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而作。</p> <p class="ql-block"> 作者 熊德成</p> <p class="ql-block">双流、华阳二县农民抗战中向國家踊跃上缴征收田赋。</p> <p class="ql-block">双流、华阳二县,地处成都天府之国腹地、是天然的粮仓。抗战中,给国家的粮食之需,做出了卓越贡献。</p><p class="ql-block">1938年10月武汉失守后,长江中下游平原产粮区相继被日寇占领,粮食问题极为严重。1941年,田赋改归中央直管,实行田赋改征实物政策。四川在5年中征缴的粮食,约占全国征粮总额的三分之一。当时全川135个县,双流、华阳征缴的粮食占全省的百分之二以上。</p> <p class="ql-block">國家《新华日报》抗战中表扬四川人民对國家的粮食贡献。</p> <p class="ql-block">双流档案馆保管的田赋档案,记录了1941年、1943年、1946年双流、华阳二县田赋征实情况:</p><p class="ql-block">1941年田赋征实。征粮(稻谷),双流为64855市石,华阳为99192市石;购粮(稻谷),双流为64855 市石、华阳为99192 市石,总计328094市石。其中双流为129710市石,华阳为198384市石。该年全省田赋证实总计为1382万市石,双流、华阳占全省的2.3%。</p><p class="ql-block">1943年田赋征实。征粮(稻谷),双流为92309市石,华阳为141134石;借粮(稻谷)双流为76614市石,华阳为114020 市石。总计424077市石,其中双流征借为168923 市石,华阳征借为255154市石。该年全省田赋征实为1605万市石,双流、华阳占全省的2.6%。</p><p class="ql-block">1945年田赋征实。征粮(稻谷),双流为91321市石,华阳为138533市石;借粮(稻谷),双流为119355市石,华阳为170269市石。总计为519478市石,其中双流任借为210676市石,华阳征借为308802市石。该年全省田赋证实为1822万市石,双流、华阳占全省的2.9%。</p> <p class="ql-block">双流、华阳二县农民积极车水提灌,保证水稻用水,多产粮食,支援抗战前线用粮。</p> <p class="ql-block">除完成田赋征实,双流、华阳还担负了解决军粮、民食、公粮等额外任务:</p><p class="ql-block">军粮供应。国民党军事委员会1941年10月在给各战区及各省驻军的通令中披露:1941年共调拨军粮硕米300万市石(约相当于稻谷600万市石),其中双流县就征购了2万市石(稻谷)。军粮的供应,自实行田赋征实后,从没短缺,双流、华阳人民是有功的。</p><p class="ql-block">民食供应。抗战以来,成都米价不断上涨。1940年3月,每市石骤涨至60元以上;当年7月,持续上涨:月初每市石80元,8月每市石100元,9月每市石115元,10月每市石120元。1941年10月,又涨至每市石285元。以后各年,继续上涨,每市石价格1942年为900元,1943年为1800元,1944年为10000元,1945年为12000元。人民生活无保障。政府为解决米价问题,采取了平价米供应市场和平价米配售。成都没有一家民食供应处,所需粮食从双流、华阳等附近各县调拨。这对保证民食供应,安稳民心,促进抗战,起了一定作用。</p><p class="ql-block">公粮供应。主要是军警团队、公务人员、教师等的用粮。由于物价飞涨,政府给公职人员发薪时拨发一定数额公粮。当时一般公职人员工薪很低。1940年小学校长月薪仅20余元,1937年警长月薪10元,警士6元,伙夫、清道夫4元。以后公职人员货币工薪虽然也在增加,但远远低于物价和米价上涨指数。所以公职人员生活唯有所拨发的公粮。公粮需求大时,田赋增加。1945年,双流、华阳县级公粮不敷,农田赋从征借总额中加征弥补,双流加征14949市石稻谷,华阳加征 32120市石稻谷。</p><p class="ql-block">优待抗日军人家属。为激励前方将士英勇杀敌,双流、华阳从1938年起,对出征抗日军人家属除减免地方临时捐税、解决特殊生活困难外,还给予长年优待。双流县1938年共发优待金2035元,优待谷932.4市石。以后每户每年发给优待谷8石,分四季发放。从1939年至1945年,累计发放稻谷52397市石。优待谷来源,1941年前,由乡镇筹募。以后每年随粮带征。竭力捐钱捐物支持持久抗战。</p> <p class="ql-block">双流、华阳二县农民保证抗战前线急需,及时向國家送粮。</p> <p class="ql-block">抗战期间,双流、华阳人民比抗战前还多承担了省政府新开征的房产税、土地税、土地使用税和加税的屠宰税、契税附加、斗息等的增税部分。认购了种类繁多的公债。据档案资料记载,双流县、华阳仅1942年就认购战时公债231.5万元,同盟胜利公债23210元(银元)。同时,还节衣缩食,捐钱捐物,支援前方将士长期抗战。据档案记载,双流所办好事有:慰问、照顾驻县部队和县境机场驻军,慰问黔桂将士、滇缅将士;接待过境部队,帮助新兵移送,千方百计提供住宿:接纳成都避难民众,收养战区难童,安置工作涉及7个乡镇:接济全国湖北、安徽、江苏、河北、江西、山东、山西、河南的过境难民、一些部队伤兵近百人;安抚抗战军人家属,仅1940年中秋节在城关双江公园就宴请1099户。此外还救济河南民、华阳灾民各数千元。</p> <p class="ql-block">“哥哥前线打鬼子,小弟我在家多种稻谷支援前线用粮!”</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注:本文依据原载《双流政协文史资料选辑》第十三辑文执笔者熊德成、徐安全《血沃中华,功垂千秋——双流、华阳人民八年抗战贡献概览》改写。</p> <p class="ql-block">(欢迎朋友们观赏!)</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注:文、美篇编軿/熊德成(瞿人犁石) 图片/网络下载</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