肥厚梗阻型心肌病的手术治疗

刘秀广

<p class="ql-block">  肥厚性梗阻性心脏病(HOCM)是一种以室间隔心肌异常肥厚为特征的心脏疾病,多有家族史,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肥厚的心肌会导致左心室流出道狭窄,进而引发血流梗阻。严重的梗阻可能引发SAM征(收缩期二尖瓣前叶前向运动)、左室流出道梗阻,患者可能出现心悸、呼吸困难、胸痛、头晕甚至晕厥等症状,最严重的风险是心力衰竭和猝死。</p><p class="ql-block"> 根据肥厚部位的不同,HOCM可分为以下类型:</p><p class="ql-block">(1)室间隔肥厚型:最常见,室间隔显著肥厚导致左心室流出道梗阻。</p><p class="ql-block">(2)心尖肥厚型:肥厚主要位于心尖部,通常不伴有流出道梗阻。</p><p class="ql-block">(3)弥漫性肥厚型:左心室壁广泛肥厚,可能累及室间隔、游离壁和心尖部。</p> <p class="ql-block">  Morrow手术由Andrew Glenn Morrow医生于1978年提出,是治疗HOCM的经典外科术式。手术通过主动脉切口,经主动脉瓣进入左心室流出道,切除肥厚的室间隔心肌。经典术式主要切除靠近主动脉瓣的基底部室间隔,深度约为5-10毫米,以缓解左心室流出道梗阻。然而,由于切除范围有限,部分患者术后可能仍有残余梗阻。</p> <p class="ql-block">  为了进一步提高手术效果,改良Morrow手术应运而生。改良术式的切除范围更广,不仅包括基底部室间隔,还向两侧和心尖方向延伸,深度可达10-15毫米,宽度也更广,甚至可能涉及部分乳头肌。术中常采用经食道超声监测,帮助外科医生精准判断切除范围和深度,从而降低室间隔穿孔等并发症的风险。改良术式显著减少了术后残余梗阻的发生率,尤其适用于经典术式难以解除梗阻的患者。</p> <p class="ql-block">Morrow手术与改良morrow手术切除范围对比(黑色区域部分)</p> <p class="ql-block">  Morrow手术是治疗HOCM的重要方法,尤其是对于药物难以控制的重症患者。<span style="font-size:18px;">手术的主要并发症包括出血、心律失常、室间隔穿孔、心室穿孔、感染,甚至死亡。随</span>着改良术式的应用和术中监测技术的进步,手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得到了显著提升。</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