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乐耕”——现代农业农业服务中心的探索与努力

王才福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慕名来到金华市婺城区蒋堂镇许里村,放眼望去,一大片金黄色的稻田,在夏日的阳光下,发出金灿灿的光芒,与远处的绿色树林,构成了夏日时节的最美风景。耕耘这一片土地的主人,就是近年来闻名遐迩、声誉鹊起的浙江万里神农公司旗下的“好乐耕”现代化农事服务中心(简称“好乐耕”)。“好乐耕”不仅改变了当地农业的生产方式,更成为金华市乃至浙江省农事服务改革的标杆。</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许里村广阔田野之畔,矗立着“好乐耕”的高大厂房。厂房宽敞明亮,现代化的农业服务设施沿墙四周整齐排列,鲜亮夺目。作为浙江省首个综合型一体化农事服务中心,其《现代化农事服务改革推进农业高质量发展》经验做法还入选了2024年度浙江省农村改革十大案例 ,是金华市唯一入选的案例。</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好乐耕”由浙江万里神农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投资建设,其服务范围覆盖了金华市区三个区及兰溪、义乌、龙游周边县市,乃至全省各地市区域。目前,由“好乐耕”从选种育秧、田间管理到收割收储全程自己操持的粮田有1000亩。就在7月11日,在金华市农业局领导专家的见证下,许里村地块的“好乐耕”攻关田块测产亩产达到了705.3公斤的好收成。农户承包,“好乐耕”从育秧、耕田、施肥打药、收割烘干,即耕种管收由“好乐耕”负责的全省有4.9万亩粮田;育秧、肥料配送、技术指导、收割收储等其中一项或多项由“好乐耕”提供服务的,目前有粮田35万亩次。</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随着优质服务的口口相传,越来越多农户相信信赖“好乐耕”,“好乐耕”服务范围服务半径服务对象不断扩大增多。据统计,至7月11日,“好乐耕”秧苗已下田130万盘以上,较去年有较大增长。目前,“好乐耕”已经完成自研基质、智能化装备和田间精细化管理的技术集成。就拿水稻种植的关键环节育秧来说,“好乐耕”培育的秧苗整齐漂亮,生命力旺盛,根系发达、盘根好,无青枯、立枯发生,为水稻种植培养健康秧苗,夺取农业丰收打下了坚实的基础。</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好乐耕”给我印象很深的是现代农业的震撼。今年4月,我第一次来到“好乐耕”生产车间,亲眼目睹了这里自动化育秧播种流水线的运行。只见机械臂精准地进行上盘、洒水、覆土、叠盘等工序,一张张秧盘在生产线上诞生,效率之高令人惊叹。播种后的秧苗采用“叠盘暗出苗”技术,高密度立体叠盘在恒温恒湿条件下进行精准催芽。与传统育秧相比,这种数字化流水线育秧效率高,秧苗品质稳定。</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在车间一角,当一车车刚收割的稻谷倒进筛子状的进谷口后,从湿谷入库到烘干,再到进入干谷仓,全部由智能化中控室的烘干房数字集成系统控制运作。仓门是自动开关的,设置好烘干温度、时间等参数后,机器自动运行,检测水分值达标后自动停止,整个作业环节实现了全自动化。</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通过手机小程序,农户可以线上查看每个农事环节的方案制定、作业实施、质量评估,甚至进行服务费用线上结算。如今,“好乐耕”的数字农业平台,可通过物联网传感器实时监测土壤温湿度、光照强度等20余项指标,配合AI算法生成精准施肥方案、病虫害防治方案,还能根据实时数据分析,结合水稻生育期,生成农事简报。</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对于4000立方米的干谷仓管理,也是通过中控机房的数字化管理系统,线上查看偌大仓库内的温度、湿度、储粮水份等数据,确保稻谷拥有优越的储存条件。正是“好乐耕”的创新努力,打造了数字化农事服务管理系统和运行机制,从而使粮食生产实现了“从种到收”的数字化农事作业服务。</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服务永无止境。“好乐耕”不断创新灵活多样的服务模式,其提供的订单式、管家式、托管式三种主要服务,满足了不同农户的需求,深受农户欢迎。订单式服务,适合只需要单环节如预订育秧或插秧、收割等服务的,因“好乐耕”技术专业服务周到,农户十分放心。管家式服务,则是提供多环节托管,包括服务队伍、农业机械、农资产品、技术跟踪的一体化服务。托管式服务,实现从购买种子到送粮站的一站式管理服务,即全程托管,农户无后顾之忧,几乎当“甩手掌柜”。</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农业服务,科技先行。“好乐耕”与浙大合作成立乡村振兴研究院,积极开展新品种选育、土壤改良、健康栽培等新技术新模式的试验示范。因此,“好乐耕”不仅仅是一个服务中心,更是农业科技的服务平台。“好乐耕”上百名科技工作人员常年奔走在农户的田间地头,与农户面对面沟通解决实际问题。同时,定期开展农业实用技术培训,努力提高农民农业生产技能。仅2024年一年,“好乐耕”完成农机服务8万亩次以上,育秧服务2.5万亩,烘干服务1.5万亩,农资产品应用4万亩,农机使用效率提高10%—20%,为农户节约种植成本80元/亩以上。</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多年来,婺城区委区政府积极持续开展“非粮化”整治工作,全区广大农村通过“非粮化”整治和标准地流转,现在大多成了高标准农田。就如蒋堂镇许村,整齐划一的田畈,四通八达的田间通道,水渠纵横的自流灌溉,统一规划建设的农村新居,呈现出新农村新气象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从而让“好乐耕”有了施展“拳脚”的舞台,创新创业的天地。数据显示,2021年婺城区有种粮大户42户,大户种植面积占比仅44.3%。到了2024年,全区种粮大户数显著增加,其中千亩以上大户就有16家;粮食种植面积逐年递增,如从2023的9万余亩,经过一年的努力,到2024年就达到12万余亩,增速达到34%。</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毫无疑问,婺城区通过“非粮化”整治、标准地流转、政策奖补等一系列制度机制的创新设计与实践,为现代农业服务体系创造了生长土壤,为“好乐耕”扎根婺城、辐射周边、面向全省的服务网络的形成提供了坚实的保障。</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好乐耕”之行,让我们看到了国家乡村振兴“婺城样板”的鲜活力量,看到了“好乐耕”在现代农业发展进程中为专业化分工和科技赋能所作出的不懈努力与责任担当。</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好乐耕”,一如既往地坚持将传统农耕文化与现代科技的完美融合,为世人勾勒出一幅农业高质量发展的生动图景!</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