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7月13日,是武汉市教育系统民主管理及读书联盟骨干教师培训班参加集中培训的最后一天。今天授课的老师是曲阜师范大学教育学院的博士生导师张奎明教授,他授课的主题是《文化基因的传承者:教师如何成为传统与现代的摆渡人》。</p><p class="ql-block"> 开课之前,第五小组的成员领着大家跳了一段活泼有趣的《快乐拍手操》。大家兴致勃勃地跟着节奏挥动起手臂,有的踮着脚尖轻轻跳跃,有的一边拍手一边跟着哼起旋律,连平时有些腼腆的老师也忍不住加入进来,整个教室瞬间被欢快的气息填满了。</p> <p class="ql-block"> “当甲骨文与二维码在同一时空对话,当千年文明与时代脉搏同频共振,作为教师,如何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让文化自信的基因根植未来强国建设的接班人心中,当好传统与现代的摆渡人呢?”东西湖职业技术学校唐志娇主席的导课用诗一般的语言,瞬间点燃了老师们学习的热情。</p> <p class="ql-block"> 接下来,一场文化的盛宴拉开序幕——</p><p class="ql-block"> 张教授从文化基因是民族的精神命脉、教师是文化基因传承的核心力量、传统与现代的碰撞和教师如何成为传统与现代摆渡人四个方面进行阐述。他强调,文化基因藏在典籍里,更活在生活中。教师要先懂传统根脉,再善用现代工具——把《论语》里的“仁”融入教学,文化基因需在传承中焕活。教师要做解码者,把古籍智慧转化为课堂温度;做融合者,让传统与现代教学共生。</p> <p class="ql-block"> 会场里的空气仿佛都随着张教授的话语轻轻流动。教师们有的盯着投影幕上的讲座要点奋笔疾书,像是在应和千年前的弦歌;有的默默聆听,像是跟着教授的讲解,回溯到孔文化的时代;有的眼神悠远,仿佛望见杏坛之上,孔子正与弟子围坐于槐荫下,手捧《诗》《书》侃侃而谈。”</p><p class="ql-block"> 享受着这场文化的盛宴,老师们理解了文化传承的道与术,并在心里播下了一颗“既守正又创新”的种子。</p> <p class="ql-block"> 新洲区直属机关幼儿园闵芳园长在结课分享中,代表全体学员感谢张教授以两小时带大家纵览中华五千年文化:从“苟日新”的创新精神到“和而不同”的包容智慧,从“先忧后乐”的家国情怀到“天人合一”的和谐理念,深刻阐释了民族文化根与魂。她指出教育者作为“文化摆渡人”,需平衡“守正”与“创新”,既守护传统根脉,又融合现代文明,愿各校成为二者交融的温暖港湾。</p> <p class="ql-block"> 随后,进行了简短的结课仪式。哈工大(威海)继续教育学院的王旭芳作为承办方发言,<span style="font-size:18px;">武汉市教师发展与学生服务中心的工会主席马燕作为学员代表发言。简短的仪式里,掌声与笑声交织,像给这段学习旅程画上了温暖的句号。</span></p> <p class="ql-block"> 离场时,走廊里的风带着夏天的热,却吹得人心里亮堂。忽然懂了,所谓培训的结束,不过是把“摆渡人”的桨握得更稳些。</p><p class="ql-block"> 这场培训没给我们标准答案,却给了一把钥匙:打开传统的门,也打开现代的窗,让文化的风,真正吹进教师心里。这大概就是最好的收尾——不是结束,而是带着沉甸甸的收获,重新出发。</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