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b>制作:田野</b></p><p class="ql-block"><b>图文:田野</b></p><p class="ql-block"><b>音乐:绿色军衣</b></p> <p class="ql-block"><b>杭州市余杭区良渚街道美丽洲公园内,有座奇特的大型建筑,称良渚博物院。它是一座收藏、研究、展示和宣传良渚文化的考古遗址博物院,总面积4万平方米,建筑面积1万平方米。</b></p> <p class="ql-block"><b>良渚文化是中国长江下游环太湖流域的考古学文化,距今5300一4300年。这一文化已出现发达的稻作农业、复杂的社会分工、明显的阶层分化和统一的精神信仰。</b></p> <p class="ql-block"><b>良渚博物院展览主题为:良渚是实证中华五千多年文明史的圣地。内设 “水乡泽国"、“文明圣地”、“王魂国魄” 三个展厅,全面、立体、真实地展示了良渚遗址和良渚文化的考古成果和遗产价值,体现了良渚文明在中华文明 “多元一体” 历史发展进程中的重要地位和独特贡献。</b></p> 稻作农业 <p class="ql-block"><b>良渚文化以稻作农业为主,采集渔猎为辅。发达的农业为良渚文化的发展提供了坚实的物质基础。良渚文化时期的农业生产已有明确的组织、管理和规划。浙江临平茅山遗址发现了目前最大的良渚文化稻田,由灌溉水渠和田埂分割成长方形田块,面积1000一2000平方米不等,总面积达5.5万平方米。</b></p> <p class="ql-block"><b>2017年,考古学家在莫角山池中寺粮仓遗址发掘出总量约为20万公斤的碳化稻谷遗存。这一发现直接证明了良渚时期稻作农业的发达程度,堪称当时的“国家粮仓”。池中寺粮仓的发现,不仅展示了良渚古城的农业生产和储粮能力,还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组织和经济状况。这些炭化稻谷遗存为研究良渚社会的农业发展、粮食管理和社会经济结构提供了宝贵的实物证据。</b></p> <p class="ql-block"><b>良渚文化时期农业的发展,集中体现为生产工具的多样化与专业化。普遍使用了石犁、石镰、破土器等多种农具,大大提高了生产率。</b></p> <p class="ql-block"><b>良渚先民通过家畜饲养、果蔬栽培及渔猎采集等活动,饮食结构已经相当丰富。</b></p> <p class="ql-block"><b>良渚文化时期有大型的水利系统,外围水利系统可分为高埧和低埧两个系统,主要有运输、调水、防洪和农业灌溉等综合功能。良渚老虎岭水埧遗址就属于谷口高坝系统,距今5000多年,是至今中国仍至世界发现最早的水坝遗址,比传说中的大禹治水还早1000年。良渚先民使用的“黑科技” 草裹泥堆筑技术,体现了良渚先民的创新和智慧。</b></p> 社会分工 <p class="ql-block"><b>良渚文化时期,先民们开辟沃野、种植水稻、养殖家畜,稻米成为最重要的粮食,家猪是最主要的肉食来源。制陶、纺织、制骨、治石、髹漆、琢玉等手工业生产更加专业化、体系化。髙度发达的农业和手工业为良渚文明的形成和发展奠定了雄厚的经济基础。</b></p> <p class="ql-block">獠牙饰(上海温泉山遗址吴家场207号墓出土)</p> <p class="ql-block">象牙权杖</p> <p class="ql-block">头盖骨容器(余杭卞家山遗址出土)</p> 阶层分化 <p class="ql-block"><b>良渚文化时期,环太湖地区已发现600多处遗址,聚落分化明显。良渚古城作为都邑,有从属性的区域中心,良渚古城与这些区域中心的关系是单方向、向外辐射的。这种单中心的政治格局,使良渚古城成为良渚文化唯一的也是最高等级的政治中心,显示出早期国家的管理层级与控制秩序。</b></p> <p class="ql-block"><b>良渚文化的中心是良渚遗址,良渚遗址的核心是良渚古城,由宫殿区、内城和外城组成,外围建有大型水利系统。良渚古城是目前已发现的中国乃至世界上,距今五千年同时拥有城墙和水利系统的规模最大的都邑遗址。良渚古城的规划和营建,建立在坚实的物质条件、先进的技术理念、稳定的社会秩序、统一的宗教信仰基础上。作为良渚王国的都城,良渚古城呈显出政治中心、经济中心和文化中心等诸多特征,成为进入成熟文明和早期国家阶段的重要标志。</b></p> <p class="ql-block"><b>玉钺,钺由斧演变而来,象征权力与威严。甲骨文和金文中的"王”字,是由钺演变而来的象形字。良渚文化豪华型玉钺,是王的权杖,柄嵌玉髹漆,上下端装配玉瑁和玉镦,玉瑁造型取自于神徽的冠帽,体现了王权神授。反山十二号墓出土的玉钺,是目前唯一雕琢有神人兽面纹和鸟纹的玉钺,堪称“钺王”。</b></p> 精神信仰 <p class="ql-block"><b>神人兽面纹又称神徽,反映了整个良渚社会在精神领域的高度认同。神徽在玉器上被大量表现,还见于象牙器、嵌玉漆器等其它高端材质上。琮和琮式玉器、权杖的瑁和头饰玉器的造型,无一不被神徽主宰。神徽组合的表现变化多样,但万变不离其宗。</b></p> <p class="ql-block">神人兽面纹玉琮(瑶山遗址12号墓采集)</p> <p class="ql-block"><b>良渚遗址以规模宏大的城址、功能复杂的外围水利系统、分等级墓地及象征信仰与制度的系列玉器,揭示了良渚文化时期在环太湖地区曾经存在过一个以稻作农业为经济支撑的、出现明显社会分化、城乡分野、具有统一信仰的区域性早期国家,展现出长江流域对中华文明多元一体起源过程的杰出贡献,在人类发展史上堪称早期城市文明的杰出范例。</b></p> 柳村书画展 <p class="ql-block">东风绽繁花</p> <p class="ql-block">古木长春</p> <p class="ql-block">竹四条屏:雪雨晴风</p> <p class="ql-block">花卉四季屏:腊梅、菊花、紫藤、月季</p> <p class="ql-block"><b>良渚古城遗址真实完整地保存至今,是延续五千年的中华文明的早期珍贵遗存。走进历史真实之道,迈向未来传承之路一一保护良渚遗址,弘扬良渚文化,传承良渚文明,已经成为我们的行动和共识,任重而道远。</b></p> <p class="ql-block"><b>结语:良渚古城是良渚文化的权力与信仰中心,良渚文化已进入成熟文明和早期国家阶段,良渚遗址是实证中华五千多年文明史的圣地。</b></p> <p class="ql-block"><a href="https://www.meipian.cn/5c9pqhiv?first_share_to=copy_link&share_depth=1&first_share_uid=1434956" target="_blank">探秘良渚古城遗址公园</a></p> <p class="ql-block"><a href="https://www.meipian.cn/5emlecdl?first_share_to=copy_link&share_depth=1&first_share_uid=1434956" target="_blank">探秘良渚老虎岭遗址公园</a></p> <p class="ql-block"><a href="https://www.meipian.cn/5eo80fqy?first_share_to=copy_link&share_depth=1&first_share_uid=1434956" target="_blank">探秘良渚瑶山遗址公园</a></p>