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我们老同学及老同事一行9人,6月24日下午2:16乘火车从南昌站出发,开启了万里新疆十六日游的行程,火车一路经江西、湖北、河南、陕西、青海、甘肃,抵达新疆乌鲁木齐,火车驶过平原,跨越丘陵,钻隧洞,越戈壁沙滩,飞越高原,一路风景叫人目不暇接,令人陶醉,夜不思寐。我们于6月26日早上抵达乌鲁木齐,次日登上了旅行大巴新A8278,揭开了落地新疆</p><p class="ql-block">10天的南北疆游的序幕。</p> <p class="ql-block">一、漫步乌鲁木齐大巴扎步行街,领略少数民族商业气氛</p><p class="ql-block">六月的阳光洒在乌鲁木齐的大地上,我们一行九人兴致勃勃地走进了这座城市最具代表性的地方:大巴扎步行街。这里是新疆民俗文化的缩影,也是丝绸之路历史的延续,街道两旁商铺林立,人流如织,热闹非凡,商业气氛十分浓郁。</p><p class="ql-block">刚踏入入口,便被一座装饰华丽的拱门吸引,上面写着“新疆”两个大字,两侧挂满灯笼与彩饰,喜庆十足。我们边走边看,沿途有许多售卖铜器、玉器和手工艺品的店铺,其中一家铜器店门前挂着“奥卜力铜器”的牌匾,店内陈列着各式铜壶与摆件,古色古香,令人驻足。</p><p class="ql-block">继续前行,一条宽阔的步行街上悬挂着红灯笼,中英文标识清晰醒目,街道整洁有序,现代建筑与传统风格交融。途中经过“大巴扎风情主题馆”,门口一个巨大的馕饼模型与卡通厨师雕像引得我们纷纷拍照留念。不远处的“阿凡提欢乐谷”则洋溢着欢声笑语,仿佛将我们带入了一个充满童趣的世界。</p><p class="ql-block">整条步行街融合了商业、文化与娱乐,既有传统手工艺的魅力,也有现代旅游的趣味。我们穿梭于人群之中,时而驻足观赏,时而在摊前小憩拍照,感受着这片土地独有的热情与活力。</p> <p class="ql-block">二、草原石城行,一场地质奇观与自然静美的邂逅</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六月的草原石城国家地质公园,天高云淡,风轻草绿。我们踏上这片远古遗落的秘境,开启了一场穿越时空的地质之旅。这里不仅是大自然鬼斧神工的杰作,更承载着厚重的历史记忆。这里每一个景物都给人们的广阔的想象空间,三分形似,七分神似,说像人就像人,说像物就像物……这次旅程不仅是一次视觉盛宴,更是一场心灵的洗礼。在这片古老而宁静的土地上,我们重拾人与自然的和谐共鸣。</p> <p class="ql-block">三、五彩斑斓的滩涂之旅</p><p class="ql-block">6月28日,我们来到了新疆著名的地质奇观——五彩滩。这次旅程不仅是一次自然风光的视觉盛宴,更是一段充满文化气息与友情交织的美好回忆。</p><p class="ql-block">清晨出发,阳光洒满车窗,一路上欢声笑语不断。抵达五彩滩后,眼前色彩斑斓的地貌令人震撼。赭红、土黄、灰绿的岩层交错分布,仿佛是大地打翻了调色盘。据传,这片地貌形成于七千万年前的侏罗纪时期,经过风蚀与水蚀共同作用,才形成了如今独特的雅丹地貌。</p><p class="ql-block">我和妻子及同学们在景区门口合影留念,那面橙色的墙前成了最佳背景,红色的“五彩滩”三个大字在阳光下格外醒目。同行的朋友也纷纷拍照打卡,每个人的笑容都像这土地一样灿烂。</p><p class="ql-block">沿着木栈道前行,远处的河谷与荒漠交相辉映,流水潺潺与风沙低吟交织成一首大自然的协奏曲。站在高处俯瞰,整片滩涂如同一幅流动的油画。大家不约而同地张开双臂,感受着这份辽阔与自由。</p><p class="ql-block">途中还遇到了不少来自全国各地的游客,彼此点头微笑,语言虽有差异,但对这片土地的喜爱却如此一致。我们在一处蓝色指示牌前停下脚步,上面写着“陪你去热爱这个世界”,那一刻,内心被深深触动。</p><p class="ql-block">旅途中最难忘的是那份轻松与自在。