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在教育的征程中,教师是点亮心灵的引路人,而自身心灵的滋养同样关键。近日,肇庆市高要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B证培训班顺利开展,为教师们开启了一场心灵赋能之旅。</p> <p class="ql-block"> 培训现场,华南师范大学的史嘉鑫博士围绕“学生积极心理品格及其培养”展开分享。从积极心理学的起源,到PERMA幸福理论,再到积极心理品质的培养路径,一个个理论知识与生动案例交织。积极品格轮盘上,智慧、仁爱、勇气等美德维度,让教师们清晰认知学生积极心理构建的方向;“什么是积极”的深度阐释,从主观体验、个人特质到社会关系,拓宽了教师对积极心理教育的理解。</p> <p class="ql-block"> 史嘉鑫博士围绕积极心理学展开深度分享。从积极情绪的多元内涵,如幸福、希望、感激等,到PERMA幸福理论(积极情绪、投入、关系、意义、成就 ),再到积极心理品质的识别与培养,史博士用专业且生动的讲解,带领教师们探索积极心理学的奥秘。</p> <p class="ql-block"> 其中,“积极品格轮盘”直观呈现智慧、仁爱、勇气等美德维度,让教师们明晰学生积极心理构建方向;关于“智慧”的互动讨论,从创造力、好奇心等角度切入,激发思维碰撞,将理论融入实践思考。教师们专注聆听、认真记录,在知识汲取中,重新审视教育中的心理密码。</p> <p class="ql-block"> 培训中,教师们专注聆听,或认真记录,或拍照留存要点。互动环节里,关于“智慧”的理解交流,更是碰撞出思维火花,让知识不再停留于理论,而是融入思考。</p> <p class="ql-block"> 这场培训,是一次心灵的充电。它让教师们掌握积极心理教育工具,明白如何培育学生阳光心态,也懂得在育人路上,先滋养自己的心灵。未来,这些汲取的知识,将化作课堂上的温度、育人中的智慧,助力学生积极成长,也让教师在教育之途,步履轻盈、心怀热忱,共筑心灵育梦的美好篇章。</p> 一 <p class="ql-block"> 我们5组的学员们端坐静听,目光紧锁屏幕。手中纸笔不停,将积极心理、品格培养等知识,化作一行行专注的笔记。在心理健康教育的滋养里,汲取赋能学生与自我的力量,求知若渴,共育心灵成长。</p> 二 <p class="ql-block"> 学员们或托腮凝思,或俯首疾书,将积极心理学的理念、积极心理品质培养方法等要点,认真落于纸面。沙沙书写声里,是对提升心理健康教育能力的热忱,为守护学生心灵积蓄力量。</p> 三 <p class="ql-block"> 这些心得,是知识沉淀,更是投身心理健康教育的热忱与决心,将化作照亮学生心灵的光。</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