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我是78年底离开家乡去参军,我和同伴们,从镇江上火车,那是第一次看到火车样子,在火车上,从广播宝听到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公报,后来我就留在大城市了。年轻时,忙于工作谋生,那时父母亲尚年轻,我很少回家乡,其实农村是从三中全会后,推行以家庭为单位承包责任制,很快就发生很大的变化,这些变化我没有参与,但也感受到了。因此,我的亲身感受还留在78年之前,现在村庄上的状态和民风已发生了深刻的变化。</p><p class="ql-block"> 为了留住那些美好记忆,记住父辈们曾经拥有的快乐,和走过的艰辛历程,于是我写下了往事斑斑点点。</p><p class="ql-block"> 集体劳动场景。那时在生产队里社员中能罱渣,便是壮劳力,工分最多,所谓社员是农业合作社成员的称谓。</p><p class="ql-block"> 夏天,天刚蒙蒙亮,去罱渣人草草吃一点饭,撑着船到湖某个区域罱渣,所谓罱渣,把湖底淤泥和水草,挟上船,堆上岸,经过自然发酵后,作庄稼的基肥。</p><p class="ql-block"> 当年我们村有十个生产小队,每小队几条船,几十个壮劳力,几十条船,湖面上竹杆林立,都集中在浅水区上,晨曦刚出东方,湖面上映得红红的,会唱歌的社员,小调子浑段子逗着乐,欢乐一片,想起这种欢乐有趣劳动场景都历历在目。</p><p class="ql-block"> 罱渣的人从不空手而归,小鱼小虾总能搞一点,手脚快的人收获更大一点。</p><p class="ql-block"> 那更好玩是,这里是女人禁区,有些男人一丝不挂在干活,从古以来,就这个样子,女人们也知道,从不去那里。</p><p class="ql-block"> 进入这个行当的便是男人的骄傲,一挟泥渣有一两百斤,从水中拖上船仓,要把力气,还要连续干,这说明你壮实有劲,是个男人。男人若干不了这活,一辈子在村上都难以抬头。</p><p class="ql-block"> 每年这种活在夏天要干两个多月,虽然辛苦,要把力气,但男人们乐此不疲,都喜欢这种快乐场面,这是男人的面子。</p><p class="ql-block"> 这些男人也是姑娘们择偶的加分条件,媒婆们总拿此说事。</p><p class="ql-block"> 假如说我不走出村庄,我也会争取做他们队伍中的一员。</p><p class="ql-block"> 现在农民种田不用这些基肥了,全用复合肥,收成比以前多几倍,但粮食口味没有当年香浓,世界上没有绝对的好事。</p><p class="ql-block"> 当我银发苍苍,回想以前这种壮观有趣时光,我在想,快乐是什么?是酒徒眼中的美酒?是好色之徒的美女?是饱食终日无所事事懒汉?我想都不是!应该属于用辛勤劳动,在劳动创造美好生活,创造欢乐的人们。</p><p class="ql-block"> 勤俭是美德,劳动最光荣是那个年代最美最朴实的价值观。我们应该继承和发扬这种精神,推动时代的进步。</p><p class="ql-block">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