无论是坐在黄色观景台上远眺,还是行走在石子铺就的小径上,每一步都踏出了旅行的意义。</p> <p class="ql-block">四、喀纳斯湖畔的夏日时光</p><p class="ql-block">六月末的喀纳斯,山色空蒙,湖水澄澈如镜。我们踏上这片被誉为“人间仙境”的土地,开启了一场与自然亲密接触的旅程。船游喀纳斯湖是我们此行的重点,沿途的山水画卷、同伴间的欢声笑语,都成为记忆中最动人的一页。</p><p class="ql-block">清晨的湖面还浮着一层薄雾,我们在码头穿上救生衣,登上白色游船。湖风轻拂脸庞,远处山峦起伏,云影在水面轻轻摇曳。我站在甲板上,迎着微风张开双臂,那一刻仿佛整个世界都安静下来,只剩下心跳与湖水拍打船身的节奏同频共振。</p><p class="ql-block">随着船只缓缓前行,湖光山色次第展开。岸边的栈道上不时可见其他游客漫步其中,或驻足拍照,或倚栏远眺。我们也忍不住拿起相机,记录下彼此在阳光下的身影。有几张照片里我正站在树干上,或是高举彩布摆出各种姿势,那份自由与喜悦至今仍能从画面中感受到。</p><p class="ql-block">湖边的木栈道和码头成了我们歇脚的好去处。大家坐在木制平台上,穿着色彩鲜艳的衣服,像是为这幅水墨画添上了跳脱的颜料。有人戴宽檐帽指点远方,有人背靠青山露出笑容,湖水倒映着我们的身影,也倒映着这片天地最本真的模样。</p><p class="ql-block">旅途中最难忘的是那棵刻有书法的大树旁停留的片刻。文字虽已模糊,但那份对自然的敬畏与热爱却深深刻在心中。喀纳斯不仅是一场视觉盛宴,更是一次心灵的洗礼。</p> <p class="ql-block">五、喀纳斯禾木村夏日山野之间的栖居</p><p class="ql-block">7月1日,我们来到了喀纳斯的禾木村。这个被群山环抱、溪流穿村的图瓦人聚居地,像一幅缓缓展开的山水画卷,让我们在夏日里感受到北疆的清凉与宁静。</p><p class="ql-block">接近中午抵达村口,一座木质拱门迎接着我们的到来。蓝天白云下,山峦起伏,林木葱郁,我们纷纷在此合影留念,雨伞与红衣点缀在画面中,为宁静的村庄增添了一抹生动的色彩。穿过拱门,沿着木栈道缓步前行,沿途可见整齐排列的木质小屋,屋顶覆盖茅草,透出原始的质朴之美。</p><p class="ql-block">河畔客栈是我们歇脚的第一站,木质拱门悬挂红灯,门前木桌木椅静候来客。我们在此稍作休整,远处松林与山影相映,清风拂面,心也随之沉静下来。随后,我们沿河而行,走过木桥,河水清澈湍急,两岸绿意盎然。我站在桥上,手扶栏杆,感受自然的律动,妻与朋友则在河边石上驻足,或拍照、或戏水,笑声随风飘荡。</p><p class="ql-block">午后阳光洒在湖面,我们在木制码头边合影,张开双臂迎接山风,远处山丘起伏,湖光山色尽收眼底。</p><p class="ql-block">此行虽短,却足以让人铭记。禾木村不仅是地理上的村落,更是心灵栖息之地。它承载着图瓦人的历史与文化,也让我们在旅途中找回了久违的宁静与自由。</p> <p class="ql-block">六、乌尔禾魔鬼城探秘,穿越时空</p><p class="ql-block">七月二日,踏上新疆乌尔禾世界魔鬼城的探秘之路。这片沉睡千年的雅丹地貌,仿佛一本打开的历史书,讲述着风与沙雕刻出的神秘故事。</p><p class="ql-block">初入景区,一座座骑马人物铜像矗立于广场,古装铠甲、手持长矛的姿态令人恍若置身战场。我轻抚马首,感受金属在风沙中透出的冷峻气息。远处山丘起伏,天空低垂,仿佛将我们带入了某个边塞诗篇的意境之中。</p><p class="ql-block">沿着砖石铺就的小径前行,四周逐渐被奇异的岩石结构包围。高耸的土丘如城堡般林立,风蚀的纹路如同岁月刻下的年轮。站在“世界魔鬼城”石碑前,遥望远方的戈壁与荒漠,耳边仿佛传来驼铃声声,那是丝绸之路上商队穿行的回响。</p><p class="ql-block">途中偶遇骆驼队伍缓缓而行,红衣旅人牵缰而引,为这片苍凉之地添上一抹亮色。