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原创首发</p><p class="ql-block">美篇号:6949965</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22, 126, 251);">微距昆虫拍摄犹如一扇通往微观奇幻世界的大门,让我们得以窥视那些平日里被忽视的生命细节,感受大自然微观层面的神奇与美妙。</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255, 138, 0);">以下23幅图片,有15种昆虫,分别是:</b></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57, 181, 74);">中华蚱蜢 (剑角蝗)、 尺蠖 、 褐边绿刺蛾 、 天幕毛虫(毒蛾幼虫)、 螳螂、 黑尾叶蝉、 夹竹桃天蛾(独角虫)、 蝗虫 、 缘蝽、 叶䗛 、 菜粉蝶(菜青虫)、 棒络新妇蜘蛛、 红珠凤蝶、 七星瓢虫、 斑衣蜡蝉。</span></p> <p class="ql-block">天幕毛虫(毒蛾幼虫)</p> <p class="ql-block">天幕毛虫属于鳞翅目毒蛾科,广泛分布于世界各地。</p> <p class="ql-block">天幕毛虫于鳞翅目毒蛾科,广泛分布于世界各地。毒蛾幼虫身上通常长有浓密的毒毛,这些毒毛与毒腺相连,当接触到人类皮肤时,可能会引起皮肤瘙痒、红肿、疼痛等过敏反应 。它们食性较广,会取食多种植物,包括林木、果树等,在大量繁殖时,可能对农林作物造成危害。毒蛾幼虫的形态和颜色多样, 图中这只毒蛾幼虫身上的毛较长且浓密,具有一定的伪装和防御作用。</p> <p class="ql-block">尺蛾的幼虫,也就是尺蠖 ,还叫洋辣子。</p><p class="ql-block"> 它们食性广泛,会取食多种植物叶片,包括果树、花卉及林木等 ,部分种类在大量发生时,会对植物造成较为严重的危害。 尺蠖幼虫具有良好的拟态能力,常模拟树枝、嫩茎或叶片的形态和颜色,以此躲避天敌的捕食。</p> <p class="ql-block">夹竹桃天蛾(独角虫)</p> <p class="ql-block">夹竹桃天蛾幼虫,属鳞翅目天蛾科。</p> <p class="ql-block">夹竹桃天蛾属鳞翅目天蛾科白腰天蛾属,分布于非洲、印度、斯里兰卡、缅甸、印度尼西亚、中国等地。</p><p class="ql-block"> 幼虫主要取食夹竹桃科植物,如夹竹桃、长春花等 。幼虫身体粗壮,通常呈黄绿色至褐色,具有明显的花纹,头部有一个显眼的红色或橙色的角状突起,这是它的一大特征。夹竹桃天蛾成虫体型较大,翅展可达 90 - 120 毫米,前翅呈灰黑色,有深色波浪状横纹,后翅为橙黄色。</p> <p class="ql-block">尺蠖幼虫,尺蠖幼虫因行动时身体一拱一伸像用软尺丈量距离而得名。</p> <p class="ql-block">尺蠖幼虫食性较杂,会取食多种植物的叶片,比如常见的果树、花卉等,大量发生时可能对植物造成一定损害 。其具有出色的拟态本领,体色常与栖息环境相近,图中这只尺蠖幼虫呈绿色,攀附在植物茎秆上,不仔细看很难分辨,这种拟态有助于它们躲避鸟类等天敌的捕食 。</p> <p class="ql-block">中华蚱蜢,属直翅目蝗科蚱蜢亚科昆虫 。多分布于我国河南、河北、山东、江苏、安徽、浙江、江西、四川、广东等省,常见于农田、草地及林地边缘 。</p><p class="ql-block"> 中华蚱蜢以禾本科、豆科等多种植物为食,部分情况下会对农作物造成一定危害。它身体细长,绿色或褐色等,头部尖长,触角细长,后足发达善于跳跃。</p> <p class="ql-block">缘蝽,属于半翅目缘蝽科昆虫 。缘蝽种类较多,广泛分布于世界各地,在我国各地均有分布。</p><p class="ql-block"> 缘蝽多以植物的汁液为食,部分种类会对农作物、果树等造成危害, 是农业害虫。它们身体一般较为狭长, 具有长长的触角和足,外观颜色常为暗褐色、黑色等,部分种类身体上有一些独特的突起或纹理。</p> <p class="ql-block">黑尾叶蝉,属半翅目、叶蝉科、黑尾叶蝉属动物,原产于亚洲东南部,在我国分布于长江中上游和西南各省等地区,也分布于其他稻区,长江流域发生较多 。