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克罗地亚首都萨格勒布

思净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6月15日下午,我们又回到克罗地亚,走进它的心脏——萨格勒布。</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前面好像没跟大家说过克罗地亚这个国,现在来简单介绍一下。</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克罗地亚位于欧洲中南部,巴尔干半岛西北部,总面积56600平方千米,海岸线长1880千米,全国设20个省和1个省级直辖市,总人口约为385万人,主要民族为克罗地亚族,其他为塞尔维亚族、意大利族等22个少数民族,官方语言为克罗地亚语,主要宗教是天主教。</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说起克罗地亚的历史,也有一本血泪账,历经战火的洗礼,是一个兼具地中海浪漫与历史深度的国度,其碧蓝海岸线、保存完好的中世纪古城和独特的文化融合堪称欧洲瑰宝。</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首都萨格勒布是克罗地亚最大城市,坐落在萨瓦河畔的谷地中,地处中欧与东南欧交汇处,北邻斯洛文尼亚,东接匈牙利,南濒亚得里亚海,是巴尔干半岛与中欧的重要交通枢纽,人口80万左右。这座千年历史名城和她的国家一样,历经战争炼狱,饱经战火洗礼,无尽沧桑。</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萨格勒布的历史可追溯至古罗马时期,最初由斯拉夫人部落建立的两座城堡——格拉代茨和卡普托尔发展而来。13世纪形成规模城市,1850年两城堡正式合并为现市区。19世纪末成为奥匈帝国克罗地亚领地的首府,1918年后历经南斯拉夫王国、二战被轴心国短暂控制,最终于1945年解放并独立成为克罗地亚首都。它兼具中欧古典气质与巴尔干活力,具有非常鲜明的城市特色。</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目前整个城市划分成三部分:教堂、市政厅等古建筑组成老城,也称上城区。广场、商业区、歌剧院组成的新区,又称下城区。第三部分是战后发展起来的现代化市区。</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萨格勒布市中心为共和广场,也叫耶拉西奇广场,是萨格勒布上下城区的分界。广场周围集中了众多的政府机构、银行和商业办公楼,多为18、19世纪的巴洛克式建筑。几乎所有游客都会经过耶拉西奇广场或从这里开始游玩。</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广场始建于17世纪,中央矗立着克罗地亚的民族英雄耶拉西奇的骑马雕塑。耶拉西奇是克罗地亚首任总督, 1848年带领民众击败了匈牙利人的入侵,使克罗地亚第一次成为统一的国家。</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我们的实际游览线路是从下城区到上城区,再到下城区。为了不使镜头乱穿,我的描述就从耶拉西奇广场开始,先向上城区转。</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十九世纪的上下城区结构模型。</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上城区是萨格勒布的历史中心,拥有蜿蜒的小巷和古老的建筑。这里的每一条街道都散发着历史的气息,是了解萨格勒布过去的窗口。</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萨格勒布大教堂,又称圣母升天大教堂。原建于1094年,1242年被鞑靼人摧毁,后重建。在15世纪奥斯曼帝国入侵时,教堂周围加建火炮墙与炮台,17世纪在南侧设立瞭望塔,用作军事观察点。1880年遭遇地震的摧毁,仅留存部分建筑。20世纪整修后的教堂融入新哥特式元素并新增双塔。‌‌‌‌双尖塔设计高度达108米,也是克罗地亚国内最高的建筑,可容纳5000人,被誉为“阿尔卑斯山脉东南部地区最雄伟、最有风格且最能体现新哥特式建筑艺术的教堂”。教堂不仅是宗教活动的场所,也是萨格勒布市民心中的圣地。</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但是我们所见的教堂仍在装修中,外立面被包裹了起来,我们只在马路对面凝视了一下它。</span></p><p class="ql-block">‌‌‌‌</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这才是真实的萨格勒布大教堂,怎一个“漂亮”了得?(图片来自网络)</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教堂周围保留着奥斯曼时期的部分城墙和瞭望塔,见证军事历史。</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教堂前的广场上矗立着高高的圣母纪念碑,采用石材和镀金青铜建造,在阳光下熠熠生辉。