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美篇昵称:竹简拾光</b></h1><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b><br></b></div><b><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b>美 篇 号:35073684</b></div></b> <h1> 七月,暑气正盛,我怀揣着对古蜀文化的敬仰与对夏日美景的期待,踏入了成都郫都区的望丛祠。这座承载着千年历史的祠庙,不仅是纪念古蜀国望帝杜宇和丛帝鳖灵的圣地,更是一处能让人在喧嚣尘世中寻得宁静与美好的园林。</h1> <h1> 从地铁6号线望丛祠站A口出来,步行不过250米,便能看见那古朴的照壁,上面“望丛祠”三个大字苍劲有力,仿佛在诉说着悠悠往事。走进祠内,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巨型红色照壁,转过照壁,“古蜀五祖历史文化长卷”的巨型浮雕墙赫然在目,生动地展现了古蜀三王二帝缔造“天府之国”雏形的传奇故事,让人不禁对古蜀文明的辉煌肃然起敬 。<b></b></h1> <h1> 沿着小径前行,便来到了鳖灵湖。七月,正是荷花盛放的季节,满池的荷花在微风中摇曳生姿。粉色的花瓣如少女的裙摆,轻盈飘逸;嫩黄的花蕊,在阳光的照耀下,闪烁着点点金光。荷叶挨挨挤挤,像一个个碧绿的大圆盘,有的高出水面许多,有的则贴着水面,露珠在荷叶上滚动,宛如晶莹的玉珠。“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眼前的美景,让我沉醉其中,暑意也似乎在这荷香中消散了几分。</h1> <h1> 湖的一侧,是听鹃楼。这座建于光绪三十四年的楼阁,名字源自望帝杜宇化鹃催民春耕的传说。登上听鹃楼,凭栏远眺,整个望丛祠的美景尽收眼底。红墙黛瓦,绿树成荫,亭台楼阁错落有致,与满池的荷花相互映衬,构成了一幅绝美的画卷。此时,微风拂面,送来阵阵荷香,让人仿佛穿越时空,回到了古蜀时代 。</h1> <h1> 在听鹃楼门口,有一块大石碑,刻有宋代陈皋的《杜宇鳖灵二坟记》,上面记载着古蜀国王望帝杜宇和丛帝鳖灵坟茔的历史事迹。望帝杜宇教民农耕,开启了蜀地农耕文明的先河;丛帝鳖灵治水有功,以“疏、导”之法根治水患,不仅解除了百姓疾苦,更为后世李冰修建都江堰奠定了理念基础。他们的功绩,被后人铭记,也让这座望丛祠充满了深厚的历史底蕴。</h1> <h1> 离开听鹃楼,我来到了望帝陵和丛帝陵。两座帝陵均为土堆状,被苍松翠柏环绕,庄严肃穆。虽历经千年风雨,它们依然静静地矗立在这里,仿佛在守护着这片土地,诉说着古蜀的兴衰荣辱。站在帝陵前,我不禁感叹岁月的沧桑,也对古蜀先人的智慧和勇气充满了敬佩。</h1> <h1> 望丛祠的美,不仅在于其秀丽的自然风光,更在于其深厚的文化内涵。在这里,我感受到了古蜀文明的魅力,也领略到了大自然的馈赠。七月的望丛祠,荷花与历史交织,让人流连忘返。这次望丛祠之行,是一次心灵的洗礼,也是一次与历史的对话,它将永远留在我的记忆深处 。</h1>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b></h1> <p class="ql-block">***********************************</p><p class="ql-block">时间:2025年7月10日草稿</p><p class="ql-block">图片:自拍</p><p class="ql-block">文字:2025年7月13日成稿</p><p class="ql-block">分享:2025年</p><p class="ql-block">*******************************</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