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b>乌云格日勒 / 摄制</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2025年7月1日星期二,农历六月初七上午,观赏了在中国国家画院举办的“章華流芳——楚文化主题美术创作工程作品展”。</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前 言</b></p><p class="ql-block"><b>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荆楚文化是悠久的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中华文明发展史上地位举足轻重。”这是对荆楚文化的精辟阐释和高度评价,是我们传承弘扬荆楚优秀传统文化乃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自信之基、立足之本和动力之源。为深入领会习近平总书记的指示精神,努力传承弘扬荆楚优秀传统文化,促进其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为中国式现代化湖北实践贡献力量,由湖北省文联精心策划主办,湖北省国画院具体实施的“楚文化主题美术创作工程”,汇集湖北美术学院、湖北省美术院及多所艺术院校近百名专业艺术家,历经三年精心创作,通过严格评审,从逾百件作品中遴选出50件精品佳作,系统展现了楚文化的历史底蕴与艺术创新。该工程通过跨机构协作实现了传统文化资源的现代转化,形成了具有荆楚特色的主题性美术创作成果集群。</b></p><p class="ql-block"><b> 画以载道。就内容而言,这批画作均聚焦楚文化的重要人物、重大事件和重点景观。论人物,既有“观象授时,绝地天通”的楚人始祖祝融,又有“一飞冲天,一鸣惊人”春秋五霸之长楚庄王,还有“志洁行廉辞悬日月”的伟大爱国主义诗人屈原;论事象,不仅有立国之时楚先民“筚路蓝缕,以启山林”的雄心壮举,而且有确立春秋中原格局的城濮之战和泓水之战的刀光剑影、鼓角争鸣,还有试图以“明法审令,破横散纵”力挽狂澜的吴起变法;论景物,不啻有楚人立国之地的浩浩丹水和巍巍荆山,也有“层台累榭,砥石翠翘”的楚国大型离宫章华台,更有雄浑激越,宫庭震惊的“地室金奏,钟鼓齐鸣”·…60幅画作,浓缩了楚国跌宕多姿的历史,再现了楚国惊采绝艳的文化。</b></p><p class="ql-block"><b> 画以流美。此次展品的可贵之处不只是内容的广博和篇幅的宏大,更在于其具有炉火纯青的艺术手法。一是浓淡相宜。画作线条畅达如行云流水,色泽雅致如淡墨轻烟,墨色的深浅与线条的浓淡,尽显楚文化的韵律与精魂,令人在视觉盛宴中经受心灵的净化。二是繁简相适。画作如诗,繁简适宜,寥寥数笔,展现出楚国繁纭复杂的历史事象和灿若星河的风流人物,显示出中国传统艺术的简约之美,体现了作者对楚国历史文化的熟稔和驾驭复杂历史题材能力的高超。三是动静相生。作者笔走龙蛇,墨飞云海,每一幅画都是时光与艺术的对话,动态与静态的碰撞,赋山川人物以鲜活的生命,予静态的景物以动态的灵魂。四是情景相融。每一笔都是匠心独运,诉说着人与自然的和谐;每一幅图都是天地人合一的美学呈现,令人不得不惊叹楚文化的超凡脱俗与博大精深。</b></p><p class="ql-block"><b> 展览作品以其丰富的内涵、精湛的技艺和独特的审美,构成了一道奇妙的 中华艺术风景线,一幅壮美的楚国八百年风云谱,引导观众沉浸于艺术的海洋中,感受那超越时空的大美与伟力!</b></p><p class="ql-block"><b> 刘玉堂</b></p><p class="ql-block"><b> 湖北省荆楚文化研究会副会长</b></p><p class="ql-block"><b> 2025年6月</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