</p><p class="ql-block"> 它的寄主植物有水稻、茭白、慈姑、小麦、大麦等多种植物 。黑尾叶蝉会在水稻叶片或基部刺吸汁液,形成棕褐色伤斑,导致水稻茎秆发黑并倒伏,还能传播水稻矮缩病、黄矮病及黄萎病。它的后脚胫节有2排硬刺。其主要天敌有褐腰赤眼蜂、捕食性蜘蛛等,防治时需注意保护利用天敌昆虫和捕食性蜘蛛。</p> <p class="ql-block">螳螂,属于螳螂目螳螂科。螳螂是肉食性昆虫 ,以其他昆虫及小型动物为食,如苍蝇、蚊子、蛾类、蝗虫等,是农业害虫的重要天敌,对控制害虫数量、维持生态平衡有积极作用。</p> <p class="ql-block">螳螂,标志性的捕捉足,带有锋利的锯齿,能迅速抓捕猎物 。多数螳螂具有拟态能力,绿色的螳螂常栖息在绿色植物间,不易被发现,有助于它们伏击猎物和躲避天敌 。此外,雌性螳螂在交配后有时会吃掉雄性螳螂 ,这种行为被称为“性食同类”。</p> <p class="ql-block">螳螂与叶䗛</p> <p class="ql-block">叶䗛(xiū),属于竹节虫目叶䗛科。叶䗛是一种拟态极为神奇的昆虫, 主要分布在热带和亚热带地区,如东南亚、澳大利亚等地、中国 。</p><p class="ql-block"> 它的身体和翅膀形态酷似叶片,甚至连叶脉、叶柄等细节都能模仿得惟妙惟肖,这种拟态能帮助它们躲避天敌的捕食。叶䗛多以植物叶片为食,是植食性昆虫 。在移动时,它们还会模拟叶片被风吹动的姿态,进一步增强伪装效果。</p> <p class="ql-block">蝗虫,属节肢动物门昆虫纲直翅目蝗科。</p> <p class="ql-block">蝗虫,属节肢动物门昆虫纲直翅目蝗科。蝗虫是一种常见的农业害虫,食性广泛,喜食小麦、水稻 、谷子、玉米等多种禾本科植物。</p><p class="ql-block"> 蝗虫具有发达的后足,善于跳跃,能快速移动。部分种类蝗虫在特定条件下会大量聚集,形成蝗灾,对农作物造成毁灭性破坏 。它们的身体颜色多为保护色,利于在自然环境中隐藏,减少被捕食风险。</p> <p class="ql-block">棒络新妇蜘蛛,属蛛形纲蜘蛛目园蛛科络新妇属 。广泛分布于河南、浙江、广西、广东、四川、福建、贵州、云南等南方地区 ,以及日本、印度等亚洲国家。</p><p class="ql-block"> 棒络新妇蜘蛛通常在树枝间、屋檐下等地方结大型圆网,用于捕食昆虫 。雌蛛体型较大,色彩鲜艳,腹部背面有黄色、绿色等斑纹, 雄蛛体型远小于雌蛛。虽然它们有毒腺,但一般情况下,只要不主动招惹,对人类的威胁较小。</p> <p class="ql-block">七星瓢虫</p> <p class="ql-block">七星瓢虫,属于鞘翅目瓢虫科 。主要分布在我国东北、华北、西北、华东、华中、华南等地区,在日本、朝鲜、俄罗斯等国家也有分布 。</p><p class="ql-block">瓢虫是农业害虫,成虫和幼虫都以茄科植物(如茄子、马铃薯 )、豆科植物等的叶片为食,会啃食叶肉,残留上表皮,形成许多不规则透明的凹纹,严重时叶片千疮百孔,影响作物的光合作用和生长发育,降低农作物产量 。</p> <p class="ql-block">斑衣蜡蝉,属于半翅目蜡蝉科昆虫 。多分布于中国河北、河南、山东、山西、陕西、江苏、浙江等地区,也见于越南、印度等国家。</p><p class="ql-block"> 斑衣蜡蝉以臭椿为主要寄主,也会危害葡萄、猕猴桃、苹果、海棠、山楂 、桃等多种果树及花卉、林木。若虫和成虫会刺吸植物汁液,导致嫩梢萎缩、畸形,其排泄物还会诱发煤污病 。它的若虫体色多变,有黑色带白点等形态,成虫翅膀颜色艳丽,带有黑色斑点, 是一种较为常见且具有一定危害性的林业害虫。</p> <p class="ql-block">红珠凤蝶,属于鳞翅目凤蝶科珠凤蝶属。红珠凤蝶主要分布在我国河南、浙江、福建、江西、广东、广西、海南、云南、台湾 等地,在南亚、东南亚地区也有分布。</p><p class="ql-block"> 红珠凤蝶的幼虫以马兜铃科植物为食,成虫常访花,吸食花蜜,是一种较为美丽且具有一定观赏性的蝴蝶。它的翅膀主要为黑色, 后翅及腹部有鲜艳的红色斑纹,这使其在花丛中格外引人注目。</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