</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石柱基座围绕着四个天使雕像,分别象征着圣母的四种美德:信仰、希望、纯洁和谦逊。</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看那红顶黄墙的建筑群旁,这座胖乎乎的塔楼正像中世纪的“守城卫士”,昂首挺胸守护着萨格勒布老城。</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当地的民族服装商店。</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多拉茨市场,萨格勒布最大的露天食品市场,紧邻耶拉西奇广场北侧,被称为“萨格勒布之腹”。我们去的时候是下午,且阳光过分热烈,摊位上空空如也。据说这里是市民和游客购买新鲜农产品和手工艺品的好地方,充满了浓厚的本地生活气息。</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市场旁这座青铜雕塑——弹吉他的小哥和捧鲜花的姑娘,这是向市场‌辛勤工作者‌致敬的雕像,摊主们的故事都藏在琴弦和菜篮里呢‌!</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古老的建筑与现代的街道相互交织,让人仿佛置身于历史与现实的交汇点。</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李小龙原来在这里安家落户了😜</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这里处处有着历史的痕迹,广场上的市集与咖啡厅座随处可见,无不让人感受这个城镇闲适的生活步调,也彰显着克罗地亚首都最地道的烟火气!‌</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上城区的贵族富人居住区。古朴的巷弄融合了罗马式、哥特式、文艺复兴式及巴洛克式等建筑风格,每一幢房子仿佛在诉说着过去的故事。而新古典主义风格的建筑则展现了这座城市的现代风貌,整个市容充满了不同时期的文化艺术气息。</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墙角这位"石质绅士",头戴螺旋纹高帽,浮雕衣领上还藏着金色铭文,像极了从文艺复兴油画里走出来的神秘管家。传说此雕塑是百年前建筑师的自画像,他把自己刻成房角石,每天清晨第一个迎接阳光,傍晚最后一个送走余晖,连衣褶里都藏着对建筑的执念。</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站在雕塑正下方抬头仰望,发现他的"目光"始终与你对视——这是巴洛克时期常用的视觉陷阱技法,古人的小心思是不是很有趣?</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这条木制拱形长廊就像时光隧道,奇怪没人在这拗几个造型。</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继续前行便来到圣马可广场,曾经是萨格勒布最繁华的地段,是国家最重要的仪式场所。</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圣马可教堂,始建于13世纪。教堂屋顶采用超过2000块彩色釉面陶瓦拼贴,左侧图案为中世纪克罗地亚王国纹章,右侧为萨格勒布市徽,中央盾徽象征达尔马提亚与斯拉沃尼亚地区。屋顶整体设计完成于1880年翻修工程,红白格子元素与克罗地亚国家象征形成呼应,是当地最具辨识度的宗教建筑之一。从远处看,整个建筑就像是由乐高积木搭建而成,既紧凑又坚固。圣马可教堂不仅是宗教的圣地,更是克罗地亚人民心中的骄傲。</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教堂西侧是1809-1918年期间的总统官邸,现在是政府楼。东侧是十三世纪时的老市政厅,现在是克罗地亚议会。可惜由于正处于维修之中,我们连圣马可教堂都近不了身。</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这幢其貌不扬的白色咖顶建筑是失恋博物馆,一座专门展示失恋物品和故事的博物馆,这是全球第一家失恋博物馆,里面的展品基本都来自世界各地失恋者的捐献,每一件都代表着一段曾经的爱情故事。</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怀着好奇,我走进了博物馆。</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博物馆不大,这里的一切很简单:一把钥匙、一件内衣、一只高跟鞋、一本书、一帧照片、一盒影像都是这里的展品,每件展品都配有一段文字描述,讲述着这段爱情的历程和结局。在它们身后,是捐物者肝肠寸断、令人泪目的恋爱史。</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最多的还是情书,在那驻足拜读的年轻人还不少呢!</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除了失恋物品展示,博物馆还经常举办各种艺术活动,如失恋歌曲之夜、失恋诗朗诵等。这些活动旨在通过艺术的方式,让失恋者释放内心的情感,抚平失恋带来的创伤。</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此外,失恋博物馆还提供心理咨询服务,为有需要的人们提供支持和帮助。