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文化名城一一大同

老曾

<p class="ql-block">图片:家人提供</p><p class="ql-block">文字编辑:老曾(参考网上,鸣谢)</p><p class="ql-block">美篇号:749968</p> <p class="ql-block">今年的五月中旬和下旬,家人决定到蒙晋一行,花二周时间对内蒙古中部和山西进行深度自驾游;特别是山西,历史悠久,古迹甚多,坊间传闻,七百年看北京,三千年看陕西,五千年看山西。此话虽有些夸张,当你走完一趟之后,你会有个深刻的印象,山西的确是中国民族摇蓝之一。</p> <p class="ql-block">山西过去十几年前曾去过,当时是跟旅游团走马观花,未有太深入的了解。这次家人出游,可我已迈入耄耋之年,步履开始蹒跚,难于适应长途跋涉和舟车劳顿,登山也举步维艰。惟有退而求次,留在家里,俨然像一个独行的背包客,换一个方式“旅游”,跟着家人的镜头,在祖国大好河山中驰骋观赏。每天看着家人发回的旅游照片,看到祖国的大好河山、历史文化古迹,虽未能亲临其境,却同样令我为之动容和激动,感概万千,深究其由,乃源自本老翁对伟大祖国母亲深切的爱。</p> <p class="ql-block">这次山西游,给我留下深刻印象首推大同市。大同市是国家在1982年首批24个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之一,建城历史已有2300多年,是中国九大古都之一,须知,大同建城还处于中国春秋战国时期,不可谓不早。历史上大同一直是北方中国的中心城市,素有“三代京华,两朝重镇”之称,地处华北、晋北大同盆地中心,晋冀蒙三省交界,是全晋之屏障,北方之门户,扼晋、冀、蒙之咽喉要道,历来为兵家必争之地。大同曾是代国的南都、北魏的首都,辽、金、元初的陪都。市内古迹众多,包括云冈石窟、大同古城、大同长城、华严寺、善化寺、九龍壁等,胜景古迹,多不胜数。观赏古迹,宛如在观阅中国北方璀璨夺目的历史和文化,给人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记。</p> <p class="ql-block">【大同古城】位于大同市平城区的大同古城占地面积为327公顷,古城外还建有南、北、东三个小城,与古城互为呼应,在冷兵器时代,大同古城成为重要的军事要塞。大同古城始建于秦汉时期,汉高祖刘邦为抗击匈奴入侵,在平城区修建大同古城池,高大的城墙,令匈奴人望而却步,不敢越城池半步。北魏皇帝拓跋珪定都平城,在大同古城修建皇都,建筑军事防御工程,成为坚不可摧的城堡。辽、金两朝时期,大同古城在当时已成为繁华之城。明朝洪武五年(1372年),朱元璋皇帝派大将徐达修建大同古城墙,将大同古城修建坚固的军事要塞,使之成为北方“九边”重镇,我们现在所见到的大同古城便是明朝古城,可以说,大同古城是国内古城墙中保留得最完整的;当你站在高高的大同古城墙上,历史的厚重感便油然而生,现时的中国已经强大,正值中华民族正走向伟大复兴,更觉感概万千,追古撫今,倍感自豪。</p> <p class="ql-block">【云冈石窟】大同云冈石窟,与莫高窟、洛阳龙门石窟並称为我国三大石窟。云冈石窟,位于大同西郊16公里的武州山南麓,石窟开凿于北魏皇始三年(公元398年),道武帝拓珪将都城从盛乐迁至平城(大同),武州山成为盛乐与平城之间的交通冲。文成帝拓跋濬即位后,令沙门统昙曜主持复法大业。在文成帝的支持下,昙曜大师选择了钟灵毓秀的武州山开凿造像,“凿山石壁,开窟五所;镌刻佛像各一,高七十尺,次六十尺,雕饰奇伟,冠于一世”。</p> <p class="ql-block">云冈石窟的大部分洞窟在孝文帝元宏迁都洛阳前完工,但造像工程则一直延續至正光年间(520年一525年),历时约120多年,历经北魏、西魏、北齐等朝代。现存主要洞窟45个,大小窟龛252个,石雕造像59000余尊,是中国石窟艺术宝库中的瑰宝,堪称5世纪石刻艺术之冠。早期由昙曜大师主持的作品气势磅礴,中期作品精雕细琢,华丽著称,晚期作品则以清瘦俊美见长。</p> <p class="ql-block">云冈石窟作为中国第一个皇家授权开凿的石窟,反映了北魏王朝的政治雄心,与我国诸多的石窟寺比较,云冈石窟最具有西来样式,即胡风胡韵最为浓郁。其中旣有印度、中西亚艺术元素,也有希腊、罗马建筑造型、装饰纹样、像貌特征等,反映出与世界各大文明之间的渊源关系,这在中华艺术宝库中是独一无二的,对后世中国文化艺术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p> <p class="ql-block">【华严寺】华严寺是大同市的重要宗教建筑,它始建于辽重熙七年(1038年),至令已有近千年历史,依据佛教经典《华严经》而命名,是中国现存年代较早,保存较完整的一座辽金寺庙建筑群,也是中国现存三大辽代寺院之一,按東西轴线布,寺内山门、普光明殿、大雄宝殿、薄伽教藏殿、华严宝塔等30余座单体建筑分列南北二条主轴线上,布局严谨;整体分上下两寺,上寺以大雄宝殿为中心,下寺以薄伽教藏殿为中心,这种布局,在佛教中独树一帜。华严寺集中了辽金建筑、小木作天宫楼阁、彩塑、壁画等各类文物,均居同类作品中上乘,在中国建筑史、宗教史和艺术史均占有重要地位。进寺观赏,游人无不为其作品而喝彩,感叹中国历史文化之博大精深。</p> <p class="ql-block">华灯初上,华严寺更具风采,美轮美奂,令人流连忘返。</p> <p class="ql-block">【大同九龍壁】</p><p class="ql-block">位于大同市内東街南侧的九龍壁,壁长45.5米,高8米,厚2.02米,是我国现存的三座九龍壁中最早、最高、最大、最富有艺术魅力的一座,堪称中国九龍壁之首,建于明朝洪武年间,是朱元璋第13子代王朱桂府前的照壁,是王府的遗珍琉璃精品。九龙壁使用孔雀蓝、绿、正黄、中黄、淺黄、紫等颜色,由426块琉璃构件拼构而成,弥座上平托九条龍,壁身下是青绿色汹涌波涛相连,五彩斑斓,蔚为壮观。</p><p class="ql-block">九龍壁全部便用黄、绿、藍、紫、黑、白等色的琉璃拼砌而成,壁体由三部分组成,底部为弥座,中部为壁身,上部为壁顶;第一层是麒麟、狮子、猛虎、梅花鹿、飞马等。第二层是行龍,壁前影池一方,长34米,深0.8米,石勾栏围绕。池中清水如镜,九条巨龍倒影在池中,活灵活现。壁顶为单檐五脊,正脊为高浮雕的多层花瓣,花朵及行龙、脊兽俱全,生动活泼,让人百看不厌,美不胜收,体现了首屈一指的王府遗珍风采。</p> <p class="ql-block">连我自己都没想到,经历这次另类的“旅游”,竟可以把大同市国家历史文化古城的二千多年的历史文化娓娓道来,令我惊喜不已,莫非正是人们常说的“老有所为,老有所乐”么。</p> <p class="ql-block">欢迎观赏!</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