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20px;">夏日去哪里?每当酷暑来临,人们就会这样发问,问自己也问别人,总想找到一块清凉之地。</span></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20px;">哪儿凉快哪儿呆着去,这句曾经损人的话,现在则真实表达了人们的夏日选项,变成了关心体贴人的话。大热的天,艳阳高照,酷暑难当,一句“您哪儿凉快哪儿呆着去”,关心体贴尽在其中了。</span></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20px;">在我们湘南老家,小时候一到盛夏来临,听到大人们说得最多的一句话就是:“冷是各人冷,热是大家热”。识字的,不识字的,有知识的,没知识的,不论男人女人,只要是个大人,都爱来上这么一句,我的一个堂嫂,连自己名字也不认识,这句话却爱挂在嘴边,好像这么一说,心理就平衡了,天就不那么热了。小时候,觉得这句话挺有道理,有钱人不怕冷,着棉穿裘,盖厚被烤大火,再冷也不冷。所以,冷是各人冷。热就不一样了,有钱人扇把扇子,没钱人也能扇把扇子,扇子可以好一点,身子可以穿得绫罗绸缎一点,终究解决不了根本问题,热还是热。所以,热是大家热。</span></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20px;">现在,可能只有50后60后还记得这句话,还经历过那个大家热的时代。后来的年轻人大多不知道这句话了,更没有经历过“环球同此凉热”的景况。</span></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r></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20px;">后来有了电风扇,情景就不一样了,有钱的人买了电风扇,电风扇一开,凉风习习,从头到脚都是风,能将热气赶得远远的,整个人凉爽惬意,还省了摇扇的力气,又解放了手,可以一边做事,一边享受着清凉,电风扇成了人们度夏的必需。</span></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20px;">再后来又推出了空调,富人又抢先享受,躲进空调房里,那就四季是春天,不冷也不热,可以随意变化自己想要的温度,可以将季节调成自己想要的样子,在一定意义上讲,热——早就遁形了,夏都不存在了,哪里还怕什么热浪高温。</span></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20px;">现在,电风扇早已过时了,只成了一种补助纳凉手段。空调早已普及了,寻常百姓家也能躲进小楼享受四季如春的日子,高温热浪已经没什么可怕。其实事情并不这么简单,大众人家靠力气获得柴米油盐一日三餐,你不上工地不下农田,哪来的收入,难不成你背着空调去劳作?不还得与热共存,和热交朋友嘛。</span></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20px;">至于柴米油盐不缺一日三餐无忧的人,空调也不是他们的最爱了,久呆空调房会得空调病,空调综合症让人畏手畏脚,与人们追求健康,享受大自然,回归本真,过绿色有机生活的理念相去甚远。兜来转去,一部分人又将目光转回了生活的原点,做自然人,在自然环境中生活。</span></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20px;">在这种理念下,避暑就应运而生了。在这个地球上,在这个九百六十万平方公里的国度里,在同一个省的不同区域,还有好多热天不热的地方,那里凉爽宜人,不用吹空调,甚至都不用吹风扇,那里是度夏的天堂。于是,一到盛夏来临时,避暑就成了一种潮流,避暑大军活跃在四面八方,到山上去,到乡下去,到清凉的地方去,乘飞机,坐高铁,自驾车,一齐出动,千军万马只为避高温得清凉。一些原来默默无闻的地方,也被搜出来了,只要不热只要足够凉,就是好地方。搭帮这些避暑大军,搞活了一方经济,活跃了一方文化。</span></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20px;">避暑能够躲过酷暑,清凉度夏,人人都想,却不是人人都能想得了的。首先,避暑是有钱人的事,交通要钱,住宿要钱,吃饭要钱,游玩要钱,处处都要钱。没有钱的,平民百姓,就只能在自家挨热。其次是要有时间,上班的,公务在身的,养家糊口的,对避暑只能望尘莫及,即使有点钱,也无法享受。第三是要有合适的条件,如身体健康,手脚灵敏,合适的年龄,合适的伴侣,都是避暑的重要因素,弄得不好,避暑不成,反受其累。</span></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20px;">综上所述,能避暑的还是少数,无法避暑的,占了大头。其实我们每个人身边都有一块很好的避暑胜地,古人早就发现了,地球人都知道,名人雅士都喜欢,这就是——“心静自然凉”。这块清凉地属于每个人,不花钱,不远行,呆在家里就可以享受。</span></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20px;">古人云:心静则安,事静则顺,人静则胜。只要你足够静,心静如水,静能去燥,燥去热除。真能悟到其中真谛,真能得到其中奥妙,自能多几分凉,少几分热。</span></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20px;">所以,避暑无须舍近求远,自己的心就是避暑胜地,夏日最好的去处,在自己心里。</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