我们也登上四轮车,在沙漠中飞驰,感受速度与寂静交织的独特体验。</p><p class="ql-block">途中休憩于车内,窗外是无尽的荒野与石墙斑驳的古老遗迹。同行之人或静默观景,或低声交谈,时光仿佛慢了下来,只留下风掠过岩层的声音。</p><p class="ql-block">夕阳未至,乌云已覆满天际。枯树孤影下,游人们缓步穿行,灰色的砖道延伸向未知的远方。这一刻,魔鬼城不再神秘,它只是静静地等待每一个愿意倾听它故事的人。</p><p class="ql-block">此行虽短,却足以让人铭记这片土地的壮美与深邃。魔鬼城,不只是风景,更是一段关于时间、自然与人类文明交汇的旅程。</p> <p class="ql-block">七、赛里木湖畔的七月之约</p><p class="ql-block">七月的赛里木湖,是新疆最温柔的一抹蓝,我们一行九人踏上前往赛里木湖的旅途。这里被誉为“大西洋最后一滴眼泪”,是新疆最具代表性的高山湖泊之一,湖水碧蓝,四周群山环抱,云雾缭绕,仿佛一幅天然画卷。</p><p class="ql-block">刚抵达景区入口,映入眼帘的是写着“赛里木湖”的标志性牌坊和茅草屋顶的小屋,红帐篷上的广告语让人忍俊不禁,大家纷纷在此合影留念。沿途可见开阔的步道与草原,远处海天一色,几位旅人背着行囊静静地站在路边,仿佛在与天地对话。</p><p class="ql-block">湖边岩石上,我和同伴迎风而立,阳光洒在脸上,海风轻拂围巾,那一刻,所有的烦恼都被吹散在风中。不远处,有人正指着远方的水面,似乎在惊叹于湖光山色的辽阔与静谧。</p><p class="ql-block">沿着湖边缓步前行,湖面如镜,倒映着蓝天白云,远处的山影若隐若现,宁静而神秘。偶尔有几只飞鸟掠过湖面,划出一道优美的弧线,为这幅静态的画面增添了几分灵动。</p><p class="ql-block">途中还遇到一群身着传统服饰的人们手拉手跳舞,热情洋溢,原来是当地少数民族正在进行欢迎仪式,我们也被邀请加入其中,感受这片土地的文化温度。</p><p class="ql-block">这次旅行不仅是一次视觉的盛宴,更是一场心灵的洗礼。赛里木湖用它最纯粹的模样,迎接每一位远道而来的旅人。</p> <p class="ql-block">八、那拉提空中草原的诗意之旅</p><p class="ql-block">七月的那拉提,阳光洒在辽阔的草原上,云影随风流转,仿佛一幅流动的画卷。我们一行九人,携妻带友,踏入这片被誉为“空中草原”的人间净土,开启了一场身心皆被治愈的旅程。</p><p class="ql-block">初抵景区,映入眼帘的是那座现代风格的入口建筑,“那拉提”三个大字在蓝天白云下熠熠生辉。我们在这里合影留念,记录下旅途的起点。广场上欢声笑语,大家早已按捺不住对自然的向往。</p><p class="ql-block">沿着木质栈道深入草原腹地,远处山丘起伏,绿意盎然。我撑着伞缓步前行,妻子和旅友们或拍照、或驻足远眺,沉醉于这开阔而宁静的天地之间。途中可见成群牛羊散落草间,帐篷点缀如星,一派悠然牧歌图景。</p><p class="ql-block">我们在一处营地停下脚步,几顶白帐篷整齐排列,远处是连绵山脉与碧空相接。大家坐在草地上闲聊休憩,我也换上红裙,在镜头前留下一抹艳丽身影。微风拂面,时光仿佛静止在这片柔软的绿色之中。</p><p class="ql-block">据传,那拉提意为“最先见到太阳的地方”,自古便是游牧民族心中的圣地。今日亲临其境,方知所言不虚。此行虽短,却足以让心灵归于自然,也让我与亲友的情谊在这片草原上愈发深厚。</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九、天鹅湖人鸟共家园的静谧时光</p><p class="ql-block">这次与妻子共九位旅友一同前往巴音布鲁克,探访被誉为“天鹅家园”的胜地,感受人鸟共家园的和谐气氛。草原辽阔、湖水清澈,仿佛置身于一幅天然画卷之中。</p><p class="ql-block">进入景区不久,我们便在一块刻有“天鹅家园”四个大字的巨石前驻足留影。