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山精神万岁(13)

山外山(张凤山)

<p class="ql-block"> 陆军第 199 师 596 团云南老山地区</p><p class="ql-block"> 对越防御作战 40 周年纪念活动系列报道</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接上页)</p><p class="ql-block"> (三)摩托化开进(代号“704 工程”)</p><p class="ql-block"> 1985 年 3 月 19 日―3 月 21 日</p><p class="ql-block"> 1985 年 3 月 19 日开始,部队换乘自己的车辆, 以及昆明军区补充的车辆组成三个行军纵队,沿呈贡、宜良、开远、砚山路线开进, 时间三天, 总行程 425 公里。 计划 3月 21 日到达云南省文山州砚山县集结待命,代号“704 工程”。</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3 月 19 日 09:00,部队准时出发,12时前, 三个行军纵队陆续到达云南省呈贡县北侧实施集中加油 (铁路输送时车辆为防止火情,不宜装太多的油)。14 时 30 分,车辆加油后,继续组织部队开进, 当晚到达云南省宜良市陆军第 14 军 40 师炮兵团营房宿营。行程 84 公里。</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3 月 20 日,部队继续开进,上午 10 时许,团高机连开进至弥勒县附近山路时,因道路湿滑,转弯半径小,司机技术差,加之应该牵引的 14.5 双联高射机枪,装在车上运输,车载重心偏高,造成车辆侧翻,5 名战士摔出车外,4 人轻伤,战士陶乃国(这是我团轮战时的第一个伤员)骨折住院。当晚部队到达开远市陆军第 14 军炮兵团宿营,行程 181 公里。</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3 月 21 日, 部队继续开进。 军里下令所有高射机枪牵引行軍,排除了事故隐患。上午 10 时,军长张志坚、军政治部副主任黄兴在作训处处长冯育军陪同下, 在平远街路边检查我团摩托化开进的情况。 当晚部队到达团集结地域,云南省文山州砚山县铳卡乡。行程 160 公里。 团部驻铳卡乡某劳改农场场部,部队分散居住在附近农村。圆满完成摩托化开进任务,“704 工程”结束。</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四)临战训练</p><p class="ql-block"> 1985 年 3 月 22 日–5 月 20 日</p><p class="ql-block"> 团启用临时番号陆军第 14 军 40 师 (乙)2 团,代号 35282 部队,通信地址:云南省十支局二所。</p><p class="ql-block"> 3 月 22 日,部队休整。</p><p class="ql-block"> 3 月 23 日, 团召开常委会, 副团长施恒山传达了师临战训练会议精神。 团长刘安民在会上强调这里是云南,不是山东,我们的敌人是越军不是苏联, 临战训练一定要有针对性, 一定要把体能训练和野外适应性训练搞好。 吕嘉明政委在会上强调加强思想政治工作,严格控制部队,改善好伙食,防止各类事故的发生。</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3 月 24 日,团下达临战训练命令。3 月26 日―4 月 20 日,为临战训练第一阶段,完成 20 个训练日。全团所有人员除完成一般技能训练和体能训练外,重点完成防炮、防雷、 防偷袭训练。 4 月 21 日―5 月 14 日,为临战训练第二阶段,完成 15 个训练日,加强野外生存的适应性训练,全面提高部队在亚热带山岳丛林地作战的适应能力、 协同能力、保障能力和组织指挥能力, 为坚守防御作战打下坚实基础。5 月 15 日―20 日,为临战训练第三阶段,即转向训练阶段, 完成5 个训练日。主要进行向战区开进、换班、交接和战斗初期的技能和心理训练。</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3 月 28 日, 军组织各团领导赴老山地区现地勘察。 团长刘安民、 参谋长陈伟坚参加,经麻栗坡、三转湾、南朗,于 10 时 00 分到达老山 60 号阵地, 听取了南京军区陆军第 1军 1 师 3 团王参谋长对老山当面敌情地形的介绍, 当晚住边防 15 团麻栗坡磨山招待所。</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3 月 29 日上午, 刘团长、 陈参谋长到达陆军第 1 师 1 团盘龙指挥所, 听取该团陈团长对那拉口子敌情介绍。</p><p class="ql-block"> 3 日 29 日晚, 刘团长、 陈参谋长在磨山参加军作战会议, 张志坚军长对临战训练做重要指示。</p><p class="ql-block"> 3 月 30 日, 刘团长、 陈参谋长返回铳卡农场,连夜召开作战会议,传达现地勘察的情况和军长的重要指示。</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4 月 5 日,刘安民团长检查步兵三营七连射击训练,强调先敌发现,先敌开火,先敌歼灭。</p><p class="ql-block"> 4 月 10 日, 军政治部主任刘传鹏检查部队临战训练情况。 批评了部分干部战士急于上阵地,忽视临战训练的急燥情绪。</p><p class="ql-block"> 4 月 12 日,团在卫生队组织自救互救训练, 要求人人会用止血带, 人人会用急救包。</p><p class="ql-block"> 4 月 15 日晚, 陈伟坚参谋长组织司令部参谋人员夜间按地图行军。