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喀什古城·西区

金智敏

喀什古城西区作为这座千年古城的"生活标本",完美保留了维吾尔族原生态的市井烟火气。西区的魅力在于其未被过度商业化的本真状态,2024年实施的《喀什古城保护条例》更确保这里既改善民生又留存文脉。<br><br> 喀什古城西区以解放北路为界与东区相隔,整体呈现"三纵三横"的街巷布局。在喀什古城东区“汗巴扎”前,隔着解放北路,第一眼就看到艾提尕尔清真寺。 <b>艾提尕尔清真寺</b>,位于喀什古城西区,始建于明代(1442),后经1537年、1787年和1873年三次扩建,使寺院南北长约140米,东西宽120米,总占地1.68公顷。 艾提尕尔清真寺由内殿、外殿、院落、净身房、门楼、院内两侧房屋等组成。内外殿长140米、宽16米。门楼高12米,多角穹顶,大门两侧为20米的砖砌圆柱体塔楼(宣礼塔),该寺现为全国最大的清真寺之一。<br> 1962年,被自治区人民政府公布为自治区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1年6月25日被国务院公布为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83年、1994年、2011年国家三次拔专款进行大规模维修,形成了现在的规模。 大门两侧20米的砖砌圆柱体塔楼(宣礼塔)。建筑融合了伊斯兰文化与维吾尔建筑艺术,被列为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寺内现存最早的建筑可追溯至明代原构,2010-2012年曾耗资1100余万元进行整体修缮‌。 进入艾提尕尔清真寺大门,一条长长的甬道通往大殿。院内种植杨树形成天然荫蔽,在干燥的喀什形成独特微气候‌。 走上台阶,便是大殿。脱了鞋子,进入参观。 礼拜殿‌大殿的拱窗,非常气派。砖面饰有伊斯兰几何纹与植物图案。 <b>礼拜殿‌,</b>分内殿(明代原构)与外殿,铺设手工羊毛地毯(2013年自治区政府赠送),可容纳4000人同时礼拜‌。 礼拜殿内精致的木“宝座”。 讲经堂悬挂自治区赠送的挂毯,56朵花代表民族大团结,6颗石榴寓意"各民族像石榴籽一样紧密"‌。 建筑以土黄色为主调,绿色廊柱(白杨木制)支撑大殿,砖面饰有伊斯兰几何纹与植物图案。 教经堂‌:南北两侧18间经堂,历史上曾培养大量伊斯兰学者‌。 净身房‌:位于院落东北角(最后面),保留传统沐浴礼仪空间‌。 教经堂与宣礼塔构成完美几何角度。 入口处的门与拱顶。 形状、色彩搭配得非常好。 入口处的彩色拱顶很有艺术感。 艾提尕尔广场北侧,饲养着许多白鸽。 艾提尕尔广场北侧的建筑,富有西域特色;经营的都是黄金首饰。 广场上的“马车”,供拍照用的。 骆驼和马。骆驼坐卧在地上,骆驼雕塑不知疲倦地站立着。 <h5><b>艾提尕尔历史文化街区</b>,位于历史古城西侧,北至利民路,西至徕宁路,南到人民西路北侧,东至解放北路西侧,街区占地面积62.67公顷;街区位于古城中心,其周边区域商业特色鲜明,是研究喀什古城功能格局演变的重要例证,具有较高的历史价值;围绕艾提尕尔清真寺建设的大片传统民居建筑,集中成片,在形态格局上保存完整,肌理特色鲜明,空间艺术价值突出;街区集中了城市多项传统手工艺与传统习俗,是喀什古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集中展示区。</h5> 解放北路100号“天地宾馆”。 中间很有特色的建筑为艾提尕尔大巴扎商业一区“<b>喀什乐感巴子面拉面馆</b>”;后面是解放北路37号“<b>新疆努尔兰大饭店</b>”,喀什维吾尔族风格酒店。 “<b>吾斯塘博依·千年古街</b>”。吾斯塘博依在维吾尔语中意为"水渠河边",得名于古街尽头曾有的巨型蓄水池。