这里有一群专业的心理咨询师,他们用自己的专业知识和经验,帮助失恋者走出失恋的阴影,重新拥抱生活。</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span class="ql-cursor"></span>失恋博物馆其实是一个治愈心灵的温暖港湾。</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再往前走,便是这座17世纪建造的巴洛克风格的建筑——亚历山大的圣凯瑟琳教堂。</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开着这辆老爷车去老城街头兜风,是不是很应景很拉风啊😁</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警示塔,又叫洛特什察克塔,仿罗马风格的防御塔,历史可追溯到13世纪。塔内大炮每天中午十二点准时鸣放,一年365天风雨无阻,比你手机闹钟还靠谱!‌</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塔内一层是画廊,二、三层是观景台,可俯瞰整个古城秀色。它像位沉默的时光守护者,斑驳的墙面藏着千年故事。</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塔的身后修着世界最短缆车,66米轨道30秒直达山顶,堪称“电梯界的短跑冠军”!‌</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从塔楼转弯,便来到下城区,我们顺着台阶往下走。举目四望,红瓦粉墙,尽收眼底。</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看看赵老师和天津大哥,是什么促使他们走出了六亲不认的步伐😜</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兜了一圈,我们又来到市中心耶拉西奇广场。</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脚下这些纵横交错的铁轨,可不是普通的马路装饰,而是城市里会"跑"的时光传送带——有轨电车轨道!‌它已成为萨格勒布的城市标志之一,靠电力驱动,全程零排放,相当于给城市装了"绿色肺叶"‌。</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萨格勒布有轨电车系统始建于1891年,最初由马匹牵引,1910年实现电气化改造,现已成为欧洲最活跃的传统有轨电车网络之一。拥有15条日间线路和4条夜间线路,总长142公里,日均载客量达56万人次。线路密度和站点复用率居欧洲前列。‌‌</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我们要去刚才下车的地方等车了。</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艺术中心,始建于1898年,是克罗地亚最古老的专门用于展览的艺术馆,建筑设计充满奥匈帝国风格。</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也在搞维修。</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城市温度计,每个面显示的都不一样。</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公园内一个音乐演出舞台。</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自发组织的音乐爱好者们这时正在演奏。</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托米斯拉夫‌是公元10世纪克罗地亚王国的首位国王,被公认为克罗地亚国家统一的奠基者。他在位期间成功抵御外敌入侵,并推动基督教在克罗地亚的传播,因此在克罗地亚历史和文化中具有重要地位。‌‌‌‌为纪念他,1947年在萨格勒布中央火车站对面雕了这尊铜像,并以他的名字命名为广场的名字。</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有轨电车轨道贯穿13世纪古城墙遗址,将上城区的圣马可教堂与下城区的耶拉西奇广场、托米斯拉夫广场连为一体,见证着城市空间拓展史。</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蓝色是萨格勒布的代表色,所以他们的电车也是蓝色的。</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萨格勒布火车站1892年就建成,至今仍是克罗地亚最大的火车站。</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从赵老师分享的大片,发现欧洲人很懂得运用自己的特色去创作,又很擅长运用色彩的碰撞与融合。像是一场充满惊喜的派对,每个颜色都有其独特的个性和魅力,通过配合展现出令人眼前一亮的视觉效果。同时也让人感受到当地人对生活的乐观和热情洋溢。</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