</p><p class="ql-block"> 4 月 16 日, 团下发训练指示, 要求各连抓紧培养小能人, 做到一兵多用, 一专多能,一线班、排的战士人人能当炮兵观察员、狙击手、六零迫击炮手、排雷手、有线架设兵等。</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4 月 20 日, 团在步兵一营二连驻地召开野战工事构筑训练现场会, 要求人人学会使用编织袋、 树杆、 竹杆构筑能防炮、 能防潮、能生活的简易工事。</p><p class="ql-block"> 4 月 22 日,团在侦察排组织各连观察员集训,学会观察情况,分析敌情,上报敌情。</p><p class="ql-block"> 4 月 25 日,参谋长陈伟坚、炮兵股长华长松检查考核五个炮兵连实弹射击训练,现地临时指定目标,下达射击命令。重炮连首发命中,试射三发全中,集火不好。一炮连首发不中,试射三发全中,集火不好,二炮连首发中,试射三发全中,集火好。三炮连首发中,试射、集火不好。 107 火箭炮连 1000 米距离单管行简易射击,两发全中,通过实弹射击对五个炮兵连的射击技能做到了心中有数。</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4 月 30 日上午,团邀请陆军第 1 师 1团的战友给全团连以上干部,介绍老山战况。</p><p class="ql-block"> 4 月 30 日下午,师在砚山县师部临时驻地召开作战预备会, 师参谋长李洪程对各团的防御任务作了初步区分, 并广泛听取了各团的意见。</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5 月 7 日,团长刘安民、参谋长陈伟坚率各营、连长和一线连队的班长,到陆军第1 师 3 团老山地区防御阵地现地见学,时间三天, 对全团 39 个阵地, 420 个哨位的情况有了基本了解。</p><p class="ql-block"> 5 月 11 日, 师召开作战会议, 正式下达老山地区防御作战命令。 步兵第 596 团当面之敌为越军 981 团一营,在此组织设防,与我军对峙。师命令我团加强炮兵第 12 师 22团(欠一营),炮 8 师 46 团一营,防化连侦察第五班第一组,师工兵连一排三班,防化连七班,喷火连十四班两具组。指挥北京军区工兵 115 团,成都军区汽车团一营、砚山县民工连、宜良县民工连、广南县民工连在 17 号阵地、81 号阵地、马嘿地域组织防御。 坚决扼守 20 号、 50 号、 80 号、 54 号阵地和 1072 高地,阻止敌军向老山攻击。</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左邻为步兵第 597 团, 在 662.6 高地方向组织防御,与其战斗分界线为 206 高地、800 高地(不含)、799 高地。</p><p class="ql-block"> 右邻为边防 15 团,与其战斗分界线为863 高地(不含)、长岭岗(不含)。</p><p class="ql-block"> 5 月 12 日,团召开作战会议,下达步兵第 596 团老山地区防御作战命令 。团决心成两个梯队部署,以 1072 高地、81 号阵地为主要防御方向,采取顽强坚守、守中有攻、攻防并举、近战歼敌的战术手段,坚守要点,寸土不丢,人在阵地在,以小的代价换取大的胜利,粉碎敌人的进攻,圆满完成防御任务。</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团基本指挥所位于 60 号阵地,团后勤指挥所位于小坪寨, 步兵一营指挥所位于 54号坑道,步兵二营指挥所位于小坪寨, 步兵三营指挥所位于 50 号阵地,炮兵营指挥所位于 23 号阵地。</p><p class="ql-block"> 5 月 13 日,师召开换防工作会议,下达换防和向老山地区开进的命令。</p><p class="ql-block"> 5 月 15 日, 步兵第一、 二、 三、 五、 七、</p><p class="ql-block">九连 6 个连队的部分班、排长 39 人,由副参谋长付廷万带队提前到达老山防区, 进一步熟悉道路、阵地、哨位,明确兵力部署,检查弹药贮备和生活设施, 为部队接防做好准备。</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5 月 19 日 17 时,步兵一营、三营组织开进接防,原定在小坪寨休整一个白天,20日晚利用夜暗掩护到达各自阵地。 因部队行动快, 在阵地见学的班排长见到部队后,20日凌晨就把连队带到位置, 提前完成接防任务。</p><p class="ql-block"> 5 月 20 日 17 时,团基本指挥所率步兵二营从砚山县铳卡乡出发,沿新街,麻栗坡县城、南温河乡开进,当晚 21 时到达坝子村,携带物资的车辆,闭灯驾驶前往,其余人员下车徒步行军 12 公里, 23 时 30 分, 到达老山 60 号阵地。</p><p class="ql-block"> 5 月 21 日 17 时 00 分, 团后指率炮兵营、后勤保障分队第三批出发,于 5 月 22 日凌晨到达小坪寨。途中,个别车辆没有按要求闭灯驾驶,受到团严肃批评。</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5 月 23 日 24 时 00 分, 团长刘安民在换防文书上签字, 陆军第 1 师 3 团指挥所撤离,步兵第 596 团正式接替陆军第 1 师 3 团在老山地区的防御任务。</p><p class="ql-block"> 5 月 24 日, 步兵三营八连经南温河、 勐硐直达 1423 高地, 接替边防 15 团部分阵地的防御任务。</p><p class="ql-block"> 整个临战训练阶段,全团情绪高涨,纪律严明,没有发生任何违纪和事故。</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未完待续)</p><p class="ql-block"><b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