作为古丝绸之路的重要商埠,其历史可追溯千年,至今保留着维吾尔族传统商业文化的活态传承。 “吾斯塘博依·千年古街”沿街分布着200余家传统作坊,特色包括:和田玉雕琢工坊(可定制生肖挂件),艾德莱斯绸纺织演示(含非遗技艺体验),手工铜器制作(现场锤打演示)‌。 位于吾斯塘博依路的“<b>大漠玉器</b>”前的拱形墙。 位于吾斯塘博依路的“<b>大漠玉器</b>”店。 “<b>新纳瓦民族手工艺品乐器纪念品店</b>”。 骆驼与电瓶车“狭路相逢”。 吾斯塘博依·千年古街作为电影《追风筝的人》取景地,保留着阿富汗风情的拱门与土墙景观‌。 各种帽子和服装。 铜器商铺,一个巨大的铜水壶引人注目。 喀什市亚亚格路10号“<b>喀什市老城区保护综合治理纪念馆</b>”。 “<b>萨木萨克江手工艺品店</b>”。 俩骆驼走在大街上。 吾斯塘博依路“<b>民间乐师古地茶馆</b>”,距离百年老茶馆80米。 吾斯塘博依路“<b>百年老茶馆摄影</b>”。 卖西瓜的老爷爷。 “<b>和田天然的各种玉石</b>”。 杂货店前的两位店主。 吾斯塘博依路与菜巴扎路交叉口“<b>喀什市古老房茶餐厅</b>”。二层是个露台,下午有表演。19:30 二楼的顾客还不多。 20:30 二楼靠窗的位子已经坐满了。 从左侧木楼梯也可以上二楼。 <p class="ql-block">20:30 二楼的楼梯旁,几位维吾尔族老先生正在演奏传统音乐,诸如《最美的还是我们新疆》等曲目‌。</p> 古老房茶餐厅经营者祖莱克孜·赛买提,3年前,她盘下店铺,卖起了满足各地人体验乡愁的大碗茶。 为茶客弹唱《最美的还是我们新疆》的艾买提江·麦麦提老人说,“喀什古城是你们的乡愁,更是我们的乡愁。我在这里生活大半辈子了,还是转不够、看不够、玩不够。” 吾斯塘博依路“<b>玉米提·和田玉籽料</b>”店。 <h3>左侧为吾斯塘博依路104号2楼“<b>百年老茶馆</b>”,喀什古城最著名的餐馆,电影《追风筝的人》取景地,也是喀什唯一一家保留至今的百年名号。有民族特色的表演,也有各种菜品,味道还不错。右为“<b>艾尼佳帕·老地方羊肉汤烤肉店</b>”。</h3> “塔哈巷游拍街”入口。 吾斯塘博依街与库木代尔为瓦扎街(职人街)交叉口,右侧有“塔哈巷游拍街”入口。 往西走,为南北向的“<b>巴格其巷</b>”。 吾斯塘博依路139号“<b>域来遇好民宿</b>(喀什古城店)”。 下午20点,吾斯塘博依路506号的喀什市第十八小学,学生们正在放学回家路上,没看到家长接送。 哈恰巷71号“<b>西屋小楼·艾蔷薇咖啡馆</b>”。<br><br> <h3>“<b>塔哈巷游拍街</b>”是喀什古城西区的一条特色巷子,以其浓郁的维吾尔族风情和独特的摄影场景设计成为热门打卡地。这是游拍街的入口,左侧为“喀什中亚国际旅行社”。</h3> 这是塔哈游拍街的出口,左侧为一家旅拍店,右侧为“喀什中亚国际旅行社”。"<b>塔哈</b>"在维语中意为"麻袋"或"布袋",巷内悬挂的木质车轮、艾德莱斯绸幔帐等道具,还原了传统维吾尔族生活场景,旨在纪念过去以马车、毛驴车为主要交通工具的岁月。 坐在中间的木椅上,网红打卡拍照处。木牌上写着“感谢生活剥夺,也为馈赠”。 在杭州西湖边,在其他城市的公园里,湖边、路边都放置椅子供游客休息、赏景;而在喀什,路边经常看到有这样的座椅,不但供游客休息,更为游客拍照打卡。木椅上有人坐着,拍出来的照片就更有感觉了。 旁边还有相似的木椅,有人坐着,很有感觉。 这是墙上的一幅画“<b>石阶画壁</b>”,看上去像是可以走上阶梯的。 “<b>我很喜欢喀什</b>”:巴依老爷的家、百年老茶馆、油画街、艾提尕尔清真寺,等等。 “<b>北暮旅拍</b>”广告。 一家店铺的广告,里面应该是这样的吧? 在这里,看到的是一城千色的浪漫——土黄色的墙里,藏着千万种浪漫色彩,从门前盆栽植物绿色,到盛开鲜花的红色,喀什用它的色彩语言,讲述着关于历史、文化和生活的精彩故事。 