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大足石刻是全中国摩崖石刻中最好的,而不是之一。一是年代久远,持续雕刻时间长久。从初唐到明清,一直在不断增刻。二是它的完整与规模,雕刻分布大足多个地点,大多没有遭到严重破坏;三是它以集释(佛教)、道(道教)、儒(儒教)“三教”为一体,加之神话、传说、世俗等内容,世所罕见;以鲜明的民族化、世俗化、生活化特色在中国石窟艺术中独树一帜。是研究各个朝代当时生活状况的鲜活标本。四是大部分为精雕细刻,栩栩如生,且附加彩绘。</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筚篥(bì lì),又称管子,是中国传统双簧管乐器,属吹管乐器。其管身多为木制或竹制,开八至九孔,管口插苇制哨子发音,音色高亢明亮,广泛用于民间音乐、戏曲及宗教仪式。该乐器由古代龟兹(今新疆库车)人发明,汉代经西域传入中原,唐代成为宫廷十部乐主要乐器,并衍生出多种形制。</p><p class="ql-block">筚篥最初以兽角制作,后改用竹木材质,魏晋至唐代经龟兹乐师改良逐渐定型。宋代称“头管”,明清时期扩展音域至两个八度以上,并广泛应用于北方礼俗音乐。该乐器随文化交流传入朝鲜、日本等地,朝鲜族细筚篥及纳西族波伯均为其分支。现代传承中,维吾尔族巴拉曼、智化寺京音乐及非遗项目超化吹歌等仍保留其演奏传统。</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大足石刻养鸡女、吹笛女是中国艺术史中的经典实例,就是视频中最后加的两幅图片。养鸡女据说是按照真人真事刻上去的。</p><p class="ql-block"> 宝顶山有个会养鸡的姑娘名叫奚成凤,因为养的鸡闹了寺庙,触犯寺庙的和尚赵智凤,被石匠刘思九刻在罪孽变的第二十龛中。因为刘石匠与奚成凤很熟悉,且有生意上的交流,就把奚成凤雕刻得丰满善良,一幅国泰民安形象。</p><p class="ql-block"> 吹笛女说是印度除佛教外,还有其他哲学六道并行,吹笛女为六道之一的旃遮摩耶,被按照宋代当地人模样雕刻,村姑打扮,头戴纱巾,梳双辫,身着朴素衣衫 。双手持筚篥(古代竹制管乐器,形似弯弓笛),神情陶醉,双目微闭 ,自然秀美。据说吹笛女吹的弓笛失传已久,但已经被重庆的乐器大师们重新制造出来。</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