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b>屡出奇计定汉基(之一)</b></p><p class="ql-block"> <b style="font-size:20px;">陈平归汉</b></p><p class="ql-block"> 孟庆国</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b style="font-size:15px; color:rgb(176, 79, 187);">“平遂至修武降汉,因魏无知求见汉王,汉王召入。是时万石君奋为汉王中涓,受平谒,入见平。平等七人俱进,赐食。王曰:“罢,就舍矣。”平曰:“臣为事来,所言不可以过今日。”于是汉王与语而说之,问曰:“子之居楚何官?”曰:“为都尉。”是日乃拜平为都尉,使为参乘,典护军。”</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15px; color:rgb(176, 79, 187);"> 一《史记.陈丞相世家》</b></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秦汉交替之际,天下英才辈出。在刘邦打天下的过程中,张良、萧河、陈平三位谋士起了至为重要的作用,被称为汉初三大名相。</p><p class="ql-block"> 但与张良、萧何的完美形象相比,陈平的形象则黯然失色。刘邦曾评价说“夫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镇国抚民,给饷馈,不绝粮道,吾不如萧何。对陈平的贡献与作用,则未予肯定,甚至说其“智有余,然难以独任”。这是因为,陈平的计谋多为阴谋,不少是拿不到台面上的东西,说出去有损自己大汉天子的尊严,故讳莫如深。世人对其讥评不断,甚至称他为专会使诡计的阴谋家。陈平自己也说:“我多阴谋,是道家之所禁”。并预言“吾多阴祸也”,自己的封号与食邑后世无福袭之。</p><p class="ql-block"> 然而,细读《史记.陈丞相世家》中记载的陈平的这些计谋,不得不叹服他是个精通黄老之术、聪明绝顶的谋臣贤相。与其他谋士相比,陈平以急智见长,他多次在危急时刻出妙计,献奇策,消灾解难于无形,拯救大厦于将倾。正是靠陈平的计谋,刘邦在荥阳、白登两次脱险,项羽、韩信两大战神被扳倒,诸吕被诛,文帝登基……可以说,在汉王朝建立和巩固的功劳簿上,陈平的贡献不在张良、萧河之下。若无陈平,汉高祖开创的大汉基业就可能中途夭折,令后世景仰的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太平盛世--文景之治,就不会如期而至!</p> <p class="ql-block"> 2025年盛夏,我专程来到位于原阳县阳阿村陈平祠,探访这位西汉名相波澜壮阔的人生。</p><p class="ql-block"> 陈平的祖先是陈国贵族,楚灭陈时逃到阳武一带(今原阳县阳阿村)。陈平父母早亡,与哥哥陈伯相依为命,靠家里的30亩地维持生计。他少时喜欢读书,哥哥大力支持,独自耕种,“纵平使游学”。为此,陈平引起了嫂子的不满。陈平长大后出落得很英俊,有人开玩笑地问他:“贫何食而肥若是?”你家那么穷,吃什么吃得这么高大肥壮?陈平的嫂子抢白道:“亦食糠覈耳。有叔如此,不如无有。”意思是说,吃什么?也就吃些糖、麸子!有这样的弟弟,倒不如没有的好!陈伯兄弟情深,听老婆这样说弟弟,竟一气之下将老婆休了。</p><p class="ql-block"> 到了该娶媳妇的年纪,却没人愿把姑娘嫁给他,都嫌他家贫,游手好闲,结果便宜了一个结过五次婚的张家女子。乡里有个富贵人家,主人叫张负,他的孙女“五嫁而夫辄死,人莫敢娶”。陈平倒不在乎,要娶张女为妻。一次乡里有户人家办丧事,陈平料定张负会到场,于是就前去帮忙,故意在张负面前表现自己,果然引起了张负的注意。陈平回家的时候,张负悄悄地跟在他后面,见陈平虽住在穷街陋巷,一张破草席挂在门上,但门前有很多座车的车辙,因此断常有长者与陈平来往。 回到家中,张负把看到的告诉儿子张仲,并要将孙女嫁给陈平,张仲极力反对。张负对儿子说,“人固有好美如陈平而长贫贱者乎?”像陈平这样俊美、有追求的人,难道会永远贫贱吗?于是做主让孙女嫁陈平,并且拿钱给陈平,让他大大方方地下聘礼,办酒席。孙女出嫁时,张负还特意交代孙女:“毋以贫故,事人不谨。事兄伯如事父,事嫂如母。”陈平娶了张氏后,日子滋润起来了,于是即专心读书,与友交游,静待时机。</p> <p class="ql-block"> 秦二世元年(前209年)秋,陈胜揭竿而起,天下大乱。义军将领周市在魏国故土打败秦军,立魏国公子咎为魏王。久怀大志的陈平在家里坐不住了,他辞别家人,带着几个年轻人投奔魏王咎,被任命为太仆。这是个位列九卿的官职,陈平自然感恩戴德。但不久他发现,魏王不是个可以依靠的主,对他的谋划不仅不能理解和采纳,还对他产生了怀疑。陈平毫不犹豫,立马一走了之。</p><p class="ql-block"> 不久,项羽打到黄河一带,陈平改投项羽帐下,随项羽入关破秦,击败章邯,因功受赐爵卿。</p><p class="ql-block"> 刘邦与项羽之间的战争爆发后,位于现在河南北部的殷王背叛项羽。项羽任命陈平为信武军,让他带着楚军中的魏国人攻打殷王。陈平得胜,殷王归顺,项羽很高兴,“拜平为都尉,赐金20镒(一镒20两)。”但没过多久,刘邦又打败殷王,占了他的地盘。项羽怪罪陈平等人没把事情办好,要杀他们。陈平一看势头不好,赶忙把赏金和都尉印封起来,派人送还项羽。自己带着一把剑落荒而逃,过黄河去投奔汉王。</p><p class="ql-block"> 就在这次逃亡中,陈平差点丢了性命。原来,他急于渡河逃命,不小心上了条贼船。“船人见其美丈夫独行,疑其亡将,要中当有金玉宝器,目之,欲杀平。”陈平感觉危险将至,但船行河中,避无可避,脑瓜一转,计上心头。他放下佩剑,把衣服脱下扔到一边,光着膀子去帮船夫划起船来。“船人知其无有,乃止”。陈平“解衣裸而佐刺船”,逃过一劫,这种急中生智,化险为夷的机敏,真非常人可比。</p> <p class="ql-block"> 刘邦此时正屯兵修武,陈平来到后,经旧友魏无知引荐求见汉王。刘邦召入相见,但并没把陈平当回事,客套敷衍几句,请他和其他6个人一起吃完了饭,就挥手让他们回馆舍去休息。 陈平心想,我冒死前来投奔你,哪能让你就这么三言两语打发走?他站起来说道:“臣为事来,所言不可以过今日。”于是,刘邦把他留下来,两人谈了什么,司马迁没有记载,只写道:汉王问陈平:“子之居楚何官?”平答:“为都尉”。当天,刘邦“乃拜平为都尉,使为参乘,典护军。”即和他同车出行,并委托他监护诸军。</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