红色字体苍劲有力,落款为席时培所书,增添了文化气息。同行几位旅友也陆续在此拍照,背景是无垠的草原与晴朗的天空,心情也随之开阔起来。</p><p class="ql-block">继续前行,我们来到湖边木制码头,“天鹅湖”三个字赫然映入眼帘。湖面波光粼粼,几只小船静静停泊,远处可见木质栈道蜿蜒入湖心,游客漫步其上,宛如画中游。我站在写有“天鹅湖”的木牌前,情</p><p class="ql-block">这次与妻子共九位旅友一同前往巴音布鲁克,探访被誉为“天鹅家园”的胜地,感受人鸟共家园的和谐气氛。草原辽阔、湖水清澈,仿佛置身于一幅天然画卷之中。</p><p class="ql-block">进入景区不久,我们便在一块刻有“天鹅家园”四个大字的巨石前驻足留影。红色字体苍劲有力,落款为席时培所书,增添了文化气息。同行几位旅友也陆续在此拍照,背景是无垠的草原与晴朗的天空,心情也随之开阔起来。</p><p class="ql-block">继续前行,我们来到湖边木制码头,“天鹅湖”三个字赫然映入眼帘。湖面波光粼粼,几只小船静静停泊,远处可见木质栈道蜿蜒入湖心,游客漫步其上,宛如画中游。我站在写有“天鹅湖”的木牌前,情不自禁地比出胜利手势,留下一张轻松惬意的照片。</p><p class="ql-block">途中偶遇海鸥盘旋,忍不住掏出随身携带的小零食投喂。它们在空中轻盈翻飞,接住食物的瞬间令人惊喜不已。不少旅友也纷纷加入喂食行列,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画面令人心生感动。</p><p class="ql-block">湖畔还有一座造型独特的白色雕塑,展翅的天鹅与龙形设计融合,象征着这片土地的灵性。我们在这合影留念,远处青山如黛,湖水如镜,仿佛时间都慢了下来。</p><p class="ql-block">整个行程中,最难忘的是大家围坐在观景台旁,一边欣赏飞鸟掠过天际,一边用手机记录下这美好时刻。蓝天白云、群山环绕、湖水悠悠,一切都那么宁静而纯粹。</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十、此生必至巴音布鲁克</p><p class="ql-block">2025年7月,携妻及旅友共9人踏上前往巴音布鲁克的旅程。此地以“九曲十八弯”闻名遐迩,是草原与河流交织的自然奇观,更因电影《飞驰人生》在此取景而被赋予了速度与激情的灵魂。</p><p class="ql-block">巴音布鲁克,果真不负“此生必至”之名。</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十一、博斯腾湖水天一色间的惬意时光</p><p class="ql-block">2025年7月,我与妻子及几位旅友共九人,一同前往位于新疆的博斯腾湖。这里是中国最大的内陆淡水湖之一,古称“西海”,水域辽阔、风光旖旎,素有“沙漠明珠”之美誉。我们此行不仅为领略自然之壮美,更期待在湖光山色中放松身心。</p><p class="ql-block">初入景区,首先映入眼帘的是那座刻有“博斯腾湖”的巨石和红灯笼拱门,阳光洒落,显得庄重大气。我和妻子在标志石旁合影留念,湖风轻拂,心情也随之飞扬。沿木栈道前行,两侧垂柳摇曳,远处湖面波光粼粼,几艘小船悠然划过,宛如画卷展开。</p><p class="ql-block">湖边设有多个打卡点,如鱼形雕塑、木质平台与金色栏杆相映成趣,我们一一驻足拍照。尤其是一处以鱼跃姿态设计的金色雕塑,造型灵动,寓意吉祥,成为大家争相合影的热门地点。再往前走,是望海亭和大河口牌坊,古色古香的建筑与碧水蓝天融为一体,令人流连忘返。</p><p class="ql-block">除了人文景观,博斯腾湖的自然风光也令人心醉。紫色花海、粉色桃林、垂柳掩映的小径,每一处都充满生机。我曾站在花丛中张开双臂,感受微风拂面,仿佛整个世界都安静了下来。湖畔沙滩上,白色遮阳伞下传来欢声笑语,旅友们或坐或行,尽享悠闲午后。