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重根

凌云

<p class="ql-block">  今天去参观了旅顺监狱旧址,这座红色砖墙建筑静静地矗立在绿树掩映中,仿佛仍在诉说着那段沉重的历史。前言中提到,这里曾是日本侵略者监禁和摧残中、韩、苏、日、美国等国反法西斯战士的地方,也是抗日志士坚持正义、宣扬理想的战场。站在门口,我仿佛听见了历史的回声,那些为人类和平献身的事迹,依然在激励着我们为建设和平世界而努力。</p> <p class="ql-block">  走进展馆,第一眼就被一座雕像吸引——那是安重根,1879年出生,1910年英勇就义。他坐在那里,神情坚毅,仿佛仍在思索着国家的未来。展馆的墙上挂满了他的事迹介绍,我站在雕像前,心中涌起一股敬意。他不仅是一位义士,更是一种精神的象征。</p> <p class="ql-block">  展柜中陈列着几份泛黄的文件,字里行间仍能感受到那个时代的紧张氛围。我轻轻读着上面的文字,仿佛穿越了时空,回到了那个动荡的年代。</p> <p class="ql-block">  在一间陈列室里,我看到一封泛黄的手写信件,是用毛笔书写的,字迹工整,纸张微微泛黄。旁边还有一个红色标签,写着“安重根遗书”。我凑近细看,信中表达了他对家人的思念与歉意,也写下了他对未来的期望。那一刻,我仿佛看到了他坐在牢房中,提笔写下这些话时的神情。</p> <p class="ql-block">  另一面墙上挂着一张旧报纸,标题是“大韩独立”,背景是太极图案,报纸上还有几位历史人物的肖像。我站在那里,读着那些文字,仿佛听见了那个时代人们对自由与独立的呼唤。</p> <p class="ql-block">  一份文档吸引了我的注意,上面详细列出了安重根控诉伊藤的15条罪状。旁边的展柜中,还陈列着他与妻子的合影,以及他写给妻子的遗书。信中写道:“愿你平安,愿你幸福。”落款是1910年2月14日。那一刻,我感受到了一位丈夫对妻子的深情,也看到了一位义士对国家的忠诚。</p> <p class="ql-block">  一张黑白照片吸引了我的注意,照片中几位军装男子围坐在桌旁,神情凝重。文字说明中提到,这是1910年3月25日,安重根与两位弟弟会面时,将遗书交给了他们,并通过律师向同胞传达了自由独立的愿望。我站在照片前,久久不愿离去。</p> <p class="ql-block">  展馆深处,有一张安重根的半身雕像,放置在白色展柜中,灯光柔和,气氛庄重。雕像下方刻着他的生卒年份,我站在展柜前,心中默念着他的名字,仿佛在与他对话。</p> <p class="ql-block">  一块刻有“青草塘”字样的石碑静静矗立,旁边是一张人物照片,照片下方写着一段遗言。我读着那些话,感受到一种深深的家国情怀。虽然不知道这位是谁,但他的遗言与安重根的精神遥相呼应。</p> <p class="ql-block">  一尊立在韩国独立馆的石雕的照片,上面刻着安重根的诗句。我站在石雕前,读着那些诗句,仿佛听见了他心中的呐喊。</p> <p class="ql-block">  在展馆的尽头,一封写给母亲的遗书让我热泪盈眶。信中写道:“母亲,请原谅我的不孝,愿您安好。”落款是1910年2月14日。我站在那里,仿佛看见他提笔写下这封信时的神情,那是一个儿子对母亲最深的思念。</p> <p class="ql-block">  遗言背景是一块石碑前摆放着几束鲜花,背景是哈尔滨公园的景色。文字说明中提到,安重根希望死后能葬在哈尔滨公园旁,等待国家主权恢复后回归故土。我站在石碑前,心中默念着他的愿望,也默默为和平祈愿。</p> <p class="ql-block">  一张图纸展示着旅顺监狱的布局,红色标注着死刑室的位置。我站在图纸前,想象着那些年这里发生的一切,心中充满敬意与哀思。</p> <p class="ql-block">  展馆角落,一座雕像被蓝色灯光照亮,放置在白色展柜中。我站在那里,静静凝视着它,仿佛在与历史对话。</p> <p class="ql-block"> 展馆尽头,一尊铜制半身像静静矗立,背景是紫色的,雕像神情严肃。我站在像前,心中默念着他的名字——安重根。</p> <p class="ql-block">  展馆中央,与之前一样的黑色雕像在蓝色灯光下静静矗立,周围悬挂着纪念安重根的书法作品。我站在那里,仿佛听见了历史的回声。</p> <p class="ql-block">  展馆一角,一间复原的牢房里,木床与木桌静静摆放,墙上挂着“无名入口”的牌子。远处凝视,仿佛听见了当年囚室中的低语。</p> <p class="ql-block">  展馆的最后,一段文字写道:“一个民族如果没有对其历史的彻底了解,就不可能永远存在下去。”我站在那里,默默记下这句话,也记住了安重根这个名字。</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