继续担任合并后的初三年级的数学课教学,原道口的数学老师改上其它课。</p><p class="ql-block">到中考时,首先按照5%的比例通过预先选拔出参加初中中专(也称小中专)招生考试(兼报考淄博四中)佼佼者,选拔过程非常严格,进入考中专队伍实属不易,成绩优异的张勇经过预选进入考初中中专的行列。</p><p class="ql-block">分数公布后,出人意料的是,全罗村公社金榜题名者的一共两人,一个是罗村学校的祝慧芳(她爸是罗村大队主管会计祝维河),一个是我的四妹李艳青,祝惠芳和李艳青分别名列全区第一名和第二名,分数相差0.5分!遗憾的是张勇落榜了,曾经的数学竞赛冠军,怎么这样呢?简直令我无法接受!</p><p class="ql-block">我和张勇骑着自行车赶到区招生办询问,主任告诉我们说,本次小中专的阅卷是在淄博矿务局教育处进行的,试卷仍封存在那里,你们可到那查阅试卷。于是,我们立即赶往,负责此项工作的是区招办的杨副主任,待我们说明来意后,杨副主任把考生分数统计表、答案和评分标准交给了张勇说:你先看看,觉得哪一科有问题,就查哪一科的试卷。</p><p class="ql-block">我记得张勇的数学成绩和刘美玲老师教的化学成绩都是差几分就得了满分,最糟糕的莫过语文。因为那个年代的的初中中专招生,只考语文、数学、理化和政治四科,张勇很快就把答案和评分标准看完,然后对我说:老师,我已经知道哪里丢分了,试卷也不用核查了。</p><p class="ql-block">联系到语文考试考试结束后,同学们走出考场时那一个个无可奈何的神态,再加上后来他们的私下议论,我心中更是五味杂陈。一篇王愿坚《普通劳动者》的阅读课文,任课老师怎么就没有讲读呢?查缺补漏的复习怎么又落空呢?试卷上作文部分就是把《普通劳动者》缩写为《林部长在水利工地上》啊!很明显,就是语文拖了张勇的后腿!我更为在进入初中二年级后,把我的四妹李艳青转到洪山煤矿职工子弟学校感到庆幸!否则,她同样像张勇那样名落孙山的!</p><p class="ql-block">在恢复高考制度的很多年里,凡是农村参加初中中专统一招生考试的学生,被录取者实属凤毛麟角,像我们罗村在淄川里数得上的大公社,都有一个也考不上的时候,因为毕业后都包分配,就意味着吃上“皇粮”、端上“铁饭碗”了。这一年,罗村考初中中专的成绩还算不错,毕竟考上了祝慧芳和李艳青,张勇就被坐落在淄川区域的唯一的一所市属重点高中——淄博四中录取了。</p> <p class="ql-block">“好船配好帆,好马配好鞍”,淄博四中不愧为市属重点高中,这个学校的老师们个个素质高尚,业务精良,爱岗敬业,为人师表。进入学校后,张勇在学习新知识的同时,还要补齐文科短板。比如,很多新生就学了两年英语,而张勇连26个字母都不能全部读出来,于是,他发奋学习,奋起直追,到学习末统考时,他的英语成绩就已经是名列第一,其它科目成绩也是遥遥领先,尽显学霸风范!</p><p class="ql-block">天道酬勤,是金子总会发光。如鱼得水的张勇,经过三年的不懈努力,在1984年暑期高考中,他以优异成绩被清华大学录取!这条爆炸性新闻很快传遍了淄川区,传遍了罗村镇,传到了演礼村的家家户户。</p><p class="ql-block">恢复高考制度至今已经快半个世纪了,在罗村镇63.95平方公里的土地上,考入清华园的没有出现第二人!</p> <p class="ql-block">同年的8月底,张勇的父亲特意为儿子举办家庭宴会,张勇到我家邀请我赴宴。出席宴会的有张勇的伯父、舅舅等。席间,张勇在淄博市计划委员会工作的同族伯父张世杰(按乡亲我称他姑父)对我说得话:“怀正,在小学、初中阶段,教过张勇的老师也有十多人吧?可他只邀请了你,由此可见,你在张勇心中的位置。”</p><p class="ql-block">是的,考上名牌大学的张勇,没有忘记我这个仅仅给他担任了初中三年数学教师的我,让我感到非常欣慰。</p> <p class="ql-block">张勇到清华大学精密仪器及机械学系深造后,寒假的大年初一,他总是与其同族的四服兄弟加小学到初中的品学兼优的同学张德杰搭伴给我拜年。他还给我来过四、五封信,喜欢翻箱倒柜倒腾东西和集邮的女儿和儿子,仅给我留下了两个信封和一张涂抹后的半张信纸,信纸上“李老师:在新的一年到来之际,请接受您永远的学生的祝愿……”的墨迹,彰显了张勇谦虚谨慎,低调为人,尊敬师长、懂得感恩的高尚品德。</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15px; color:rgb(237, 35, 8);">↑道口学校八年级毕业师生合影留念 后排右三是张勇</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15px; color:rgb(237, 35, 8);"></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r></p> <p class="ql-block">顺便说说祝考上初中中专的祝惠芳和李艳青,她们俩双双被淄博市第二卫生学校(护士)录取,毕业后都分配到了市属医院,她们一边工作,一边利用业余时间参加了成人自学考试,先后获得专科、本科和硕士研究生学历。祝惠芳四十多岁就晋升为正高级职称,李艳青五十岁出头也晋升为正高级职称。已是60虚岁的她俩至今还在单位上班,按规定,到了延迟退休年龄后,她们如果不申请退休就自动继续工作。</p> <p class="ql-block">期望更多的罗村镇莘莘学子,以天资聪慧的张勇、祝惠芳和李艳青等同学为榜样,励精图治,发奋学习,考上心仪学校,学精专业知识,服务社会,服务家乡,造福人类,为大而美的罗村增光添彩!</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