闲聊

阿青

<p class="ql-block">康王路开通有二十多年了,在中山七路与康王路的交界处往南行一小段是龙津路的路口,再往南就到长寿路的路口。龙津路与长寿路连通的一段路以前叫带河路,长约600米,有九曲十三弯之称,现在已被宽阔毕直的康王路覆盖,不知不觉消失了二十多年了。</p><p class="ql-block">前几天去过陈家祠,为了写好美篇,查阅百度,才醒起这一带曾经存在过的带河路。说起来,带河路和自己有点渊源。记得读小学三年级时开始有夏令营,最初的活动节目丰富,参加者都是精挑细选过的;其后开放至全班同学,活动就简化成回校住几晚,然后搞个野餐。有一年多了个勤工俭学,由学校开出证明,到一些手工为主的轻工业小厂体验生活。带河路有个指甲钳厂,我有幸和一个龙姓的同学在那里体验了十来天。工作非常轻松,给指甲钳的压柄贴一片透明内镶花的胶面,和干些打包装箱等的简单劳动。工厂提供免费午餐,发了一个学生车卡(全月一元,半月五角),每天有2、3角钱补助。这简直是天大的福利!那年头手上有几分钱已经很不得的事了。以前还有首/我在马路边捡到一分钱/交给警察叔叔还受了表扬的童谣呢。这一年应该是65年吧?</p><p class="ql-block">时到今天,带河的弯曲已模糊,那家小厂的大门,像刻在脑子里一样:有半圆拱的工厂招牌,立在马路的拐角,远看就像建在马路上。</p><p class="ql-block">城市在变幻,图片大部分是中山七路和康王路的建筑,创意园则是烟厂的旧址。最后的一张照片,顺着车行方向,那里就是原带河路的所在地了。</p><p class="ql-block">陈家祠前开发了一个大广场,有块屏幕非常醒目,上书“荔湾温度”。一切尽在不言中。</p><p class="ql-block">2025.07.13</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