拍照打卡点“<b>我在喀什,来摸我撒</b>”。 “<b>爷爷的爷爷的爸爸的馕</b>”,吾买尔江·吐地家世代生活在喀什古城,以打馕为生,有上百年历史,他是第七代传人。 彩虹巷,位于喀什古城西城,吾斯塘博依路喀什市第十八小学南侧约110米处。它是喀什古城景区为提升游客观光服务体验,倾情打造的一条短巷道,对面是布袋巷,二者都是由香妃园团队设计的人造景。 彩虹巷,现在已成为网红打卡点,拍照要拍长长的队。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香妃园几名工作人员坐在一起,边商量边创作而成。11个台阶代表着爱情一心一意,颜色为油画街画家手绘而成,彩虹巷的名字从网友中征集而来。 “<b>喀什古城·转角遇到爱</b>”。彩虹巷的建筑风格独特,小巷入口宽度不到两米,深仅十几米,向里越来越窄,尽头宽度仅有半米左右,呈锥形结构,外口大,往里面越来越窄且台阶渐渐抬高 每一段墙壁上都绘有不同的图案和花纹,建筑外墙用彩色瓷砖装饰,墙角还有精美的雕刻。这些色彩斑斓的墙壁与古城内的传统土木结构建筑相得益彰,使整个古城更加生动活泼。 <p class="ql-block">彩虹巷,现在已成为网红打卡点,拍照要排长长的队。</p> 彩虹巷是一个热门的拍照打卡地,吸引了众多游客前来,不仅仅只是一个适合拍照打卡的地方。 “彩虹巷”设计团队:香妃园景区,负责人:努尔黑仔。墙上颜色为油画街画家手绘而成。蓝色的墙上,挂着一些花盆。 彩虹巷右侧有“彩虹巷礼·文创店”,店铺内陈列着各种各样的手工艺品和特色商品。 彩虹巷虽然不深,却色彩斑斓,仿佛是一个被打翻了的调色盘,将世间最绚烂的颜色都汇聚于此,踏入这条入口仅两米宽的小巷,就仿佛走进了一个浪漫的彩色幻境。 彩虹巷对面的“<b>布袋巷”</b>是一个比蓝色巷子还有格调的小街巷,走进去满面的古朴气息,墙面挂满了各式各样地毯,仿佛像一个布袋一样要把人装进去。 “布袋巷”与“彩虹巷”两条网红街巷相对而立,相互映衬,拍出每一帧都是充满喀什古城特色的画面。 无数只靛蓝、绛紫、湖绿、姜黄的手工布袋挂满夯土墙,色彩碰撞间,似乎在将古西域的故事娓娓道来。这斑斓的色彩流淌着千年商贸的余韵,焕发着现代美学的生机,仿佛要将人带向时光深处。 似乎任何东西都能成为一种装饰。无论是各种各样的商品还是小挂件、老葫芦、竹篮子、破瓷片,甚至还有旧麻袋,都被悬挂起来。 到处可见或断或残、或破或损的老旧木车轮被挂在门边,钉到墙上。尽管在别处也见过用木制轮毂来当点缀物的,但从没见到过如此大量密集的以残破的车轮来做装饰的。它提醒我们,这里的繁盛与富庶,在过去的岁月里全靠木轮车承载而来。 “<b>除了这一生,我们又没有别的时间能走多远</b>”。 “<b>江南书局·丝路之光</b>”是上海文化润疆的重点项目,由上海新华传媒股份有限公司打造,于2024年7月6日正式落户喀什古城西区塔哈巷。这座160平方米的书店巧妙融合了江南水乡的婉约美学与喀什古城的西域风情,成为沪喀文化交流的新地标‌。 这几位老伙伴也许正在商量着到哪去小聚一下。 艾提尕尔清真寺宣礼塔下的商铺,各种商品琳琅满目,走在街上的人们步伐轻松、自信。 回到艾提尕尔广场,北侧的白鸽、鲜花。 在艾提尕尔广场往东眺望,暮色中的古城东区的“汗巴扎”,远处的“昆仑塔”。 艾提尕尔广场上的马和骆驼。 艾提尕尔广场东侧的“心”形花环,适宜情人拍照,被赋予浪漫与温情的意象。 老朋友坐在花坛边聊天,场面很温馨。<div>  喀什古城西区,以浓郁异域风情和深厚人文底蕴著称。这里保留了更原生态的维吾尔族生活场景,商业化程度相对较低,街巷如迷宫般纵横交错,土木/砖木结构的民居散发着古老韵味‌,值得一游。</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