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美川西-格聂南线之三(色达五明佛学院和亚青寺)

小乔

<p class="ql-block">在游览川西壮丽的山河,探索丰富的文化时,不得不提及的一个核心元素便是藏民坚定的宗教信仰, 对于他们而言,佛教信仰不仅仅是一种宗教,而是贯穿他们生命的每个阶段的核心元素,这一信仰从新生儿开始便对他们产生深远影响。</p> <p class="ql-block">在藏民心中,家庭与寺庙和僧人之间存在紧密的联系,寺庙和僧人几乎被视为家庭的一部分。家中有事都会向寺庙中德高望重的僧人求助;在他们的传统观念中,一个家庭也以家中有孩子出家为僧而感到骄傲,因为从此有一位血脉亲人能够保护整个家族;当一个孩子成为僧人后,也不会断了和家庭的联系,他们的亲情依然存在,依然紧密;这个孩子会代表整个家庭潜心修习佛法,为家庭全体成员带来福报,犹如代替全家去修行一样;而出家为僧被视为一种崇高的社会职业,父母会为孩子选择这条道路感到骄傲,因为他们的角色是为众生祈福和消除灾难,这份职业比社会上的任何其他职业都更具神圣性。</p> <p class="ql-block">我们此次旅程中的色达和亚青寺正是这片川西秘境中藏地佛国,藏民心中佛学的圣殿。</p> <p class="ql-block">(一)佛国之都——色达</p> <p class="ql-block">色达五明佛学院位居于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色达县城郊,顺喇荣沟上行数里,就是举世闻名的喇荣寺五明佛学院,也称色达佛学院。色达佛学院是世界上最大的藏传佛学院之一,由晋美彭措大师于1980年创建。由于当时得到了政府的大力支持,佛学院发展相当迅速,色达喇荣寺五明佛学院常住喇嘛有两万多人,每遇有佛事活动人数还会增加,最多时可达四万多人。</p><p class="ql-block">色达是藏传佛教中红教比较集中的地方,当地人有“色达山河一片红”的说法。</p><p class="ql-block">身披绛红色僧袍的喇嘛和觉姆,神情肃穆,步履纷纭,来来往往的空气中,充满了佛教大欢喜与大祥和的气氛。</p> <p class="ql-block">初到色达,其壮观的气魄,让人目瞪口呆,连绵数公里的山谷里,布满了密密麻麻的小木棚屋,这便是喇嘛和觉姆的宿舍了,依山而建的小木屋,低矮而简陋,采用的是土木结构,木屋的平顶上铺满着泥土,抵御严寒,木屋空间很小,仅能打坐与睡觉,屋与屋之间,比肩而立,只有狭窄的小路相连。</p><p class="ql-block">他们中有年轻的脸庞,也有佝偻着缓慢前行的老者,但无一例外,每个人的脸上都有着坚定不移的眼眸和那种与世无争的平和纯净,他们都知道自己并不孤独。</p> <p class="ql-block">没有人不会为眼前满山的红色僧舍所震撼,在这荒凉人稀的川西高原聚集了如此多的人本来就是一件令人惊讶的事,而他们都是为了修进佛法,在此过着极其艰苦的生活。</p><p class="ql-block">谷底和山梁上,分布着几座寺庙和佛堂,建筑规模虽都不算大,但装饰考究而辉煌,坛城在阳光下显得更加金碧辉煌,仪容万千,连绵数公里的绛红色建筑,在蔚蓝苍穹下昭示着神秘庄严的宗教色彩。</p> <p class="ql-block">(二)藏地“女儿国”——亚青寺</p> <p class="ql-block">色达喇荣五明佛学院是闻听教法的最胜处,而亚青寺,则是闭关实修的上上之选。</p> <p class="ql-block">距白玉县一百多公里的一处美丽草原上,就是比色达更为神秘的藏地“女儿国”——亚青寺了。</p><p class="ql-block">她建于昌台大草原,昌曲河穿寺而过,地势平坦、视野开阔。</p><p class="ql-block">河东是昌台地方的盆地和湿地,为觉姆区,大河沿觉姆区西边流过,很多小溪环绕纵横于觉姆区内,河西是山坡,靠近马路主干道,为僧众区,僧众房屋沿山坡修建。</p><p class="ql-block">伫立在山坡上映入眼帘的是觉姆(藏族女性出家人的称谓)密密麻麻的棚屋如同一个个小火柴盒,与五明佛学院相比,苍凉萧瑟的感觉更甚,仍是不可置信的简陋!</p> <p class="ql-block">“觉姆岛”这边隔河建有两座桥,一座水泥桥连接主殿,一座吊桥连接右侧的“修行山”。</p> <p class="ql-block">一个神秘的“女儿佛国”里,看得最多的便是那里的觉姆。黝黑的脸庞上两朵盛开的高原红,全身被红怏怏的麻布所包裹,一双双美丽的大眼睛审视这我们这群山外的来客,一句“扎西德勒”就这样拉近了彼此的距离,她们羞涩的一笑,转身离去,仿佛天边的一抹云彩,那样忽远忽近。</p> <p class="ql-block">亚青邬金禅林--简称亚青寺,始建于公元1985年,由大圆满成就者喇嘛阿秋仁波切住持,并严格要求弟子闭关实修; 附近有一座专供觉姆集中修行学习的大殿,大殿附近及周围山坡上遍布觉姆们建的红色修行小屋,这就是全览“觉姆岛”的情景。</p> <p class="ql-block">午饭时,在寺边的素食餐馆里,我们和两位觉姆搭讪,一位只看着我们腼腆的笑,一位还算健谈,她告诉我们,他们在院中学习时间最少六年,有人终其一生,学院不收学费,但吃住要自行解决,她26岁,一切费用都是家人供给;我们问她,学成后可以做讲师或者学者以此谋生吗?她说不能,只是学习,不断的学习……</p> <p class="ql-block">我们问不下去了,顿觉自己是何等物欲、浅薄,走出餐馆,听到金色的经筒在人们干枯的手转过之后留下一串串悠长的嘎吱嘎吱的响,行走在红色的海洋里,僧房是红的、袈裟是红的,我的眼睛不由的也红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