</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十二、火焰山下的热土印记</p><p class="ql-block">七月的阳光炽烈如火,我们一行九人踏上了前往火焰山的旅程。这不仅是一次对自然奇观的探访,更是一段充满历史感的文化之旅。火焰山,这个因《西游记》而广为人知的名字,在现实中的壮丽远超想象。</p><p class="ql-block">刚踏入景区,便被那片赤红色的砂岩地貌所震撼。我站在刻有“火焰山”三个大字的岩壁前,仿佛能感受到大地深处传来的热浪。阳光洒在岩石上,折射出耀眼的光芒,让人不禁联想到孙悟空三借芭蕉扇的传说。我和妻子也在岩壁前合影留念,记录下这一刻的惊叹。</p><p class="ql-block">除了标志性的岩壁,景区内还有不少富有创意的艺术雕塑。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一座以火焰为基座、人物栩栩如生的大型雕塑。雕塑描绘了几位战士英勇守卫的形象,姿态生动,气势恢宏,仿佛在诉说着这片土地上的古老故事。我们在雕塑前驻足良久,旅友中有人还摆出拍照手势,留下珍贵的纪念。</p><p class="ql-block">景区内也设有一些现代设施,如测量柱和观景帐篷,为游客提供了便利的同时,也让这次旅程多了几分科技与人文交织的意味。虽然酷热难耐,但大家兴致不减,一路走走停停,感受着大自然的鬼斧神工。</p><p class="ql-block">火焰山之行虽短暂,却令人难忘。它不仅是地理意义上的奇观,更是历史与文化的缩影。此行有妻相伴,有好友同行,更有天地间的热烈与沉静,交织成一段难忘的记忆。</p> <p class="ql-block">十三、古坎儿井穿越千年的地下奇迹</p><p class="ql-block">七月,携妻及旅友一行九人走进吐鲁番的坎儿井民俗园。阳光炽热,却掩不住内心的激动——这是一场与古代智慧对话的旅程。坎儿井,这项被誉为“地下长城”的水利系统,承载着西域千年文明的脉络,也诉说着人类与自然抗争的坚韧。</p><p class="ql-block">踏入景区,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古朴的土墙建筑和低矮的木制门洞,牌匾上写着“古铁儿井入口”“欧儿井古民居”等字样,仿佛将我们带入了久远的时光。沿着蜿蜒的地下通道前行,凉意袭来,顿觉天地别有洞天。洞内灯光幽暗,紫色与绿色交织,映照出陶罐、石凳与木梁,宛如回到昔日的生活场景。</p><p class="ql-block">在模拟矿工与农耕的展馆中,泥塑人物栩栩如生,牛车、织篮、壁画再现了当年劳作的情景。我也站在雕塑旁,学着古人模样比划动作,仿佛亲身参与那段历史。妻子则在一角操作陶器,光影柔和,气氛温馨。</p><p class="ql-block">最难忘的是深入洞穴的那一刻。蓝色与黄色灯光洒在岩石壁上,延伸至未知深处。我缓步而行,耳边似乎回响着凿井声,那是先民们用双手开凿出的生命之源。洞内静谧而神秘,每一寸泥土都凝聚着智慧与汗水。</p><p class="ql-block">沿途还有不少传统民居与窑居,黄土墙上挂着葫芦与扫帚,木质横梁下摆放着石凳,简朴自然。我们走过砖铺小路,穿过木栅栏与石阶,感受着历史与现实的交错。</p><p class="ql-block">临别前,我站在古老的水井模型旁合影留念,身后是蓝天绿树,眼前是祖先留给我们的馈赠。这次旅行,不只是风景的欣赏,更是一次文化的寻根。</p> <p class="ql-block">十四、吐鲁番葡萄沟走访果农家,一场田园与文化的邂逅</p><p class="ql-block">七月的吐鲁番,阳光炽热却不失温柔,空气中弥漫着葡萄的清香。我们一行九人,携妻带友,走进葡萄沟深处,探访当地果农家,体验了一次充满田园诗意与民族风情的旅程。</p><p class="ql-block">清晨出发,穿过蜿蜒的葡萄长廊,阳光透过藤叶洒在石板路上,斑驳陆离。