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人生难得一知己,知性者同聚有几何?返回家乡的第二天,关注我的万喜弟就打来了语音电话,我们相约在十二号游览博物馆,顺便中午在附近吃个我们过去经常去吃的二莜面。</p><p class="ql-block">今天一早起来,我们又互通情报,约好在博物馆门前见面。可巧我的女儿打来了电话,说女婿十六号回去的时候想带点牛肉干,我在超市买好了牛肉干,就急忙步行来到了原来的啤酒厂,现在已经成了有名的内蒙博物馆。</p><p class="ql-block">万喜夫妇早已经来到了博物馆的西侧门前等着,我们一见面打了个招呼,就拿着身份证进入了博物馆一层。由一层大厅一直走到了三层大厅,看古老民族的生活习性,了解我们草原人的历史变迁。昭君出塞,古白塔又出现在我们的面前。</p> <p class="ql-block">昭君出塞的画像吸引着我们,不由得又想起了昭君出塞的故事。西汉时期,王昭君远嫁匈奴呼韩邪单于的历史事件,促进了汉匈和平与文化交流。公元前33年,南匈奴呼韩邪单于因内部斗争归附汉朝,三次入长安朝觐汉元帝,请求和亲以巩固关系。此时汉朝国力强盛,匈奴衰弱,和亲是汉朝安抚边疆的策略之一。</p><p class="ql-block">王昭君,名嫱,字昭君,湖北秭归人,汉元帝时入选宫中为宫女。传说因拒绝贿赂画工毛延寿,画像被丑化而未得宠幸。她主动请行,当匈奴求亲时,王昭君自愿出塞和亲,远嫁匈奴。汉元帝将王昭君赐予呼韩邪单于,封为“宁胡阏氏”,意为“带来和平的王后”,并改年号“竟宁”以纪念此事。昭君婚后与呼韩邪单于育有一子,后按匈奴习俗改嫁其子复株累单于,育有二女。她传播中原文化,促进汉匈友好,使边境维持了约60年的和平。</p><p class="ql-block">偌大的内蒙博物馆,我们一行三人十点多进入,只能是走马观花,退休了,人老了,记忆力不好了,又没有带着孩子来观赏,我们也没有多大的兴致了,就这紧走慢走已经是中午吃饭的时候了,我们一起走出了博物馆,乘坐着53路公交车,朝聚眼科站牌下车,来到了我们楼前的红红火火家常菜饭店。</p><p class="ql-block">与人方便,与己方便。原来计划吃的二莜面,我们临时改变。吃着饭馆做的过油肉和红烧茄子就着家常饼,喝着茶水,聊着开心的话题。上了年纪了,都怎么喝酒了,我们是以茶代酒话人生。我们都自然而然地聊到了我的父亲。“你爸真是个热心人,记得那一年,你爸来民中在我们家喝过酒。我去了九中,你爸硬是不让我走,硬要我去家里吃饭,我也记不清吃的啥饭,但是你爸的热情深深感动了我。”万喜弟和我回忆着过去我的父亲为人处世感动人心的一幕。</p><p class="ql-block">我们这个年纪,吃啥都吃不多了,吃饭是个引子,见见面,说说话才是正题。退休了,能在一起谈得来的,能说说知心话的就这么一两个一直相处不错的知心朋友了。说着,聊着,不知不觉在饭馆吃饭的人都走了,已经是下午两点多了,我们离开了饭店,相跟着又走了一段路程,“路上慢点,再见!”“再见!”我们又约好下一次再相聚。</p> <p class="ql-block">人逢知己千杯少,话不投机半句多。人这一生,风雨兼程。在工作岗位时处出来的感情,退休后还能有这样的深情,确实难能可贵,我们都倍感珍惜。</p><p class="ql-block">有的人走着走着就散了,有的事看着看着就淡了,亲人也好,朋友也罢。人生一场戏,主角是自己。沙里淘金,珍惜知己。</p><p class="ql-block">2025年7月12日于呼和浩特市记</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