我们走进一户果农家中,热情的主人戴着草帽,脖子上挂着红绳,笑容质朴,用不太流利的普通话向我们介绍葡萄的品种与种植方式。我站在藤架下,边听讲解边比划着手势,妻子则在一旁认真记录。</p><p class="ql-block">随后,我们一行人穿行在果园小径上,旅友们或拍照、或与果农交谈,气氛轻松而自然。葡萄园里绿意盎然,藤蔓缠绕,地面铺设整齐的砖石,墙上挂着木架,扫帚斜靠在一旁,仿佛一幅静谧的田园画。</p><p class="ql-block">深入葡萄园腹地,大家纷纷拿出手机记录下这满目翠绿的景象。我举起手机拍下那串串沉甸甸的葡萄,心中满是丰收的喜悦。远处的旅友在交谈、在自拍,阳光透过叶隙洒落,光影交错,构成了一幅生动的画面。</p><p class="ql-block">最后,我们在一户果农家的庭院中观看了传统表演。一位身着民族服饰的女子手持乐器,轻声吟唱,身旁的旅友静静观看,仿佛也被这宁静的氛围所感染。</p><p class="ql-block">吐鲁番葡萄沟,不仅是中国最著名的葡萄产地之一,也是古丝绸之路上的重要驿站。这里的葡萄种植已有千年历史,果农们世代耕作,将这片土地变成了名副其实的“葡萄王国”。</p><p class="ql-block">这次走访,不仅让我们品尝到了最地道的葡萄风味,更让我们感受到这片土地上最真实的生活气息。</p> <p class="ql-block">十五、天山天池碧水云影,山水如画</p><p class="ql-block">2025年7月,携妻与旅友共9人,踏上前往天山天池的旅程。此行不仅是一次自然风光的沉浸式体验,更是一场身心的洗涤。天山天池古称“瑶池”,传说中西王母宴请周穆王之地,如今已成新疆著名的高山湖泊景区,湖水清澈,群山环抱,雪峰倒映,宛如仙境。</p><p class="ql-block">我们沿着木质栈道缓步前行,远处的雪山在阳光下熠熠生辉,湖面波光粼粼,仿佛一块镶嵌在山谷中的蓝宝石。途中不时驻足拍照,或于石阶小径休憩,感受大自然的静谧与壮美。有旅友撑起雨伞遮阳,也有人手持相机记录下这难得一见的景致。无论是站在刻有“天池”二字的大石前比出胜利手势,还是静静凝望湖水与山影交融的画面,每一帧都令人心醉。</p><p class="ql-block">进入景区,首先映入眼帘的是那座标志性建筑,“天山天池”四个红字高悬其上,广场整洁开阔,游客们三五成群地穿行其间,有的正准备启程,有的已在回味旅途。</p><p class="ql-block">沿湖而行,木质栈道蜿蜒伸展,湖水清澈见底,远处山脉层层叠叠,山顶积雪终年不化。我身着粉色外套,手持花伞,在栈道上留下倩影;也有同行者脚踏运动鞋,漫步草地,享受片刻宁静。</p><p class="ql-block">最难忘一处木制平台,几位旅友坐于其上闲聊,远处湖面泛舟点点,山色空蒙,恍若置身画卷之中。</p><p class="ql-block">此次天山之行,虽短短一日,却令人流连忘返。山水之美,不止于眼,更在于心。</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十六、穿越天山,独库公路上的七月诗行</p><p class="ql-block">2025年7月,携妻与8位旅友踏上新疆独库公路之旅。这条被誉为“中国最美景观大道”的公路,北起独山子,南至库车,全长约561公里,横跨天山山脉,连接着荒漠与草原、冰川与森林。这条公路不仅是一条交通要道,更是历史与自然交织的见证者。据《西域传》记载,这里曾是古丝绸之路的重要通道,如今则成为无数旅人心中向往的风景长廊。</p><p class="ql-block">穿越乔尔玛草原时,我们被眼前的辽阔震撼——蓝天白云下,绿色山丘如波浪般起伏,蜿蜒的山路通向远方,几顶白色帐篷静静伫立在山坡,一只飞鸟掠过天空。远处雪峰隐约可见,空气清新而宁静。我们在这里稍作停留,感受天地之间的广阔与自由。</p><p class="ql-block">继续前行,进入天山腹地,道路愈发曲折。宁远雪山入口处的石碑映入眼帘,几位旅友兴奋地在此合影留念。途中经过一处写着“独库”二字的巨石,标志醒目,象征着我们已深入这条传奇之路的核心地带。另一块刻有“雪峰天山”的石头旁,我们再次驻足,遥望远方山峦,感叹大自然的鬼斧神工。</p><p class="ql-block">最令人难忘的是穿越那条笔直延伸至雪山脚下的公路。两侧是绿意盎然的草地与金黄的油菜花田,远处则是终年积雪的山峰,在阳光下熠熠生辉。我们在观景台拍照,有人比出“V”字手势,也有人静静凝望,仿佛不愿错过每一寸风景。</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十七、伊犁六星街漫游记</p><p class="ql-block">七月携妻及旅友共九人,踏上伊犁之行,首站便是伊宁市的六星街。这里不仅是民族风情的缩影,更是历史与现代交融之地。六星街始建于上世纪三十年代,由德国工程师规划设计,融合了中亚和伊斯兰建筑风格,街道呈放射状分布,曾是伊宁老城的商贸中心。如今漫步其中,仍能感受到那份沉淀下来的岁月静好。</p><p class="ql-block">刚踏入街区,便被一条绿意盎然的街道吸引,阳光透过枝叶洒在地面,斑驳陆离。蓝色观光车静静停靠路边,我们坐上车沿街缓缓前行,沿途可见行人悠然自得,有的打着伞遮阳,也有人驻足拍照。整条街道弥漫着一种宁静而闲适的气息。</p><p class="ql-block">继续深入,黄墙红瓦的建筑群映入眼帘,街头巷尾遍布摊位,售卖着各色手工艺品与小吃。我们在一处市场前停下脚步,两位同行者撑着伞穿梭其间,挑选纪念品。左侧的摊位上摆放着琳琅满目的商品,手机随意放在一旁,仿佛也成了这市井生活的一部分。</p><p class="ql-block">不远处,一座“药王街”拱门高高耸立,蓝白相间的装饰十分醒目。穿过拱门,街道两旁的彩色屋顶与绿树掩映,整洁美观。我们边走边聊,有人用手机记录下这一刻,也有人停下来欣赏路边的小景。</p><p class="ql-block">最难忘的是那座黄色岗亭与红色围栏相映成趣,旁边一辆白色小车安静地停在路边,像是这片风景中的点缀。整个旅程轻松愉快,既有文化的沉淀,也有生活的烟火气。</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后记:</p><p class="ql-block">自退休后,心里总有个愿望,总想趁自己身子骨还硬朗,腿脚还灵活,头脑还清楚,决定在进入古稀之年左右去远方走一走、看一看。</p><p class="ql-block">2019年7月初相约高中老同学三对夫妻6人,去大东北的辽宁、吉林、黑龙江三省及内蒙古自治区旅行了15天,到达了万里之遥的中俄边境小镇满州里,游览了大东北的人文古迹,壮丽山河,留下了美好的印象。</p><p class="ql-block">今年(2025年6月24日一7月9日),除了与高中老同学三对夫妻外,另邀了中心小学老同事一对夫妻和二中老同事一人共9人,去了一趟日思夜想的大西北新疆,再次实现了万里边疆行。</p><p class="ql-block">落地新疆10天,从南到北,深感新疆之大,面积之广,风景之美,确实是一块一生必至之地!虽旅途疲于奔波,苦于舟车之苦和水土不服之忧,然在古稀之年携老伴陪同学同事来此一游,心悦之极,此生无憾!</p><p class="ql-block">庆幸之极,9人同行,虽在旅途中发生了一些小摩擦,也只是旅行中的一些小花絮,值得珍藏。正因为大家团结友爱,相持相助,我们顺利抵达,平安到家,一路顺风顺水!</p><p class="ql-block">请铭记我们的旅友:</p><p class="ql-block">徐茁茂李爱平夫妇</p><p class="ql-block">罗贤辉万老妹夫妇</p><p class="ql-block">严牛崽袁五凤夫妇</p><p class="ql-block">胡崇信李小英夫妇</p><p class="ql-block">万顺子老同事</p><p class="ql-block">写于2025年7月13日莲塘家中</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